《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 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 1 -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 2 -
1.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板书:分享的快乐)
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1. 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
2.观察、欣赏同学带来的物品。
3.分小组讨论: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分享的魔力
在“我们一起享用”中领会和运用道德智慧,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1. “分苹果”活动。(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谁就时幸运者。)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
- 3 -
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
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候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
4.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5.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1).课件出示59页的图片。(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结合59页的事例,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分组讨论: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
活动三:快乐的分享
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 小组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总结: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 4 -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是怎样学习的?(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方案的主题的?分组把自1.己贴好的集邮或图片内容讲给同学听。
2.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综合形成新的想法。 3.小组先设计好方案,再合作搭建模型。 4.评出好的作品来展示。 活动四:他是“小气鬼”吗
故事配音朗诵。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1.听故事。(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 2.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3. 出示61页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 课堂小结: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