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犊牛饲养与管理

浅谈犊牛饲养与管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犊牛饲养与管理

犊牛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使犊牛减少死亡,可以选优淘劣,提高生产能力。本文就个人多年的经验具体讨论了犊牛的饲养管理。

标签:犊牛;成活率;饲养

一、提高犊牛成活率措施

1、尽早哺喂初乳。母牛分娩后5-7天产生的乳叫初乳。它是新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初乳可以抑制和杀灭多种病菌。初乳含有较多的镁盐,可以促进初生犊牛胎粪的排出。哺喂初乳越早越好,即在母牛分娩后的1-1.5小时以内。第一次饲喂,健康犊牛的喂量是2公斤、体弱者0.75-1公斤。第一次初乳喂量不应过大,以防消化紊乱。几天后,犊牛每天可按体重的1/5计算初乳的供应量,每天喂2-3次,每次喂量应大致相同。初乳挤出后,应及时哺喂,如初乳温度下降,可水溶加温至35-38℃时才喂。初乳期为4-7天。此后即转入犊牛群,用混合乳哺喂。如果母牛产后死亡,可喂同期分娩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也可以哺喂常乳,但每天需补饲20毫升鱼肝油或含维生素A的其他制剂,另给50克蓖麻油,以起轻泻作用。还可喂人工初乳,配方是:新鲜鸡蛋2-3个,食盐9-10克,新鲜鱼肝油15克。加入到1升清洁、煮沸并冷却到40-50℃的水中,拌匀,按犊牛每公斤体重喂8-10毫升。

2、清除黏液。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消除口腔及鼻孔内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造成犊牛窒息。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影响呼吸,可提举其后肢使犊牛头朝下,拍打或轻度压迫胸腹部,抖动身体,使吸入的黏液及羊水排出,并用干净纱布将口腔和鼻孔擦试干净。其次是用干草或干抹布擦净牛体躯上的黏液,以免犊牛受凉。

3、断脐带。擦拭黏液后、脐带往往会自然扯断。如未扯断脐带,可在距犊牛腹部10-12厘米处,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然后挤出脐带中的黏液并用碘酊消毒,以免发生脐炎。断脐后1周脐带会干燥脱落。

二、犊牛的饲养

犊牛一般指从初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8月龄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要认真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饲养技术初乳期的护理犊牛生下来后,首先要用干净的布擦去全身各个部位的黏液。另外,犊牛出生后,脐带未断,应协助扯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肚脐10厘米左右处,用5%的碘酒消毒并用手把脐带中的血液向下滑挤出来后,在该处上下两端用经过消毒的绳扎两个结,然后从两个结中间扯断脐带,最后再在断面涂上碘酒消毒。

母牛生下小牛后头7天内所产的乳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是初生犊牛不可缺少的食物,对其生长发育有特殊的功能。因此,为使犊牛获得较多的营养,不但要让犊牛吃到初乳,还要尽早地吃上初乳。一般在犊牛出生1个半-2小时即可喂乳。如果母牛没有初乳或者乳量较少时,可用人工乳代替。配方是:牛奶250克,食盐10克,鸡蛋3只与新鲜鱼肝油15-20克充分混合,加温到38℃-40℃时饲喂。

常乳期的护理犊牛在初乳期过后,便可转入饲喂常乳。母牛的哺乳期一般为3-4个月,总的喂奶量大约是300-350公斤。日喂3-4次,一天的喂量可按犊牛体重的8%计算。在这个时期应做到:一方面要给母牛适当增加精饲料,以提高产奶量;另一方面要提早训练犊牛吃植物性饲料(包括青草、干草、精料),以增强胃的消化机能。

供给充足饮水母牛所产的乳中虽然含有较多的水分,但是犊牛每天的乳量有限,从乳中吸取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所以,在饲养中除喂乳和适当的饲料外,还要让犊牛饮用一些清水。管理技术管理犊牛,主要是搞好牛舍和牛体的清洁卫生。要定期进行牛舍的清洁和消毒,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其次是要让犊牛适当运动。犊牛出生后8-10天,便可让它到运动场上自由活动,但应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活动,以免犊牛中暑。第三是做好防病工作。犊牛出生后的前几个星期较易发病,特别是下痢和肺炎。故在犊牛饲养期间,应加强对犊牛的护理,搞好清洁卫生,以减少发病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