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

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机械工程 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 侯迎春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内蒙古兴安盟137619 摘要:加速科技进步是发展现状农业的根本途径,而强化技术推广则是科技进步的重点,也是保证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 化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5)05-0022-01 加速科技进步是发展现状农业的根本途径,而强化技术 低。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卸包袱”,将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推向 推广则是科技进步的重点,也是保证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 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呢?下 市场,有的甚至将服务部门拍卖,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已 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虽然一些农技部门 面笔者推广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及推广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 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我们将发展现代农业提上议 程。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状 况下,必须加快农业向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的转变,这也是 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实现农 业的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必须是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的条件上,主要包括,资源利用力、科技支撑力、土地产出 力、灾害防控力及社会化服务力,与此同时,要提高农业综 合能力,只有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机械化、 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要缓解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我国作为农业 大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在需求方面,粮食供给仅达到 基本自足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增长出 现了持续不可逆转的局面。然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 础,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建设现代 化农业,加速科技进步,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要促进农民效益持续增长也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目前, 我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收入和非农业经营收 入,农民收人的增长主要是依托农业劳动生产力实现,因此, 应提高质量赠送,降低能耗增收,节约成本增收,从而延长 产业链,增加附加收益,但这一切只有依托现代农业技术才 能实现。 二、影响因素 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 认识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认 识不足,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我国目 前还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的储备和分配上还有 着严重的缺陷,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专业 素质和能力都较低,对一些推广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造 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意识上没有 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现了推广 速度慢,取得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 诸多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严重的阻碍了 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2.科技投入不足和地方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投入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的经费少,人员工资较 ・22・ 经营农资,少数农技人员开展有偿的指导咨询服务,但为农 民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够满足生产上对科技的需 要。 3.科学研究与生产需求不对接 农民需要的是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一些科学研 究往往缺乏市场调研,不知道农民需要什么,研究的成果同 生产需求不对应,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有效地推广。如对水稻 高产栽培研究,农民不需要通过繁琐的测定来施肥,他们需 要通过简单的观叶色来管理。 4.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较低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农民居住 的地方分散不集中,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为农业技术推广 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因为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 新型的农作物和现代化的种植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农业 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难以理解,使农业技 术推广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推广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阻 力。 三、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的策略 1、做好市场指导工作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市场的指导起着很关键的作 用。如今,各种农副产品日渐市场化对农民来说是一把双刃 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它为农民的 增收与增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说它是挑战,是因为在市场 经济中,农民们还是缺乏一定的开拓意识与风险意识,对各 种新技术产生畏惧的心理,不敢尝试,只能是随大流。当随 大流的盲目性导致他们蒙受损失,他们就会对市场避而退之。 对于农民们的这种心理来说,还是没有做好市场的指导工作 而造成的,市场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与反馈,农民 们就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产生一种盲目的心理。在 此基础上,我认为,相关农业服务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为农 民提供市场信息的责任,并把它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 范畴。首先,农业服务部门可以以各种服务站为依托,引进 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建立起良好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其次,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 术,实现技术推广的现代化、信息化。最后,向农民们讲解 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2、建设多元化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 基础。 要根据农机技术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区、市、 (下转第139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年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别国的实践经验。目 前我国的PPP模式方兴未艾,其项目多是时间长见效慢,因 此对于PPP模式的理论研究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信随着实践随着中国PPP相关法规与制度的不断完善, PPP模式将在中国的基础设施等多项目的建设中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Partnership projeets based on the 5期 perspective ofstakeholders[J】.AS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Engineering, 2010,26(2):89—104. [1 1】Wei Peng,Honglei Liu.Using online simulation teehniquefor revenue—based value for money assessment model inPPP 参考文献 [11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我国 基础设施建设急需采用PPP模式[J].经济研究参考,2014,(13) 【2】曾晓安.用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路径选择[J】.中 国财政,2014,09:25—26. projec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0nlineEngineering,2013, 9(3):88—92. 【3】高鹏程.PPP模式:背景、问题及推广途径[J].地方财政研 究,2014,(9) [12].T- ̄.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f-J】.都市快轨交通,2004,05. [13]PPP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分类[J】_陕西发展和改 革,2014,03. [14】孟春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外交部国 际经济司.PPP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N1.中国经济时 报.2014—05—26. 【4]张晶,贾明,万迪叻.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视角下的PPP 最优控制权配置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8) [5降丽红,朱百峰,刘亚臣,张舒.PPP模式整体框架下风险分担 机制研究『J1.建筑经济,2014,09:1 1-14. [6】范柏乃,胡超君.地方治理理论视域下PPP模式在中国的运 行困境及优化路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6:33—39. [7】曾晓安.用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路径选择[J1.中 国财政,2014,09:25—26. [15】李丽红,朱百峰,刘亚臣,张舒.PPP模式整体框架下风险分 担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4,09:11-14. 【16]黄冬如.PPP模式浅谈[J】.中国政府采购,2014,08. [17】于本瑞,侯景新,张道政.PPP模式的国内外实践及启示[J]. 现代管理科学,2014,08. [18143 ̄迪,王守清.PPP模式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与趋势[J].工程 管理学报,2014,06. [19】李秀辉,张世英.PPP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J].城市规 划,2002,07. [8]LiYaning Tang,QipingShen,Skitmore,M.RankedCritical Factors in PPP Briefings[J】. Journal of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3,29(2):164—171. [9]曹宏铎,李吴,郑建龙.公共项目控制权配置研究[J].管 理工程学报,2014,28(2)55—63. [2o1 ̄锋,张瑞青.公用事业项目融资及其路径选择——基于 BOT、TOT、PPP模式之比较分析【J】.软科学,2005,06. 【211赵婧赵晶.两部委发布PPP模式指导意见[N_1.建筑时 报。2014—12—08. [1O]Jingfeng Yuan,Miroslaw J.Skibniewski,Qiming Li,et 1.Peafrormance objectives selection model in PubliePrivate (上接第22页) 提高综合素质,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使其首先 了解农机新技术的原理,使用规程等,实际推广时达到能讲 解,会指导,会排难解疑,会装会修,会现场示范,以及赢 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农机技术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 县、乡(镇)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组织,并按照“强 化县级,充实乡(镇)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 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 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机技术、新机具及时地弓l进、示范、 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强化县级要抓好县级农机技术推 广机构建设,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一支结构稳定,素 质高,战斗力强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乡镇级要抓好乡镇农 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使用农机耕作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 奔小康的大课堂。 4、加强政府财政支撑、对农技推广人员严格管理 首先,第一点政府要保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和发 展,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 要认识到农技推广人员是为政府及农民服务的。政府要做到 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经费。第二点要求政府保障农业技术 推广人员的工资和办工经费,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 机技术推广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制度,落 实农机技术推广责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术和致富信息 等服务,加强农机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从热衷于农 机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村级是指依托农机大户,建立村 级最基层的农机技术网点,利用先进的农机技术,购买先进 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既方便自己、致富了自己,也解决了耕地抛荒的现象,使农 快推广体系的建设。第三点是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农技推广专 项基金,以便专供农业技术推广所用。最后是推广人员要不 断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只有对农民进行培训才能提高他们 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才能做到 农民科技致富的需求。 机技术推广工作上下连成线,网点带动片,示范面对面,效 果看得见,使农机推广项目不断增多,推广领域日益扩大。 3、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农机新技术能否顺利的普及推广应用,与是否拥有相应 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 识的人才来推广应用,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要适应 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 位。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 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强化思想政 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农机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 参考文献:: [1]邱明.浅谈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策略[J】.农民致富之 友,2014,(1):105. [2]陈,育,彤.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农业与技 术,2012,(2). [3】陈维英.试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应对策略叽企业家天 地旬刊,2012,(9):30—31. ・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