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雷锋故事三则

雷锋故事三则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导语】雷锋精神是产⽣于50年前,但是50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传承在我们全党、全社会。雷锋,我们每个⼈学习的对象,他乐于助⼈,做好事不留名。那么关于他的事迹你了解多少?为⼤家介绍雷锋的故事,欢迎阅读。  

【出差⼀千⾥,好事做了⼀⽕车】

  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他出差⼀千⾥,好事做了⼀⽕车。

  从抚顺⼀上⽕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桌⼦,给旅客倒⽔,帮助妇⼥抱孩⼦,给⽼年⼈找座位,接送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拿出随⾝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直忙到沈阳。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吵吵嚷嚷围了⼀群⼈,近前⼀看,原来是⼀个中年妇⼥没有车票,硬要上车。  ⼈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嫂说:  “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

  那⼤嫂急得满头汗地解释说:“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东⽼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

  他领着⼤嫂到售票处,⽤⾃⼰的津贴费补了⼀张车票,塞到她⼿⾥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那⼤嫂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就转⾝⾛了。那位⼤嫂⾛上车厢还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向他招⼿。

  雷锋从安东回来,⼜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位⽩发苍苍的⽼⼤娘,拄着棍,背了个⼤包袱,很吃⼒地⼀步步迈着,雷锋⾛上前去问道:“⼤娘,你到哪去?”  ⽼⼈上⽓不接下⽓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呀!”

  雷锋⼀听跟⾃⼰同路,⽴刻把⼤包袱接过来,⼿扶着⽼⼈说:“⾛,⼤娘,我送你到扶顺。”  ⽼⼈⾼兴地⼀⼝⼀个好孩⼦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娘找了座位,⾃⼰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包,塞了⼀个在⼤娘⼿⾥,⽼⼤娘往外推着说:  雷锋的故事⼤全关于雷锋的⼩故事  “孩⼦,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娘,吃吧!先垫垫饥。”

  “孩⼦,孩⼦”这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边,和⽼⼈唠开了家常。⽼⼈说,他⼉⼦是⼯⼈,出来好⼏年了。她是第⼀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哩。说着,掏出⼀封信,雷锋接过⼀看,上⾯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找⼉⼦的急切⼼情,就说:“⼤娘,你放⼼,我⼀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的包袱,搀扶着⽼⼈,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时,才找到⽼⼈的⼉⼦。  这些事后来被战友们知道了。有⼈评论说:  “嘿,雷锋出差⼀千⾥,好事做了⼀⽕车!”  雷锋却并没当⼀回事。  

【添砖】

  有⼀个星期天,雷锋肚⼦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会,想硬挺过去,但⼜⼀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连。

  值班医⽣问了问病情,按了按肚⼦,给了些药⽚,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热⽔袋压⼀压肚⼦,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路过⼀个建筑⼯地,⼯地上那热烈的劳动场⾯,⼀下⼦把他吸引住了。他⼼⾥赞叹着:“嘿,真了不起,不

久以前,这⾥还是⼀⽚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楼⼤厦了。”在这⾥劳动的⼈,个个汗流浃背,⼲劲⼗⾜。砌砖的和运砖的,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器⾥响着⼀个尖嗓⼦姑娘的声⾳,⿎动得整个⼯地热⽓腾腾的。他正要离开这⾥,忽听得那尖嗓⼦姑娘喊道:“……砌砖的同志⼤显⾝⼿,以惩每⼩时⼀千⼆百块的速度,打破了过去的纪录,运砖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回⾝⼀看,见运砖的两⼈⼀辆⼩车,⼀个拉⼀个推,个个⼲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他忘了肚⼦痛,跑到推砖场,操起⼀辆⼩车就⼲起来。他⼀个推⼀辆车,装得满满的;上坡时挺费⼒,⼏个⼯⼈赶来帮助他,有个⼯⼈问道:“同志,谁叫你来的?”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为了社会主义,⼲得热⽕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雷锋觉得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块砖,也是好的,他越⼲越⾼兴,推着⼩车跑得飞快,⼀⼝⽓推了⼗⼏车,脸上的汗珠⼦直淌,⾐服全湿透了。⼯地上的⼈都很纳闷:“哪⼉来了这么个解放军战⼠,⼲得这么带劲!”有的说:嘿,真了不起,解放军同志⼲什么都是好样的!“

  有⼀位⼯⼈端来⼀碗⽔,对雷锋说:“同志,喝碗⽔,休息⼀下吧。”  雷锋说:“不累,谢谢。”接过碗,⼀饮⽽尽,⽤⼿背抹了抹嘴,⼜推砖去了。

  运砖供应不上的情况很快转变了。当雷锋刚刚装好⼀车砖的时候,尖嗓⼦的⼴播员甩着辫⼦跑出来,问雷锋:  “喂,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  “你问这个⼲啥?”

  “你给我们带来很⼤⿎舞,⼤家要求写篇稿⼦表扬表扬你。”

  雷锋说:“我今天没事⼉,到这⼉⼲点活是应该的。有啥可表扬的。”说罢,推上车就⾛。  ⼴播员感动地望着他的背影,⾃⾔⾃语:“还向我保密哩,我⾮打听出你的名字不可!”

  整个⼯地你追我赶,热⽕朝天,⼤家越⼲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了施⼯任务。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准备回连队时,⼀帮⼯⼈忽地把他围住了。这个和他握⼿,那个向他致谢。⼀个穿⽩衬⾐的⼈,上前来拉住他的⼿,热情地说:“你到这⾥来劳动,给我们的⿎舞不⼩。”

  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家⼀样,只是尽了我应尽的义务。”  那位⼥⼴播员⼜问道:“可是⼲了半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呢?”  “我该回去了……”雷锋拔腿就⾛。

  ⼴播员故意板起⾯孔说:“同志,⼴播你的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的表扬,这对我们今后的⼯作,也会有推动作⽤呀!”  雷锋只好说出了⾃⼰的名字。那位⼴播员⼀甩辫⼦,笑着跑。不⼀会⼉,她那尖嗓⼦传遍了⼯地:  “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红领⼱的知⼼朋友】

  雷锋藏着两件⼼爱的东西:⼀条红领⼱,⼀个⼤队长臂章。他从家乡到鞍钢,⼜从鞍钢到解放军部队,这两件东西,始终带在他⾝边。部队驻地附近,有好⼏所⼩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少先队员们见了解放军叔叔,不是敬礼,就是问好。雷锋每次看到他们幸福的笑脸,就会想起⾃⼰的童年,和曾经帮助他“天天向上”的组织。1960年10⽉间,他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学和本溪路⼩学少先队组织的校外辅导员。他的⼯作任务很紧张,但他经常利⽤中午休息时间,或者在⼤风⼤⾬不能出车的时候,跑到学校去,和教师、辅导员、队员们谈⼼。平⽇⾥,他也抓紧⼀切机会,从报纸上、刊物上搜集⾰命领袖、⾰命先烈和⾰命英雄的故事,记在⾃⼰的⽇记本上,⼀有⼯夫就讲给孩⼦们听。他爱孩⼦们,孩⼦们也爱他,把他看成⾃⼰最亲密的朋友。

  ⼀个阳光灿烂的中午,雷锋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向建设路⼩学⾛去。红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把他的脸映得红彤彤的。

  他⼀踏进⼩学校门,马上就被⼀群孩⼦围住了。孩⼦们像群喜鹊,跳着、欢呼着:  “欢迎雷锋叔叔。”  “请雷锋叔叔讲故事!”

  雷锋和孩⼦们到⼀起,就⾼兴得闭不住嘴地笑。今天,他刚出车回来,本来⾝体很乏,可⼀想到孩⼦们希望他多来玩,也就忘了休息,放下饭碗,换了⾐服,就跑来了。

  雷锋和孩⼦们接近多了,他发现有许多孩⼦本来是很聪明的,可就是调⽪惯了,⾃⼰约束不住⾃⼰,违犯纪律,还影响学

习。因此他觉得当辅导员,应该想尽⼀切办法,把这些孩⼦领上正路来。

  建设路⼩学六年级有个⼩马。这孩⼦很令俐,很活泼,就是调⽪得要命,整天打打闹闹不好好听课,个⼦⽼⼤了还没戴红领⼱。中队委员们⽓得都不理他了。雷锋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服队⼲部们:

  “⼩马是你们的同学,⼤家有责任帮助他。他功课不好,要吸收他参加学习⼩组,帮助他赶上来,怎么好不理他呢?”  中队委员们说:“他不听同学们的话,怎么帮助他呀!”  雷锋说:“不要紧,我们⼀起想办法。”

  这以后,雷锋就经常注意接近⼩马,给他讲故事,跟他谈⼼,约他到宿舍来玩⼉。“

  经过雷锋和⽼师的教育,和少先队的帮助,⼩马逐渐克服了爱玩爱闹的缺点,学习也进步了。当他第⼀次戴上红领⼱,见到雷锋的时候,他紧紧拉住雷锋的双⼿,激动地说:“雷锋叔叔,我加⼊少年先锋队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