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发病情况及伴随疾病的调查分析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发病情况及伴随疾病的调查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泰山卫生2007年第31卷第1、2、3期 ・ 7 ‘ 肝肾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副作用主要是发 极推广使用。 热,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肺纤维化。平阳霉素局部 参 考文 献 注射组织反应小,肿胀轻,也不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结 [1] 赵福运,曾祥辉,孙开华,等.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J]. 构,治疗过程中亦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治疗中配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2):88—90. 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可以降低平阳霉素的发热反应 [2] 陈光,赵敏.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实验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 以及注射时减轻疼痛。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 杂志,1999,13(4):290. 绵状血管瘤,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建议积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发病情况 及伴随疾病的调查分析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50001) 崔美月 蒋 丽 王 敏 李冬青 牟秀云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病情况及高血压病伴随疾病情况。方法 对1396位居民进 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年龄、职业、吸烟史、饮酒史及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的发病情 况。结果 高血压病发病率以5O~59岁、60 ̄69岁发病率最高,高血压病伴随冠心病、脑卒中及糖尿病的 发病率较无高血压病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和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关键词]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伴随疾病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心脑血管 人。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显著 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之 性(p>0.05),具有可比性。 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病情况, 1.2方法 将高血压病按年龄分为<5O岁,5O~59 我们从2001年1O月~2005年1月对居住在闫千户 岁,60 ̄69,≥70岁共4个年龄组,分别统计各年龄 铁路宿舍内的居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健康状况调查, 组高血压病的发病人数及血压值,用mmHg表示。 包括年龄、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及慢性病(高血压病、 统计高血压组伴随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病情 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现将其中高血压的发 况和对照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统 病情况及伴随疾病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计数据比较用t检验。 1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1.1 对象2001年1O月~2005年1月居住在闫千 2.1 高血压病组的发病年龄以5O~59岁和6O~69 户铁路宿舍内的居民1396人进行了调查,排除继发 岁两个年龄段发病率为最高,分别为总发病人数的 性高血压患者,共统计出高血压患者226人,其中男 30.5 9/6和38.1 ,见表1。 112人,女114人,年龄最小为36岁,最大为78岁, 2.2高血压病组伴随冠心病92人,伴脑卒中41人, 全部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 伴糖尿病19人,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非 对照组为性别及年龄相仿,无高血压病的居民230 常显著性(Pdo.O1),见表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8 ・ 泰山卫生2007年第31卷第1、2、3期 表1各年龄组高血压发病情况(总226人) 复、长期的痉挛状态,引起小动脉内膜缺血、缺氧而出 现玻璃样变,最后导致管壁增厚、增粗硬化,出现不可 逆变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全身血管逐渐变硬 而脆,尤其大动脉受累及后,动脉弹性减弱,血管扩张 能力减低,顺应性减低,使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明 显降低,脉压差增大,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因 表2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伴随冠心病、 此,在高血压病初期,强调及早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脑卒中及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对于延缓高血压病的进展及减少并发症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3.3高血压病的主要变化是动脉的病变,如果不能有 效控制血压,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3],因此,高血压是 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 险因素已被公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之间存在着 3讨论 密切关系,即都是由多种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的 3.1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病之一, 疾病,而他们的共同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 症…,因此,高血压病患者易并发冠心病、糖尿病,本 随年龄增大,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l_2]。本组调 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高血 查显示发病年龄最小为36岁,最大为78岁,并随年 压病是减少这三大疾病的关键环节,我们医务工作者 龄增大而发病率逐年增高,但>7O岁组发病率低于 前几组,可能与本组调查人数偏少有关。另外,本组 的任务就是对于高血压病人采取控制饮食、加强运动、 <50岁组的发病率为19 ,显示高血压病的发病越 合理有效的降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宣传等预防治疗 来越年轻化,这可能与目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措施,达到预防高血压,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延缓高 有关。由于当今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这 血压的进展,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 些因素会扰乱人体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交感神经活 参 考 文 献 动增强,外周阻力增强,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1] 中国高血压防治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J].高戚压杂志.2002,8(1):94—101. 3.2本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高,收缩压逐渐增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即年轻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 [3]董承琅,陶寿淇,陈颍珠,等.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 而年长者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这是因为,年轻者高血 学技术出版社,1997.851—853. 压初期表现为小动脉痉挛,而小动脉多与舒张压有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9 关,如果痉挛的血管不能得到缓解,使小动脉处于反 —2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