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时代在呼唤素质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促进学校德、智、体诸育的顺利进行,所以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有人说小学阶段孩子应具备的三种特质是:心里阳光、身体健康及学习中等。可见身心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的传统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进行,共同努力。但是现在仍有许多教师与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味地只追求所谓的成绩分数,有些学校将教师的业务考核与学生成绩挂钩,成绩好了晋升奖励,成绩不好批评扣除工资,这种无形的压力导致教师不得不过分看重学生分数,大大忽略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幕幕惨剧发生:高考生落榜,跳河自尽;老师的言语刺激,轻生跳楼,一个个血的教训让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不得不反思:心理不健康,无论有多少丰富的知识,其结果必定是失败的,可想而知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关注孩子的内心,给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势在必行。
而我校在这方面就做足了功夫。学校专设了心理辅导老师,当学生遇到困惑、受到挫折,心情不舒畅都可以找辅导老师倾诉,寻求帮助。对于大多数学生,如何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迫切紧要的问题。因此我校不定期通过不同形式的组织活动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使自己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一个班级是否积极向上,富有凝聚力,班主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校不定期地对班主任老师进行心理学培训,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学生特点,如有的学生学
习差,自卑心理强,平时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活动,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调节身心,建立自信,这是对学生良好品质的一种培养。另外,还有一些优秀生心理也需要调整,他们在各方面位居上游,经常沉浸在喜悦之中,容易滋生骄傲的心理。这种心态降低了优秀生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形成脆弱的心理障碍。针对学生骄傲的心理,我们的“处方”是辩证法优秀只是相对的,教育这些学生应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们择取格言,警句以自勉。还有就是要使学生克服脆弱的心理,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与此同时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经过沟通交流,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管理水平,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各学科之间也要做到有机地整合与衔接,关注孩子心理不是班主任一人的事,各科任教师都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开展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教书,更在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时刻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不仅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能巧妙地把日常的教学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心理素质。
作为教育者,真正地以生为本,以心为本,成为教育中的有心人,才会给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茁壮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