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底如何认识“教育”的概念?
2. 人、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制约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3.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的价值及其选择的认识?
4.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 现代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7. 教育的相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8. 如何认识教育的形态?
9. 你认为教育起源于什么?为什么? 10. 如何理解人的可教性与必教性? 11. 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问题? 1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局限有哪些? 13. 教育问题的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4.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5. 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16.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17. 现代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8. 谈谈你所理解的“素质教育”?
19.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的功能及其选择的认识? 20. 教育学到底是一门怎么样的学问?
1.答: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答;教育·人·社会三者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在相互作用中产生,也在相互作用中发展。概括地说:
人类建立了社会,也产生了教育,人是社会和教育的主体,同时又是社会和教育的产物;社会决定着人和教育的发展,同时又受制约于人和教育;教育通过培养人为社会服务,又受到人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此认识这三者关系时,不宜将其割裂,孤立地去考察某一个方面,而应当从三者的相互联系中,整体地分析。
一、人的诞生、社会的形成、教育的起源 (一)认识教育的起源要联系人和社会的产生
教育从一开始就和人、社会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是认识教育起源应当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教育起源,曾有过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过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过“模仿起源说”。这类理论的主要缺陷就在于离开了人,离开了社会讲教育,否定了教育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从而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前苏联教育界依据恩格斯思想提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从五十年代起一直为我国教育理论界所赞同和接受。八十年始,我国学者对其提出不同看法,虽未取得共识,但对进一步认识问题是很有益处的。—而其中关于探讨问题的方法,更是值得重视,例如强调人类社会劳动、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等在教育中的作用,联系人类的诞生、社会的形成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二)劳动在人、社会、教育产生中的作用
恩格斯关于生产劳动在人和社会产生中的作用的理论为我们认识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方。劳动是人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改造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工具的制造宣告了人的诞生,宣告了社会文明的出现,也宣告了教育的开始。
人、社会、教育三方面因素在劳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内在一致地形成。
1.劳动工具的制造标志着开始了从猿到人的演变
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制造工具使“手”得到改造,使人的动作和动物的动作区别开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有人的手才能制造工具,“没有一只猿手曾
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制造工具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制造出更适用于觅食和御敌的工具,重要的是促进了“手”的变化,促进了智力的提高、意识的产生。“劳动”和“动物体”是一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劳动决定了由猿到人遗传性变化的方向,是劳动使猿变成了社会化高级动物,发展为生命的最高形式──人。而人的诞生为生物进化转入社会进化以及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2.劳动标志着开始了人类从自然向社会的演变
劳动活动与社会的形成也是相互作用的。恩格斯说,“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而“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劳动是群体的共同创造,任何单独的个人不能进行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人们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而在其他共同的生活领域也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各种关系体系构成社会。当然社会的形成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劳动活动的完善。“由于手、发音器官和脑髓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同作用,人才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提出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的。”劳动变得“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
3.劳动使人和社会产生了教育的需要,并创造了教育活动的条件
从猿到人,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变过程也是教育逐渐产生的过程。劳动形成了人和社会,从而也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人和社会的延续,在劳动中,个体每一种动作、方法的改进都必须在群体中广泛传播,使个体的知识、经验变为类的经验,能世代相传;为了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协调,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要求遵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验、习俗、礼仪、传统等等。这些都是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保存、传递、积累.所有这些在客观上就需要有教育。而作为保存、传递、积累经验的手段,主要是劳动中创造的工具和语言,这便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条件。实物工具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工具,语言是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无论是人创造的物质生产工具,还是精神生产工具,都体现了人类历史经验本身,体现了人在创造工具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能力。在有声语言之前,经验的传递主要靠实物的展现、动作、体态语言。而语言,作为符号,是人类保存、传递文化最理想的工具。各种工具都是物化的人类智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文化传递的工具。
由上述可知,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和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二、教育、人、社会在相互作用中发展
教育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部分,教育、人、社会三者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因此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阶
段是相一致的。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志,把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阶段作较细的划分,可以看出二者的对应关系。
人的发展:使用石器的原始采集人—→用金属手工工具的农业人—→使用机械的工业人—→使用智能机的信息人。
社会的发展:采集时代的社会—→农业时代社会—→工业时代社会—→信息时代社会。
其中农业社会即古代文明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与人和社会发展相对对应的教育的发展:远古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