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昆明动物所等在蝴蝶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昆明动物所等在蝴蝶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昆明动物所等在蝴蝶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饲料》 2015年第5期

蝴蝶因其在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变异,自达尔文时期以来就是进化研究的好材料。然而,长期以来其高杂合的基因组难以解析,对其也缺乏有效的遗传操作技术体系,极大地限制了蝴蝶在进化学研究的深入广泛应用。

为了使蝴蝶成为研究宏观形态进化遗传基础的新模式生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基因起源课题组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杂合组装的方法攻克了高杂合基因组难以组装的难题,获得了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和金凤蝶(Papilio machaon)两个近缘种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了一些在蝴蝶适应进化和分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

在成功解析基因组的基础上,他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三个与形态有关的基因Abdominal-B、ebony和frizzled作为案例,首次在蝴蝶中成功实现了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观察到了各基因的形态突变体。该研究结果为今后的蝴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和技术平台,奠定了蝴蝶作为优秀模型探讨形态进化的关键技术基础。

该研究结果于中国时间9月10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ncomms9212)。基因起源课题组的李学燕和刘贵春、深圳华大的范丁丁和张璐、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张蔚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研究员王文、芝加哥大学教授Marcus R. Kronforst、深圳华大研究员张国捷和王俊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和云南省科技厅项目资助。

(文章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