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65952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1665952 U(45)授权公告日 2010.12.08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020162432.X(22)申请日 2010.04.16
(73)专利权人浙江精工轻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312030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柯西工业区
鉴湖路2326号(72)发明人黄开龙 施建龙 夏峰 姜军
徐丽君 寿小峰(74)专利代理机构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代理人蒋卫东(51)Int.Cl.
E04G 11/36(2006.01)
E04C 2/08(2006.01)E04C 2/30(2006.01)E04C 2/32(2006.01)E04B 5/29(2006.01)E01D 2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自承式楼承板(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承式楼承板,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且并列设置的一排钢筋桁架,其中每个钢筋桁架又包括上弦钢筋、腹杆钢筋I、腹杆钢筋II、位于上弦钢筋两侧的下弦钢筋I、下弦钢筋II,所述上弦钢筋分别与腹杆钢筋I、腹杆钢筋II的上端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底板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I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I、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结构紧凑,能减少钢筋用量,能保证浇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其稳定性,并外形更加美观,与混凝土的咬合更加理想,同时提高了底板作为模板时的强度。CN 201665952 U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CN 201665952 UCN 20166595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自承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安装在底板(1)上且并列设置的一排钢筋桁架(2),其中每个钢筋桁架(2)又包括上弦钢筋(3)、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位于上弦钢筋(3)两侧的下弦钢筋I(6)、下弦钢筋II(7),所述上弦钢筋(3)分别与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的上端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4)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6)、底板(1)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I(5)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I(7)、底板(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横向并列设置有一排板谷(8),纵向并列设置有一排加强肋(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承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谷(8)的深度为0.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承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各设有一搭扣(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钢筋(3)与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的上端焊接,腹杆钢筋I(4)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6)、底板(1)焊接,腹杆钢筋II(5)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I(7)、底板(1)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自承式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的下端焊接在底板(1)的加强肋(9)上。
2
CN 201665952 UCN 201665953 U
说 明 书自承式楼承板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承式楼承板,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钢结构建筑、桥梁等领域普遍采用楼承板,而楼承板是采用镀锌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型,主要用作永久性模板,该楼承板通过使用,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楼承板作为楼板使用,钢筋需要现场绑扎,不仅钢筋绑扎量大,且钢筋间距很难保证,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一,稳定性差,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减少钢筋用量,能保证浇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其稳定性,能保证施工质量的自承式楼承板。[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一种自承式楼承板,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且并列设置的一排钢筋桁架,其中每个钢筋桁架又包括上弦钢筋、腹杆钢筋I、腹杆钢筋II、位于上弦钢筋两侧的下弦钢筋I、下弦钢筋II,所述上弦钢筋分别与腹杆钢筋I、腹杆钢筋II的上端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底板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I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I、底板固定连接。这种设置结构紧凑,能减少钢筋用量,能保证浇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其稳定性。[0006] 所述底板上横向并列设置有一排板谷,纵向并列设置有一排加强肋。这样设置不仅使本产品外形更加美观,且与混凝土的咬合更加理想,同时提高了底板作为模板时的强度。
[0007] 所述板谷的深度为0.1~0.5mm。[0008] 所述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搭扣,搭扣的设置可方便各底板之间相互拼接,防止在浇注时,各底板之间脱开。
[0009] 所述上弦钢筋与腹杆钢筋I、腹杆钢筋II的上端焊接,腹杆钢筋I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底板焊接,腹杆钢筋II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I、底板焊接,通过焊接使上弦钢筋与腹杆钢筋I、腹杆钢筋II的上端之间,腹杆钢筋I的下端与下弦钢筋I、底板之间,腹杆钢筋II的下端与下弦钢筋II、底板之间的连接都更加牢固。[0010] 所述腹杆钢筋I、腹杆钢筋II的下端焊接在底板的加强肋上,这样设置可方便操作工人的焊接。
[0011]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结构紧凑,能减少钢筋用量;所述钢筋桁架可以在工厂加工,能自动化作业,不仅钢筋排列均匀,能保证浇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其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可以避免现场钢筋绑扎,缩短工期。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
CN 201665952 UCN 201665953 U[0013]
说 明 书
2/2页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主视图;[0016]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7]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承式楼承板,包括底板1、安装在底板1上且并列设置的一排钢筋桁架2,其中每个钢筋桁架2又包括上弦钢筋3、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位于上弦钢筋3两侧的下弦钢筋I6、下弦钢筋II7,所述上弦钢筋3分别与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的上端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4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6、底板1固定连接,腹杆钢筋II5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I7、底板1固定连接。[0018] 再看图3、图4,所述底板1上横向并列设置有一排板谷8,该板谷8的深度为0.1~0.5mm。在底板1上还纵向并列设置有一排加强肋9。所述底板1的两端各设有一搭扣10,通过搭扣10可使各底板1之间相互拼接在一起。[0019] 所述上弦钢筋3与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的上端焊接在一起,腹杆钢筋I4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6、底板1焊接在一起,腹杆钢筋II5的下端分别与下弦钢筋II7、底板1焊接在一起。所述腹杆钢筋I4、腹杆钢筋II5的下端焊接在底板1的加强肋9上。[0020] 使用时,可将若干本实用新型自承式楼承板直接铺设在钢梁上,并将各底板1之间相互拼接在一起后,便可浇筑混凝土,这时,底板1可作为模板使用,钢筋桁架2可支撑楼面受力,因钢筋桁架2的钢筋排列均匀,上下层钢筋间距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充分得到保证,所以可保证施工质量。
4
CN 201665952 UCN 20166595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6
CN 201665952 UCN 201665953 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