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及措施优化分析

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及措施优化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及措施的优化分析

摘要:文章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体管理措施两个大的方面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全面提升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管理应坚持以安全质量为重点,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手段、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的原则。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一)根据项目管理特点进行管理程序的优化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见图1)。

图 1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框架图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项目管理机构的科学化

施工项日管理组织机构与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率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而项目管理的组织更要从:组织设计、组织联系、组织运行、组织行为、组织调整五方面协调管理。

项目经理在启动项目实施之前,首先要做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运转自如、效率很高的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环境的变化,有效地供给组织成员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二、具体管理措施分析

对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是动态的管理,因此必须在科学的管理架构下,采取动态管理方法措施,通过对有利资源的占有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实现管理目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管理措施要点如下: (一)管理目标的确定

目标管理是前提,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明确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符合组织目标的表现。质量、安全、进度、成本都是一个项

目的控制目标。比如质量目标:一项建筑要保证三大功能:结构无不均匀沉降;使用无渗水、漏水;观感:线条上下左右一条线。根据这样一个目标,可以再提出一些标准,比如三对准:墙与地面砖缝对准,门框边线与砖缝对准,水电末端配件位于纵横砖线的交线上,进出风口、检修孔、喷淋、灯具位置适当准确。通过对这些标准的实施,施工企业可以最终实现预设的目标,从而有效地通过目标管理来达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 (二)组织协调工作重点分析

组织协调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合同各项目标是否能按期实现。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参战人员多、协调配合单位多,组织协调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成败。

项目管理部组织协调工作的重点是:资金的组织协调、进度的组织协调和质量的组织协调。项目部的一切组织协调工作都是围绕这三条主线来开展的。资金的组织协调包括:进度款的申请与审批,资金的落实与划拨,材料款与分包款的支付和其他费用的开支等,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经济师协助,并及时跟踪组织与协调。 (三)做好进度和质量控制

为此,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包括生产副经理、合同预算部负责人、专业工长、分包负责人和作业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不同层次进度计划协调关系图见图2。 图 2工程项目不同层次进度计划协调关系图

为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项目部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对进度控制总目标按单位工程、专业工程、施工阶段和按年、季、月进行分解,分解成可以控制的各个分目标。 第二,根据施工合同、进度控制目标、工期定额和有关技术经济资料、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等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再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项目管理承包合同、施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时间、劳动力和机具设备组织供应条件、劳动效率和施工环境条件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第三,进度计划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逐级落实,通过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到班组,由班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生产副经理、计划统计员和工长具体负责对进度计划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和调整。主要形式有:现场跟踪和按时召开例会。检查每个责任人的工作落实情况,控制、协调和排除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合理适时调整进度计划。

第五,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也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计划按期完成。

通过项目部的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和公司管理层的资金支持,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由工序质量、分项或分部工程的质量形成并决定工程的最终质量,并且最终质量是一次性的,不可更改的。因此,项目的质量控制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工程实体形成阶段、施工层次和影响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方

法、人员素质、机具设备、施工环境、材料进场和使用等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策划和控制。因此,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长和各分包负责人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四)落实成本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的成本从形式上看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即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管理费和财务费等。因此人员素质、施工质量、工期、材料、人工价格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工程成本构成影响。我们要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就是要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都能按成本计划的步骤实施、实现。项目部可采用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控制法或指标偏差对比控制法。 (五)加强合同管理和工程索赔

对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施工图纸多、工程变更多,分包单位多、材料设备供应商多、纵横向协调单位多等特点。为此,项目部应设置1名总经济师,专门负责项目合同预算管理工作。总经济师对项目经理负责,分管项目合同预算部。合同预算部负责合同预算管理日常工作,包括合同预算方面的来文来函登记、处理与转发,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分包项目的招投标、组织材设备供应商的招投标,工程(设计)变更的及时跟进与处理,工程进度款的申请及审批跟进,现场经济签证等。项目部合同管理主要是合同

的履行、变更和索赔的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才能使得项目始终处于有序、高效、规范的运作状态,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从而夯实企业的发展根基。 参考文献

[1]陈燕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伯克,滕冲.项目管理:计划与控制技术(第三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美)古尔德,(美)乔伊斯著,孟宪海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