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帽试验方法

安全帽试验方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GB2812-1989代替GB2812-81 安全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safety helmet 自 1990-8-1 起执行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3873-1977《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物理性能和技术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及GB2811中所指出的特殊场所使用的安全帽。 2 引用标准 GB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 GB2811 安全帽 3 试验样品 3.1数量 试验样品应是供出售用的安全帽。数量应按安全帽分类要求的试验项目确定,并加两顶备用。所需样品如表1: 表1 3.2试验前的处理 3.2.1 高温处理 将安全帽置于加热箱,温度为50±2℃,用于煤矿井下的安全帽,温度为35±2℃,恒温3h,取出后在1min内做完试验。 3.2.2 低温处理 将安全帽置于低温箱,温度为-10±2℃,用于低温工作场所的安全帽温度为-20±2℃,用于煤矿井下的安全帽,温度为0±2℃,恒温3h后在1min内做完试验。 3.2.3 淋水处理 将安全帽放在固定的支架上,用每分钟1L流量的水喷淋安全帽表面2h,取出后擦干立即进行试验。 4 冲击吸收性能试验 4.1 试验设备(如图1)。 图1 冲击吸收性能试验示意图(采用压电式力传感器) 1——混凝土基座;2——底座;3——压电式力传感器;4——头模;5——钢锤;6——安全帽;7——力传感器配套装置;H——冲击距离 4.1.1 基座:重量不小于500kg的混凝土座。 4.1.2 头模(见GB2811附录A)。 4.1.3 冲击台架:是一台能提升和释放钢锤,并使之能自由或加导向下落的试验台架,加导向钢锤的冲击速度应等于自由落体速度。 4.1.4 钢锤:外形对称均匀,材质为45号钢,重量为 kg,锤头为半球形,直径96mm。 4.1.5 力传感装置 a.力传感器(压电式、电阻应变式、半导体应变式等)测量范围0~30000N,频率响应5~1000Hz。 b.力传感器配套部件:与力传感器相配套,起导向、传递力、联接头模和底座等作用的部件。 4.1.6底座:安装力传感器,支承头模和力传感装置的钢座。 4.1.7 放大器:与力传感器配套,放大信号的仪器。 4.1.8 记录显示仪器,可记录显示放大信号大小的仪器。 4.2 试验方框图 4.3 试验方法 将头模、力传感装置及底座垂直安放在坚固的基座上,力传感装置安装在头模与底座之间(如图1),安全帽的帽衬调至适当位置后戴到头模上,钢锤从1m高度(锤的底面至安全帽顶的距离)自由或加导向落下冲击安全帽。钢锤重心运动轨迹应与头模中心线和传感器敏感轴重合,通过记录显示仪器测出头模所受的冲击力。 5 耐穿透性能试验 5.1 试验装置 5.1.1 头模:将4.1.2条中头模上部表面加贴导电材料。 5.1.2 冲击台架:见4.1.3条。 5.1.3 钢锥:材质为45号钢,重量 kg,锥角60°,锥尖半径0.5mm,锥形最小长度40mm,锥尖硬度HRC45。 5.1.4 电接触显示装置,可显示电信号的装置。 5.2 试验方法 头模垂直安放在基座上,使头模与钢锥及电接触显示装置形成一个电闭合回路(见图2),用3kg的钢锥从1m高度自由或加导向下落穿刺安全帽,钢锥着帽点应在帽顶中心Ø100mm范围内的薄弱部分,穿刺后观察电接触显示装置。 图2 耐穿刺性能试验示意图 1——钢锥;2——安全帽;3——头模;H——冲击距离 6 电绝缘性能试验 6.1 试验装置:交流变压器;电压表;电流表;试验水槽。 将安全帽放在3g/L、10~30℃的氯化钠溶液中,保持24h,取出帽子擦净。然后将帽壳朝下,置于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验水槽内,向帽壳内注氯化钠溶液直至水面距帽边30mm为止(见图3),将试验变压器的两高压输出端分别接到水槽内和帽壳内的溶液中,用电压表观测变压器输出端的电压,在1min内升压至1200V,保持1min测量泄漏电流的大小。 图3 电绝缘性能试验示意图 7 阻燃性能试验 7.1 试验装置:2kg汽油喷灯。 7.2 试验方法:将安全帽平放,采用70号汽油,调节汽油喷灯火焰长度至230mm,将火焰以45°方向对准帽100mm以下部位,以130mm距离燃烧帽壳10s(见图4)移开火焰后记录帽壳续燃时间。 图4 阻燃试验示意图 8 侧向刚性试验 8.1 试验设备:1960N压力试验机。 8.2 试验方法:在常温下将安全帽侧向放在两平板之间,帽沿伸出平板之外,但紧靠帽壳底边,压力机通过平板向安全帽加压(见图5),先加29.4N保持30s,测两板间距离,此距离称为初始值,然后以每分钟增加98N的速度加载直至421.4N,保持30s,测量并计算此时两板间距离与初始值的差,即为最大变形值,然后减至24.5N,紧接着升至29.4N,保持30s,测量并计算两板间距离与初始值的差,即为残余变形值。 图5 侧向刚性试验示意图 9 抗静电性能试验 9.1 试验设备:500V高阻计。 9.2 试验方法:将安全帽放置在温度20±5℃,相对温度50%的环境中,不少于24h。用不影响表面电阻的导电涂料,在被测安全帽上较平坦的部位画上两条平行线作为测量电极,电极长度为100±1mm,电极宽度1mm,电极间距为10±0.5mm。将高阻计上的测量端分别接至两测量电极,记录高阻仪的读数,调换两电极重复测量一次,或两次读数相差大于10%,则应检查原因,直至小于10%,记录读数。两次测量读数的平均值即为实际测得的表面电阻率。 10 标准计量仪器使用规则 10.1 本标准使用的标准计量仪器不可做为其他用途,不使用时要加保护套,仪器每年须经当地标准计量部门标定方可使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光宗、陈坚、杨文芬、徐士敬。 发布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起草单位: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批准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