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
秋竹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说明的道理。
2.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
一、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谁来读一读。 “挑”,是一个多音字,谁还知道他的另外一个读音?能组个词吗?试着读一读下面这些词(课件2)。
2.挑山工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叫挑山工,不叫挑货工或者挑工? 3.作者冯翼才到泰山去写生,即没有去描绘泰山的雄伟与壮丽,也没有去描画泰山的“一览众山小”的高旷之势,而是对这些不起眼的挑山工十分的感兴趣。并且画了一幅画,为什么要画这个人呢?让我们进距离地接触一下这些挑山工吧!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担着这些重物,挑山工登山登山有什么特点呢?
(1)动作优美
(2) 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3)“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形向上……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4) 挑山工这样登山有什么好处吗?
2、学习第3—6自然段,理解感悟挑山工形象
(1)请同学们读课文3——6自然段,边读边画,看看作者与挑山工几次相遇,每次都是怎样的情况?
(2)汇报交流
(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次相遇时情况如何?
请同学们读课文的3、4、5、6自然段,找出描写挑山工的句子画一画。
第一次相遇;
(1)我们看第一次相遇时,作者对挑山工进行了什么描写?
(2).说说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挑山工
第二次相遇
(1)第二次是怎样描写的?
(2).很简单的一个动作,有必要写吗?为什么?
第三次相遇
(1). 再次写到外貌,还是那件褂子,还是黑皮肤,有什么变化?
(2). 这样的外貌重现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3). 除了进行了外貌描写,还进行了什么描写?哪次对话重要?为什么?
(4). 下面我们来看看挑山工是怎样说的。
(5). 说的是什么理儿?没有说呀?让我们细细地揣摩吧!
(6). 这段话哪些句子写的是挑山工,那些话写的是游人,分一分。
(7). 你能用一些词来概括吗
(8). 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
板书:目标专一 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
(9). 作者从泰山回来后就画了一幅画,生读文。
(10). 作者需要什么?是什么精神?
(11). 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用心欣赏这幅画
四、总结升华
1、读出来挑山工的感觉了。那么挑山工的话,挑山工的精神给了你什么启示了吗?
2、你们的理解很深刻。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泰山之行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挑山工了吗?
3、是的。其实,挑山工精神不仅可以激励作者,也可以激励我们任何一个人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也许会有许多不如意,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向上攀登的精神一定会鼓舞我们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