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通用)
一、 根据课外阅读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云雀的心愿是将沙漠改造成绿洲。(______)
2.《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黑柳彻子上小学时虚构的一段故事。(______) 3.《吃饱了的狼与羊》讲的是一只吃饱了的狼,遇到一只倒在地上的羊,羊向狼说了三句假话,结果狼放了羊。(______)
4.桃是中国人心中的神物,给老人祝寿的时候,常送一些寿桃点心。(_______)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_______)
2.“饶一着,退一步。”的意思是让人一着,退让一步。(_______)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讲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_______)
4.“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_______)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_______)
三、 判断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的老屋听着小蜘蛛讲故事,一直没有倒下去。(________)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被小男孩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他知道后非常不高兴。(________)
3.《小狗学叫》一文中的三种结局都有可能发生,因为它们都是作者随意的想
1 / 6
象。 (________)
四、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这是个设问句。(_______) 2.海底世界是宁静的,黑暗的,还有许多动物在活动。(_______) 3.《火烧云》主要突出了火烧云颜色多样、形态千变万化的特点。(_______)
4.《我们奇妙的世界》主要从天空的颜色、云彩的形状、夜晚群星和大地上植物生长、鸟儿飞翔、冬雪等来表现世界的奇妙。(_______)
五、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______)
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______)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
4.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______) 5.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______)
六、 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花的学校》的作者是泰国的泰戈尔,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__)
2.《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________)
3.“晴朗”中的“朗”和“郎”的读音相同。(________) 4.“提心吊胆”和“忐忑不安”是近义词。(________)
七、 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 / 6
“×”。
1.老虎和贼都想偷这头小胖驴。 (_________) 2.贼和虎都以为“漏”是一种可怕的动物。 (_________) 3.小胖驴最后被贼偷走了。 (_________) 4.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漏”指的是屋顶漏雨了。(_________)
八、 我会判断。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早已在门口等着。(______) 2.人人都有一双眼,星星一样亮晶晶。(______) 3.他一边走着,一边像思考着问题。(______)
4.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孩子们像鲜花一样漂亮。(______)
九、 判断对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面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飘荡开去。 (________) ..2.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________)
3.鲜花朵朵,争风吃醋,芬芳迷人。 (________) ....4.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________) ..
十、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为“√”,错误的为“×”),并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涂。
1.在钓鱼比赛中,赵新新和白胡子老头比,赵新新赢了。(____) 2.门神的名字是神荼和郁垒,它们居然爱上了逛街。 (____) 3.怪老头儿让赵新新用手中的破棍儿在爸爸背后画圈圈。(____) 4.《拇指姑娘》中拇指最后嫁给了花世界里最小的王子。(____) 5.安徒生童话里有一篇童话讲述一只鸟与中国皇帝的故事,这篇童话是 《夜莺》。(____)
3 / 6
十一、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秋天的雨》全文以秋雨为线索,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色彩缤纷、喜乐丰收、动物可爱的秋天图。 (________)
2.《掌声》一课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_______) 3.《灰雀》一课中,列宁没有找到灰雀是因为灰雀被冻死了。(________) 4.《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作者通过写“窗外十分安静”来体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 (________)
十二、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为“√”,错误的为“×”)
1.《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卡洛尔在泰晤士河边讲给他朋友女儿爱丽丝.利迪亚的童话故事。(______)
2.艺术团的女孩叫鲁智胜“吹牛专业户”。(______) 3.《小鹿斑比》是一部主题强调爱与和平的作品。(______)
4.克雷洛夫寓言包含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______)
5.明希豪森的座右铭是:勇往直前,游侠四方,寻觅和传播真善美。(______)
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古诗三首》中这三首古诗都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____)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枫树叶。 (____) 3.《秋天的雨》中,“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____)
4.《听听,秋的声音》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____)
4 / 6
十四、 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在是比喻句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1.老翁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___)
2.小燕子好像被冻僵了,落在地上一动也不动。(___) 3.翠鸟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美丽极了。(____) 4.咆哮的洪水好像猛兽一样。(____)
5.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往远处飞走了。(____)
十五、 判断,在是比喻句的句子后面画“√”,不是的画 “×”。
1.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_______)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________)
3.二月春风似剪刀。(________)
4.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________)
答案
一、 √ × × √ 二、 √ √ × √ × 三、 √ × × 四、 √ √ √ √ 五、 √ × √ × × 六、 × √ × √ 七、 √ √ × √ 八、 × √ × √ 九、 × √ × √
5 / 6
十、 × √ √ √ √ 十一、 √ √ × √ 十二、 √ × √ √ √ 十三、 × × √ √ 十四、 × × √ √ √ 十五、 × × √ √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