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观察记录——《娃娃家》
今天来娃娃家玩的孩子特别多,家里的成员也增加了几个,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姐姐、阿姨。只见他们有在打扫卫生的、照顾宝宝的、烧饭烧菜的、招呼小客人的,忙得不亦乐乎。人多了,进出娃娃家这扇小门的次数也随之增加。只听“啪”的一声,娃娃家的半排墙倒了,孩子们忙过来跟我说。我上前把墙重新扶起拼装好。可没过多久,墙又倒了,这时又听到娃娃家一片唏嘘。大家开始扶墙,但越帮越忙,于是我第二次上前帮忙一起扶起了墙……谁知墙再次倒下,这次孩子们都特别紧张,生怕被老师批评,索性一个也不去扶了。嘴里还直说:“不是我弄的,不是我弄的。”我上前再次把墙扶好了。
反思:
在三次扶墙的过程中,我发现,导致墙倒的原因有:门和搭墙的积木连接处只有一个固定凹叉处,门太轻,吃不住墙的份量;还有孩子频繁开关门,动作幅度稍大,就会导致墙体倒塌;还有就是娃娃家外的孩子一多发生拥挤,重心在墙上也会使墙倒向娃娃家。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先抛给了孩子,孩子们的解决办法是: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玩的时候不要碰到墙;把墙和旁边的柜子粘住;在娃娃家玩的人不要太多等等。最后我也参与了孩子们的讨论,我拿了一把小椅子放在娃娃家里面,背靠着墙,正好可以让妈妈照顾宝宝坐,外面则本来就有几把椅子是靠在外墙边等候公共汽车时坐的。我让孩子们看看这样是不是不容易倒了,张俊琦说:“这样两边都有椅子把墙夹住了,就不容易倒了。但是我们进门、出门的时候还是要轻轻地开门,轻轻地关门。”我赞同地竖起大拇指表扬了他。经过后续的观察,孩子们的确这样去做了,门也再没倒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