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与路径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与路径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三 农 论 坛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6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与路径分析

杨春霞1,常 发2*

(1.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朔州分校,山西朔州 036000;

2.朔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职业农民培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职业农民在农业领域发展中存在许多弊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发展必然趋势,构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满足当地政府等不同需求,创新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和培育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职业农民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培育路径。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路径0 引言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职业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同时明确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广泛开展农业领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积极创新改进农业经营方法,构建完善新型农民生产经营制度,发挥新型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建设专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制度。目前,类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民经营方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面对当下竞争激烈的农业市场,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型农民培育重要性,发挥新型农民的实际价值。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经营活动存在的不足,加快农业领域的进步发展,为当地创造大量经济效益。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意义1.1 建设新型现代化农业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农业领域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具有重大意义。现代化农业主要是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等方式对传统农业模式进行创新改进,带动农业领域的进步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提高农业经营活动专业化。同时,农业发展内容向生态功能进行转变,逐渐形成规范、标准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提高经营效益和质量建设新型现代化农业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对生产能力和生产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求,相比于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农民作为新型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培育具有很大现实意义。1.2 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只是职业角度的称呼,存在等级差距。在当今平等和谐的社会背景下,农业领域也要坚持平等和谐理念。新型农民通过与社会各领域构建和谐合作沟通关系,不仅可以维护农民的职业尊严,还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二者服务平等性。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培育新型农民,可以有效发挥新型农民的实际价值,促进广大农民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从而提高经营效率。1.3 扩大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规模

随着我国农业领域的进步发展,农村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其经济收入也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农业领域整体经济效益受到可观发展,增加了农业领域经营活动的吸引力。农业农村的发展特作者简介:杨春霞(1977—),女,山西朔州人,大学学历,农艺

师,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农民培训工作。

通讯作者:常发(1976—),男,山西山阴人,大学学历,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业执法、农民培训工作。

征为农业经营活动得到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功能增加、包含业务越来越广泛,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增加,由传统的分散独立产业逐渐转化为集中的大规模产业,不仅可以扩大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活动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起到一定示范榜样作用。现代化农业对其他方面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养殖、种植、经纪人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弥补其他产业不足,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共同发展。由此,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新型农民就成为现代化产业的主要力量。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2.1 构建完善相关培训制度

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明确意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要性。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农民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相关培训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度。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造良好条件。首先,要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地位,按照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培育目标和培育内容,确定资金成本投入,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可以顺利按照计划标准展开。规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培训机构、资金成本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收入保障制度,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公益化和社会化。其次,明确政府财务部门所承担的责任,将证书制度与农业领域发展制度进行有机结合,增加农业资源经营活动规范性。同时,为职业农民创设社会保障、技术基础、周转经费等有利条件,加强建设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的基本任务融合进综合考核机制中,提升各地政府对农民培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带动农民培育积极性。2.2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新型职业农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为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涉及高校具有700多所,农业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也存在很大比例,但是该专业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学生数量却很少,浪费了大量的农业教育资源。因此,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明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构建完善农业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机制,打破传统培育工作对主体对象年龄和认知水平等要求,发掘具有潜力人才,提高培育质量和效率。另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与高校教育进行有效连接,拓展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的教学资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充足的机会和空间,提高教学培育成果质量。同时,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收集整理教学资源,使得职业教育、普通知识培育等相关职业培训活动互相促进发展,构建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得当代新型职业农民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推动我国农业领域的稳定高效发展,切实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

2.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要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收集整理不同领域的教学资源,构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以农业高职和中职院校为基础,联合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技术型院校,从不同角度入手构建多元化培育体制,加强信息技术与培育内容的有机结合,保证新型职工农民培育的有效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要是加强各个电视高校之间的联系,以农村培育工作为基础,在无形中向乡村和市镇进行拓展,培育管理服

·2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6期三 农 论 坛

务内容和重点方向要不断进行调整,构建学校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的培育教学平台,保证教育教学培育职业农民的有效性,提高培育质量和培育效率,提高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3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业领域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要性,加强农民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构建完善相关培训制度,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农民的综合素质,收集整理农业领域教育资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志瑞.基于国际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新路径研究

[2]

[3] [4] [5]

[J].世界农业,2015,(12):232-236.刘勇,王凌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键环节、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527-529.董晨飞,王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政府的职责、问题及路径探究[J].经济师,2017,(11):32-33.

尹文秋.城镇化进程中湖南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战略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43):191-192.张玉军,马媛媛,朱庆锋.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他国经验与路径选择[J].世界农业,2016,(2):170-173.

(上接第4页)

充分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实力强、作业优的合作社不仅在购机补贴、项目补贴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而且在金融贷款、合作社用地等方面也要给予相应政策倾斜。尽可能改进、简化农机补贴、作业项目补贴审批手续,快速兑现资金;改变农机直补方法,将补贴方法从购机补贴转换到以作业面积为计算补贴依据上来,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局面;金融部门在合理情况下,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出台可操作性强的信贷政策,加快合作社融资审批速度,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4)加强农机合作社之间的合作,进行资源进行共享,拓展服务渠道,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各个农机合作社互通作业信息,作业机具上互通有无,操作技术上互帮互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从传统的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向其他农业生产领域机械化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各合作社之间标准化生产和协作意识,共享发展成果。

5)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采取农机管理部门送教下乡,高校与合作社,农机生产厂家、经销商与合

作社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和现场演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农机使用、保养、维护等方面业务培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业者业务素质,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扩大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展示、发挥现代化农业机械的风采,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节本增效和示范的重要作用。

6)大力推进“互联网+农机”移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利用电脑终端和手机app为种植户和农机合作社之间搭建一个信息对接平台,发布农业机械调度平台,通过预约和即时服务方式,实现“一键叫车”,有效解决“我的麦子谁来收”和“我去收谁的麦子”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集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合作社进行社员与客户档案、农机具、农机作业服务等管理工作,还可以为农机生产厂家和农机经销商提供一个产品展示平台,进一步促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富超.马街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1):6.

(上接第23页)

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健全账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三账一簿”,即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固定资产登记簿。二是加强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的管理。对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资金,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三是各村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财务开支审批、对外投资、财产物资及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建设。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护集体资产安全以及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的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各地区政府的管理与改革,各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村级财务有关的上方案件也开始逐渐减少,公款私存、截留、挪用村集体资金的各种违法行为也减少了很多。以2007年至2008年为例,我国某乡镇有关村级财务的上访案件从15起降低至5起,历城区在村级财务方面的案件数也降低了36%。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这个小镇进行了“三项制度”的建立工作,其中也包含了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方针,在2009年起到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农民群众的个人利益,能有效保障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4.2 增强财务报账员的质量

对村级财务进行完善的报账,必须要提高对报账员的要求,避免报账员利用职位空档做违反法律的事。定期对财务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财务员后备军的建设工作,以提高报账员的质量。

4.3 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

不定期对报账员进行考核,不能只依靠报账员的自我约束力,还要从制度方面对报账员进行管理,同时设立一些奖惩制度,以提高报账员的积极性,真正提升报账员的工作质量与整体素质。5 结语

我们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完善村级经济管理制度,积极推动乡村经济体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秋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23):25.

[2] 金鑫.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4.

·2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