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食醋检验作业指导书
质量方针:坚持标准,客观公正,科学检测,精益求精
1、目的:使食醋标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能正常进行,预防出现错误检验结果。
2、适用范围:适用于调味用酿造食醋。
3、引用标准:GB18187一2000
GB/T5009.41《食盐测定》。
4、职责:
4. 1检验人员应全面执行检验规程。
4. 2所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审核检验记录,数据处理和检验报告。
4. 3质量负责人负有监督检查本程序执行情况的责任。
5、工作程序:
5. 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5. 1检验设备的准备:将检验所用的仪器擦拭干净,放置在规定场所。
5. 2检验步骤:
5. 2. 1总酸测定法按GB/T5009.41一1996.
酸度计法:吸取稀释液10毫升,放入100毫升烧杯汇总,加蒸馏水60毫升,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0记下耗用毫升数。
滴定法:吸取稀释5毫升,放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00毫升蒸馏水及酚酞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至刚微红,在30秒内不退色为终点。
总酸(以乳酸计:克/100毫升)
=(V-V。)*N*0.09/[20*(V1/200)]*100
式中:0.09一乳酸的毫克当量。
5. 2. 2不挥发酸测定方法:
仪器:a、酸度计:10.1PH
b、单沸式蒸馏装置
c、碱式滴定管
a、0.05ml几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按GB/T601规定的方法配制和标定。
d、1%酚酞指示液:称取1g酚酞,溶于100195%乙醇中。
分析步骤:将样品摇匀后,准确吸取2ml移入单沸式蒸馏装置的蒸馏管中,加入5ml水摇匀,将蒸馏管插入装有适量水的蒸馏瓶中,连接蒸馏器和冷凝器,并将冷凝管下端的导管侵入盛有10ml的锥形瓶的液面下。
计算:样品不挥发酸含量:X=(V-V0)*c*0.090/2*100
式中:X一样品中不挥发酸的含量(以乳酸计),g/100ml;
V一滴定样品时消耗0.05mol几氢氧化钠标液的体积,ml;
V。一空白试验消耗0.05mol几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一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几;
0.090一1.00ml氢氧化钠的含量,g/100ml;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含量按式计算X=X3-X2
5. 2. 3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测定:
X1=X3-X2
式中:X1一样品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含量,g /100ml;
X3一样品中可溶性总固形物的含量,g /100ml;
X3一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g /100ml。
5. 2. 3. 1可溶性总固形物 仪器:
a 分析天平:感量0.1㎎ b 电热恒温干燥箱
c 移液管 d 称量瓶25ml
检验步骤:吸取样品2.00ml置于已烘至恒温的称重瓶中,移入(103±2)℃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将瓶盖至于瓶边,4h后,将瓶盖盖好,取出移适应症干燥器内,冷却至温室,称重,再烘0.5,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差不超过1㎎,即为恒重。
计算样品中可深性总固形物含量按式计算:
X3=(m2-m1)/2*100式中:X3一样品可溶性总固形物含量, g/100ml
m2一恒重后可溶性总固物和称重瓶的质量,g;
m3一称重瓶的质量,g。
5. 2. 3. 2氯化钠的测定:
仪器:微量滴定管
试剂: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按GB/T601规定的方法配制和标定,铬酸钾溶液(50g 几)称5g 铬酸钾用少量溶解后深至100ml。
分析步骤:吸取2ml样品置于250mm 三角瓶,加100ml及1mt铬酸钾溶液,混匀,在白色瓷砖的背景下,用0.1mol几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显桔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样品中氯化钠含量按式计算:
X2=(V2-V1)*C:*0.0585/2*100
式中:X2一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g /100ml;
V2一滴定样品稀释液消耗0.1mol几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i一空白试验消耗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1一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0.058一1.00ml硝酸银标硝酸标准滴定溶液
[c(AgNO3)=1.000mol/L]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g。
5. 2. 4氨基酸态氮测定:
5. 2. 4 .1酸度计法:
a、同总酸测定
b、加入甲醛溶液10毫升,开动磁力搅拌器,然后,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与PH值9.20为终点。记下加入甲醛后耗用氢氧化钠标液毫升数。
5. 2. 4. 2滴定法:
a、同总酸测定
b、加入甲醛溶液10毫升,摇匀。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1毫升,然后,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蓝紫色为终点。
计算:X(以氮计,克/100毫升)=
(V-V0)*N*0.014/[20*(V:/200)]*100
式中:V一样品加入甲醛后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一试剂空白加入甲醛后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一氮的毫克当量
5. 3检验记录
5. 3. 1在检验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将数据,记录在专用检验记录表格内。
5. 3. 2检验记录要填写工整,记录有误时不得涂改,允许划改,改正后,需盖检验员名章。
5. 5. 3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过程,做出详细记录。
5. 4检验后工作:
5. 4. 1对检验设备做仪器状态检查,进行日常维护,清理现场。
5. 4. 2做好数据处理,准确的计算检验结果。
5. 4. 3将试验的报告记录,送交技术负责人审核,再送所室负责人签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