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北师大版《古人计数》教案

新北师大版《古人计数》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七单元 加与减(二)

古人计数

执教者:

执教班级:一年(1)班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11~20各数,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这节课教材呈现了“古人计数”的情景,启发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情分析:

认识11~20各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1~10各数,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11~20各数的经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数位”的理解。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积累感性经验,以“动”促“思”,形成“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认、读、写、拨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了解进制,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能准确掌握这些数的组成 4、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数学模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感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

教法与学法:创设情境与组织操作探究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具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古人计数”)

同学们,古时候呀,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还不懂得像同学们这样数1234...,那

1

时候牧羊人养了好多只羊,但牧羊人却不知道自己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牧羊人是这样记录他的羊群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放羊的时候,每出去1只羊,牧羊人在地上摆1个小石子,再出去1只羊,又摆一个小石子...... 二、新知教学

1、摆一摆,数一数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牧羊人用铅笔来记录羊的只数,好吗? (1)活动要求:

为了方便大家记录,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

老师放一只羊,你们就摆1支铅笔,老师再放一只羊,你们就摆1支铅笔。 摆好后剩下的铅笔放在抽屉。

师:老师这儿也有准备小棒,谁愿意上来摆一摆?(指名1人)准备好小棒了吗? 老师可要放羊了。(师环视确认学生准备好后再开始) (2)师生交流汇报: 展示学生摆小棒的结果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一共摆了多少根 生齐数:11根

师鼓励:你们的眼睛和小手配合得可真好。

师:以前我们只学到了10这个数,可是,现在羊的只数比10还多,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新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出羊的只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意识。) 2、捆一捆,认一认

(1)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牧羊人在数羊的时候数到10只就将10个小石子换成一块大石头(展示课件), 师:老师要变魔术了,小眼睛看好了(拿掉一根小棒)

师问:现在有多少根小棒? 生:10根

师:你们没数呀,是怎么知道的? 生:11根减掉1根就是10根

师:老师告诉你们,1根小棒就表示1个一,那10根小棒表示几个一?

2

生:10个一

师:我们来数数好吗?(演示课件生齐数) 师:10个一是几?

生:是10。老师板书:10个一

师:现在老师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演示课件)变成了1个十,这1个十是几? 生:10

师:10个一是10,1个十也是10,那我们能不能说,10个一就是1个十? 生:能

老师板书后,指名学生读这句话,再齐读。 师:你们想不想也捆出一个十来? 生:想

师:在捆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要捆出一个十,得先怎么做? 生1:数10支铅笔然后捆起来。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就是数出10个一,动手捆吧! 生2:数出10个一,然后捆起来。 师:真棒,说得非常准确。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又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进行合作学习的启蒙教育。) (2)介绍计数器,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师:除了可以用铅笔表示这些数,还有1位新的学习伙伴(出示计数器)---计数器也可以表示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计数器有两面,后面的珠子是计数用的,这些珠子可不能乱拨哟,不同位置上的珠子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那都有哪些位置呢?

师指着计数器的数位读:个位、十位、这些叫数位。在使用计数器时,要把写有数位的这一面正对着我们。请孩子们检查一下自己的计数器是否摆放正确。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蹲下来,等一等”,既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计数器的方法,又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准备。)

师:现在同学们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指,计数器从右边往左起,第一位叫什么位? 生:个位

师:第二位叫什么位? 生:十位。

3

师:还记得刚才我们数了几只羊吗? 生:11只

师:谁能用小棒快速地摆出11。请同学说为什么这样摆。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师演示课件。)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1吗?生拨珠子,再请学生展示。 师:这2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看来呀,不是珠子神奇,而是数位太重要了,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 小游戏:比比谁最快:用小棒拿出13、17、19,指名说为什么这么拿,体会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突出小棒——计数器——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形象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3、(1)做一做,说一说(体会数的组成) 摆一摆,拨一拨(会说“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同学们都很棒,都已经学会了用小棒来计数了,那同学们敢不敢挑战我们的新朋友(拿出计数器),用我们的新朋友来拨一拨,看谁拨得又快又准确? 生:想 师:小眼睛 生:看电脑 师:看看

(2)感知“满十进一”

师板演19,这时师再添1根小棒问:现在是几?你怎么知道? 师手指着散的10根问,有没有同学要提醒老师又得干嘛了? 生:又满十个了要捆成一捆

师动手捆,问:现在是几捆,也就是几个十? 生:2个十 师:2个十是几? 生:20

师板书2个十是20。生齐读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生动手拨珠子。集体评议 师特别展示拨得不对的,说说为什么拨的不对,应该怎么拨

(设计意图:在师生与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说和听的学习习惯。)

4

三、巩固提升

1、书本第75页练一练的第1、第2题。集体评议。

2、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吗?刚才我们就用2个珠子在计数器上表示了11,又用2个珠子表示了20(演示课件),谁还能在计数器上用2个珠子表示不同的数呢?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四、课堂小结

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呢? 生:认识了10~20的数和加法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个十就是10个一 1个十,9个一是19 2个十,是2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