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医生科並宙农ZHIWUYISHENG科曰思农
适时插秧,浅水灌溉。
3.4.2稻瘟病7月上、中旬至8月初气温26 ~28^C, 连阴雨多雾、湿度大和肥沃的田块,容易发病。除选 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外,发病初期,每667 m2可选 用40%稻瘟灵乳油100 mL、25%咪鲜胺乳油100 mL、 45%咪鲜胺乳油50 mL对水40 kg喷雾,8 ~10 d再喷1 次。叶瘟严重的田块,可在水稻齐穗期或乳熟期各 喷药1次。
3.4.3负泥虫该虫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害。稻 田养鸭防治负泥虫的效果非常好。在早上幼虫附 着力弱时,用扫帚或树枝扫叶片,将虫子扫落在水 中淹死。每667 m2可用2.5%敌杀死乳油0.3 kg对水 60 kg喷雾。3.4.4二化4
二化螟为害后,在水稻生长前期形成
鞘)和虫伤株。受水稻二化螟为害后的水稻还易引 起倒伏,造成减产。要合理施肥,科学控水,避免水 稻植株生长嫩绿和茂密。发现枯鞘、枯心、枯穗等水 稻二化螟的被害株时,应及时拔除。每667 m2可选用 5%锐劲特悬浮剂40 ~50 mL、0%杀虫丹粉剂50 ~ 60 g、18%杀虫双水剂40 ~50 mL、9%巴丹可湿性 粉剂50 g对水15 ~25 kg喷雾。4.适时收获
大面积水稻95%的籽粒(不包括空瘪粒儿)都呈 半透明状,叫做完熟期,这时水稻的生物产量达到 最大值。完熟期后,水稻产量会因为营养的流失及 雀、鼠、畜的为害逐渐降低,即以黄化完熟率达95% 以上为指标,适时收割,精收细打,减少损失。
枯心苗,水稻生长后期形成枯孕穗、白穗(俗称白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刘青山洪海林\",沈成艳\红2
1.湖北省通城县农业局,湖北通城437400;2.湖北省咸宁市植保站,湖北咸宁437100
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玉米后, 产量和品质下降。一般年份,玉米减产10% ~15%, 严重年份,玉米减产20% ~30%。1. 为害特点
玉米螟以低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 3龄后的幼虫蛀人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 害玉米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 结实。2. 形态特征
成虫体土黄色,长12 ~15 mm,前后翅均有2条明
显的浅褐色波状纹,其间有大小两块暗斑。卵扁椭圆 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常30 ~44粒排成 鱼鳞状卵块。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 ~30 mm, 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1 ~8节背 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蛹纺锤形,红褐 色,长15 ~18 mm,腹部末端有5 ~8根刺钩。3.发生规律
玉米螟一年发生4代,以第一代发生最重,第二 代次之,第三和第四代发生较轻。以老熟幼虫在寄 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 人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盛发
科普惠农I 63
I
科並蚩农植物医生科曰思农ZHIWUYISHENG
5.防治技术5.1秸秆处理
处理玉米秸秆及根茬,可减少虫源基数,玉米秸 秆可作烧柴使用,在5月上旬进行药剂封垛。因地制 宜采取烧、沤、轧、封、铲等办法,以压低玉米螟越冬 幼虫数量。
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叶 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 ~60粒,每头雌虫可产卵 400~500粒,卵期3~5d。幼虫5龄,历期17~24d。初 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并随风或爬行扩散,钻人玉 米心叶内取食叶肉,只留下表皮。1 ~3龄幼虫群集在 心叶喇叭口及雄穗中为害。幼虫发育到4 ~5龄,开始 向下转移,蛀人雌穗,影响雌穗的发育和籽粒灌浆。 幼虫老熟后,即在玉米茎秆、苞叶、雌穗和叶鞘内化 蛹,蛹期6 ~10d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与越冬 基数、气象条件、天敌数量、种植制度、品种等关系密 切。玉米螟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6 ~30 相对湿度 在80%以上。长期干旱,可减少玉米螟的产卵量。大 风大雨可使卵及初孵幼虫大量死亡,减轻其为害。玉 米螟的天敌种类较多,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对玉米 螟的卵寄生率在80%以上。不同玉米品种受害程度 有明显差异。
4.发生条件
4.1越冬基数一般玉米螟越冬基数髙,田间产卵量和被害株 率就髙。越冬基数髙的年份,田间第一代卵量和被害 株率就髙。据观察,当每百株越冬活虫量超过9头 时,玉米为害株率可达80%以上;当每百株越冬虫量 超过200头时,玉米为害株率可达95%以上。4.2气象条件以湿度和温度对玉米螟的影响最大。温度决定 玉米螟的发生代数及发育进度,年平均温度越髙,玉 米螟的发生代数越多,发育进度越快,冬季温暖,有 利于玉米螟越冬。春寒会延迟越冬幼虫的化蛹和成 虫的羽化。玉米螟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在1 ~30 ^, 旬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长期间,玉米 螟的发生常与当年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春季复 苏的越冬幼虫,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和 露滴,取食足够的含水食物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 后,也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虫 都要求较髙的相对湿度。
64 I科普惠农
5.2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5.2.1白僵菌封垛技术玉米螟化蛹前15 d(—般在4 月下旬取10乙/白僵菌粉剂按1 :50的比例对水, 搅拌均匀后,即配制成菌液。配制的菌液存放不能超 过2 h将菌液注人机动喷雾机容器中,在玉米秸秆 垛茬口侧面插人专用喷杆,每m喷淋1个点。为保证 防治效果,秸秆垛(或茬垛)必须喷透,不漏垛。5.2.2投撒白僵菌颗粒剂将100亿/孢子白僵菌粉0.5 kg,加5 ~10 kg载体(沙质土、炉灰渣、砂子等)混合 拌均匀,配制成5 ~10亿/的白僵菌颗粒剂。在玉米 心叶末期,将配制好的颗粒剂撒在玉米心叶内,每株 撒1 ~2 g,每667 m2用量6.5 ~7.5 kg。5.3杀虫灯诱杀
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在田间安装频振式 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灯光诱杀从玉米螟羽化初 期开始,到羽化末期结束。5.4性诱剂诱杀
选择玉米螟专用诱芯和诱捕器,在玉米螟成虫 活动场所(如玉米田周边的麦田、豆田、水田及杂草 地等玉米螟栖息地)放置诱捕器诱杀成虫。5.5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产卵盛期或在越冬代玉米 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 d为第一次放蜂时期,使 用赤限蜂防治玉米螟。也可每667 m2用8 000IU/|xL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33 ~ 167 mL,进行超低容量喷雾。5.6化学防治
在玉米心叶内撒施辛硫磷、杀虫双和毒死蜱等 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