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六中全会文件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下) 考试人员: 提交日期: 2012-02-23 考试得分: 100 答对试题数: 18 单选题: 共10题,正确10题 判断题: 共5题,正确5题 考试用时: 15分钟55秒 未评分试题: 0 正确率: 100% 多选题: 共5题,正确5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 1 中国的科举制度于( )年取消了。(分值:5/得分:5) 1905 1911 1900 1890 2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值:5/得分:5) 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决抵制外国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是改革创新 3 坚持把( )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分值:5/得分:5) 文化效益 经济效益 精神满足 社会效益 4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哲理是( )(分值:5/得分:5) 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5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 )为根本任务(分值:5/得分:5) 改革创新 精神文明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 )为动力(分值:5/得分:5) 实践发展 专家学者 人民群众 改革创新 7 (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分值:5/得分:5) 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8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 )是关键。(分值:5/得分:5) 组织 思想 人才 制度 理顺政府与9 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思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下列对文化体改革的思路认识不正确的是( )(分值:5/得分:5) 能更好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 化作品 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国家更好的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 调控 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削弱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势必导致文化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10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 )(分值:5/得分:5)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11 中国文化发展要坚持三个面向是( )(分值:6/得分:6) 面向世界 面向民族化 面向现代化 面向未来 12 作为一种态度的文化体现在三个层面,即( )(分值:6/得分:6) 对国家能热爱、不破坏 对他人能尊重、不霸道 对环境能爱护、不掠夺 对自己能自尊、不苟且 13 文化时代即将来临的两大特征是( )(分值:6/得分:6) 人类的制度正变得更具有文化性 文化的事业化 文化的商品化 文化突破精英垄断性质、逐步普及化和大众化 14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 )的哲学社会科学。(分值:6/得分:6) 中国特色 中国气派 中国气象 中国风格 15 六中全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是( )(分值:6/得分:6)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们人民的热切愿望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6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分值:4/得分:4) 是 否 17 当今时代人类开始由关注物到关注人,由追求量的扩张到追求质的提升,由征服世界到完善人格的转变。( )(分值:4/得分:4) 否 是 1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位一体地提出来,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党的十六大( )(分值:4/得分:4) 否 是 19 文化经济化经历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文化( )(分值:4/得分:4) 否 是 20 文化思维本质上是关乎人类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整体的有机的思考。( )(分值:4/得分:4) 是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