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变形观测(沉降、位移)实施报告

变形观测(沉降、位移)实施报告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孝义市星际公馆工程 周边构筑物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孝义市星际公馆工程位于孝义市永安与振兴街交汇处西南角,由A座、B座两座楼构成,其中A左17层、B座29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大型市政设施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基坑工程尽管是临时性的,但对建筑基础的施工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并且它对基坑周边构筑物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对周边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是非常必要的。 2、编制依据

(1)星际公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1998年修订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沉降、位移观测目的和内容

周边构筑物的沉降、位移观测是高层建筑物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位移观测,可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变位情况,不但能为今后的楼座主体建设提供帮助,提高了准确性,而且能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保证了周边构筑物和居民的安全,也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建筑物安全监测的基本出发点是掌握建筑物的实际状况, 为建筑物安全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本楼座位于软土地基上,建设有关部门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基坑开挖后,采用土钉墙支护和CFG灌注桩支护,并且通过定期沉降、位移观测,掌握周边构筑物是否有变形,用来确定所挖基坑是否产生了对周边构筑物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对周边墙体的竖向水平位移观测,确定周边构筑物的竖向横向水平位移累计量、位移速率,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掌握周边构筑物在竖向水平方向上是否有变形,以此指导施工,及时发现不安全迹象, 从而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沉降、位移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布设控制网,按相关精度要求,根据施工分级加载实况,定期定点对周边构筑物在本楼座施工过程中的垂直沉降、水平位移情况进行观测。表面水平位移有平行于建筑物轴线的纵向水平位移和垂直于建筑物轴线的横向水平位移, 本工程水平位移就是指横向水平位移。我们采取的横向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监测方案是:在平面基准点及工作基点采用混凝土制作的观测墩(详见沉降位移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观测墩选在地基稳固、便于监测且不受影响的地方,观测的仪器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和各观测点对应的墙上竖线上、下的水平位移量以及竖线下方横线的竖向位移量,通过分析观测的数据,绘制水平、竖向位移变化曲线。观测时间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移交使用单位。 4 、测量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国家中对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的特点,参照相关标准我们选择变形测量的二级标准作为本项变形观测工作的精度指标。往返环线闭合差小于+1.0n mm(注:n为环线测站数)变形观测是高层建筑物工程中精度较高的测量工作,仪器设备、布设路线、观测方法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都会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在沉降观测工作我们选择DZS3-1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精密铝合金水准尺进行作业,位移观测过程我们运用 经纬仪进行测量作业,监测所用的观测仪器等设备必须定期经过校核,定期计量监督检测院等鉴定部门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间行技术鉴定,在作业期需多次对仪器进行检核,为观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证。 5、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设置

水准基点为测区原有等级水准点±0.000(设计部门提供),该点高程数据经多次联测检核,点位稳定可靠。我们以观测条件较好的BM1作为基点。平面基准点及工作基点采用混凝土制作的观测墩。 6、观测点的布设及注意事项

根据本工程场地几周边建筑设定14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采用螺纹钢或木桩制作,螺纹钢顶端钜十字,木桩上钉钉子,埋设时顶端突出砼表面1-2cm左右,以保证点位稳固,并用经纬仪与其对应的竖线确定到周围墙体上,从而确定墙体水平、竖向位移。本次变形观测工作采用精密二等水准和三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过程中,各项偏差控制及内业数据处理按照国家《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中各项规定执行。进行变形观测过程中,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a.每次观测应遵守“四固定”原则,即:观测所用仪器及水准标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 减少偶然误差的产生。 b.每次作业前,对水准仪i角与全站仪精度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检验校正。

c.布设观测路线时,前后视距不超过40m,前后视距差不超过1.0m,以控制i角的误差影响,同时提高观测时的清晰度。

d.观测时间及环境:不在日出前后1小时、.午时分进行观测,更不能在大风或有雾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以防产生光线折射误差,

e.为保证水准尺气泡稳定居中,自制一些简单的水准尺辅助标杆,以使扶尺员快速稳定地竖直标尺,提高观测效率。

f.平面基准点及工作基点采用混凝土制作的观测墩应选在地基稳固、便于监测且不受影响的地方。 8、提交数据分析与整理成果:

建筑变形测量在完成后,对数据记录进行检查、平差计算和处理分析,并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成果的整理:

1、观测记录手簿的内容完整、齐全;

2、平差计算结果和分析资料完整、清晰; 3、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4、观测点沉降、位移量曲线图;

5、各次沉降量、总沉降量及位移量观测成果统计表; 6、变形观测分析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