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命题作文模拟两则
作者:吴应海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3年第15期
命题作文“好声音”写作指导 【文题亮相】
2012年,由浙江卫视倾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唱响全国,那些风格各异的“好声音”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么,你心目中的“好声音”是什么呢?请以“好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一、准确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文题中的“好声音”指什么呢?第一层面,指我们所能听到的各种动听的声音,包括人类的音乐,自然界的鸟语虫鸣,等等。第二个层面,指人的某些日常话语,声音虽然不一定动听,却包含着真挚的情感,传递着感染人心的正能量,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让人从中深受感动和启发。第三个层面,是指“另类的声音”,比如人的批评声、忏悔声、呐喊声等,这些声音虽然听起来不一定顺耳,但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同样可以视为“好声音”。 二、明确方向
全面理解和把握了文题之后,接着该做两件事,一是确定写什么样的好声音,二是考虑选用什么文体。三个层面的“好声音”都可以写,同学们可根据自己对素材的掌握情况来确定。当然,由于第一层面的声音非常普遍,也相对好写,“撞车”的现象不可避免,所以要尽量避开。至于文体,根据“好声音”这个题目的特点,记叙文、散文是首选,议论文次之,说明文慎写。 三、精心选材
如果写第一层面的“好声音”,选材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你对所要描绘的声音要非常熟悉,有美词、美段、美诗等方面的积累,能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把描写对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譬如你写某个人的笛声之美,那你就要对笛声的特点、常见的笛曲名、描写笛声的一些古诗词,甚至连演奏技巧都要有所了解,这样写起来才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如写第二层面、第三层面的“好声音”,选材时则要注重正确的价值取向,故事要生动,人物要鲜活,要能给人以启迪、震撼,以突出声音之“好”。 【精美例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声音 江可心
五叔就住在我家隔壁。爷爷说,小时候他体质特别弱,是个有名的病秧子,特别怕冷,冬天甚至不敢碰冷水。一次高烧之后,竟成了半聋半哑的人。五叔说话的声音含混不清,难听死了,一着急还用两手比画着,样子还有点吓人。所以,我从小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也不知道家人为什么让我叫他五叔,每次不得已叫他时,我都一百个不情愿,话里带着很大的怨气,好在五叔听得不太清楚。
但那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我对五叔的看法。
那是去年的初冬,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河面上已经结了薄冰了。我做完作业便找同村的小君去村外打谷场上抽陀螺,随着我们手中的鞭子上下挥舞,陀螺在打谷场上无拘无束地旋转着,飞奔着。我们越抽越猛,都希望自己的陀螺能转得更快。突然,小君的陀螺失去控制,飞出打谷场,顺着河坡滚到了冻着的河面上,离岸边足有两三米远。身边一时找不到竹竿去够陀螺,性急的小君便不听我的劝阻,决定踏着冰去取陀螺。谁知刚走两步,随着一声清脆的断裂声,小君掉进了河里,两手扑腾着,好在他没有立即沉下去,但情况非常危急。
抬头望去,发现五叔正在打谷场另一头的稻草堆旁绞着草绳,除此之外,附近别无他人。我好像找到了救星,扯开喉咙大喊救命。可五叔却毫无反应,只顾干他的活,急得我直跺脚。猛然想起五叔耳朵不好,只得拼命向他跑去,硬着头皮拉着他又往回跑。当我们气喘吁吁跑回来时,小君已快要沉下去了。我用手指着河面,对着五叔的耳朵大喊:“小君掉下去了!” 五叔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冲到河边可又突然停在那儿,乱舞着手,咿咿呀呀地叫着,声音古怪,样子极其恐惧。可随即,五叔像下了最大决心似的,冲下河去。好在水不是太深,刚到五叔的肩头,小君被顺利救了上来。
五叔病了,大病了一场,因为他从小就畏寒。小君的爸爸十分感激,专程办了酒席,请五叔上座,以表谢意。酒到一半,大家请五叔说几句,五叔推脱不掉,红着脸,站起来,咿咿呀呀的,我基本没听懂。可我却觉得,五叔这含混的话语声,是这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评点:
这篇作文立意不俗,不写寻常的“好声音”,而通过记叙五叔救人的经过,从而让其含混的声音充满美丽,成为真正的“好声音”。文章构思巧妙,用“但那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我对五叔的看法”巧妙引出了五叔救人的经过,过渡十分自然。而五叔面对呼喊无动于衷、面对河水非常恐惧等情节,则照应了前文五叔的半聋半哑、天生怕冷,使得全文前后相连,浑然一体,在对比中凸显了人物形象。另外,文中几次写到五叔的声音难听,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 命题作文“因小失大”写作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题亮相】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小不忍则乱大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话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因小失大。请以“因小失大”为题写作一篇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抒发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第一步:确定文体。
这篇作文,既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记叙具体的事情来表现“因小失大”这一主题;也可写以写成议论文,先亮出观点,然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证,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写成小品文的形式,即先讲述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故事,然后提炼出相应的观点。同学们在动笔之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文体进行谋篇布局。 第二步:理清思路。
如果写成记叙文,则要事先考虑好是写一件事还是写几件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之间如何过渡;首尾如何呼应。如果写成议论文,则要考虑如何引出话题,何时呈现论点,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如何收尾等。如果写成小品文的形式,则应事先考虑好是先叙事再讲哲理;还是先讲哲理,再用故事来印证;当然也可采用首尾呼应式,开头谈某一人生哲理,接着叙事,最后再谈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三步:生动表达。
记叙文在按照一定线索把故事讲清楚的前提下,应灵活运用多种写人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用鲜活的人物打动读者的心;最好能有感人的细节,通过放大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可适当进行描写、抒情、议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议论文除了语言要通俗易懂外,更应在运用的论据上下功夫,如果所列举的事例生动感人,所引用的名人名言既优美又蕴含哲理,那一定能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精美例文】 因小失大 吴 双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做了某些不经意的小事,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人,在公交车上扔了一个烟头,两秒钟后,一辆正在疾速奔跑的出租车一头撞进了绿化带,半个月后,一家工厂发生了火灾,资产全部化为乌有,一个月后,当初扔烟头的男子戒烟了,因为他失业了。
原来,这个人所在的工厂破产了。而破产的原因是,半个月前一场大火把厂子烧了个精光。而工厂失火的原因是,一个月前请来对工厂消防设施进行改造的工程师出车祸住院了。而出车祸的原因是,他乘坐的出租车突然冲入了绿化带。而冲入绿化带的原因又是,有一个燃着的烟头突然落入了司机的衣领。
相信人们看完这个故事后,一定感到惊讶,就那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扔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烟头,竟酿成了那么严重的事故!
是的,就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某些我们不注意的细节,进而酿成了大祸。 现在的中国愈来愈富强,但有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为了眼下的利益,大量砍伐森林,做成一次性筷子或家具来推销,只为赚取那一张张钞票。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是森林开始日益减少,导致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危害,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让人们尝到了很多的痛苦。在我们的身边,因小失大的例子更是不计其数。为了玩电子游戏而荒废了学业,为了一时的懵懂而浪费了青春年华,为了暂时的舒适生活而不努力学习…
这一切难道不是我们目光短浅,没有分清利害关系而造成的吗?所以,切莫让那个小小的“烟头”带来我们一生的遗憾。
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是初升的太阳,还拥有无限的活力与精彩,我们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奋斗,朝着梦寐以求的希望冲去,切勿忽视那些在生活中掉以轻心的事情,从而因小失大,使自己后悔一生,在以后的岁月里徒生哀叹。
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或许看后我们不以为然,或许看后我们付之一笑。可是我们都要明白,千万不要为了一些小错误而毁了我们的前途,不要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庸人。 评点:
文章先以一句俗语和“我们往往因为做了某些不经意的小事,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开头,引出下文;然后叙述一起生活中的“连锁事故”,告诉人们忽视小细节往往会酿成大祸;接着据此发表议论,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警示人们切勿因小失大;最后回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想,并用刘备的话来作结,点明主旨,引人思索。全文先叙后议,叙议结合,小中见大,意味无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