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材料、设备技术要求表
序号 产品名称 产 品 技 术 要 求 一、产品技术要求: 1、招标范围投标设备必须符合本标书的技术、商务要求,满足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满足广州市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技术标准和规范 2、设备应符合下列标准规范的要求: GB7251-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GB946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T4942.2 低压电气防护等级;GB3047.1面板、架和框的基本系列;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设备交接试验标准;Q3SG-1.03.01-2001 广州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 3、设备的技术要求: 3.1、低压配电柜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且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能耗低、无污染、操作保养和维护简便。 3.2基本要求 3.2.1、进出线方式:满足设计要求。 3.2.2、柜体防护等级:IP30 3.2.3、维护方式:低压柜能够进行双面维护 3.2.4、气候环境:满足广州市气候环境要求 3.3、低压配电柜内设置的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需具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CCC认证证书,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接触器应为国际知名品牌,且为品牌系列中性能最优的标准型产品,并提供产地证明、出厂检验报告等。 3.4、低压配电柜内二次元器件及导线须采用国际优质名牌,具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CCC认证证书。 3.5、系统二次线路由供货商根据要求作深化设计,并经设计院审核认可。 4、配电柜的结构要求 4.1、低压配电柜必须是抽出式结构,并配备与其配套的补偿电容柜;采用模数化组合设计,通用性强。具有足够的动热稳定性;电气方案配置灵活。柜体尺寸和数量、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图要求,不得作出调整,低压配电柜应为设计紧凑,通用性强,组合装配的抽出式结构。由框架、外壳、柜内功能单元室(含抽出式组件)、母线、保护线和中性线连接排、走线槽、电缆安装支件等组成。柜体采用优质敷铝锌板材,板材厚度不小于2.0毫米,且组装牢固;柜体的上下部应设有充分的通风散热孔装置。 4.2、柜体的前后门及其外表面均应进行环氧粉末喷涂处理,喷涂厚度不小于50微米,涂层应美观、牢固、耐腐蚀、备注 4 低压配电柜 断路器、接触器、浪涌保护器(SPD):ABB、GE、施耐德、西门子 双电源(ATS):ASCO、GE、施耐德万高、ABB、塑高美 抗冲击、不反光,颜色需经招标人确认。所有柜内的零件、螺钉、电缆攀附的支架等均应镀锌,并达到耐盐雾腐蚀的标准。 4.3、低压配电柜的功能单元采用抽屉式(馈电柜)、抽出式(进线柜)二种。其中框架式空气断路器采用抽出式结构。低压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操作、运行、维修和检查时的安全可靠。各电气元件动作时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震动、磁场或电场,不得影响其它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 4.4、配电柜分为母线隔室、功能单元隔室和电缆隔室。仪表、信号灯、按钮等组成的辅助电路元件均安装于配电柜正面板上;主母线位于柜上方,电缆室位于柜体后部,内部设置有供电缆攀附的支架。 4.5、低压配电柜为TN—S系统,各配电柜内均设有接地母线PE与中性母线N,二者贯穿于整个配电柜装置内,安装在柜后底部及柜右侧,各回路接地或接零均可方便地就近连接。柜体框架结构件均有可靠的接地连接。N线PE线之间用绝缘子间隔固定并可分别使用,方便施工时进出线的接线。各母线连接良好,绝缘支撑件及其它附件牢固可靠。 4.6、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组的电源切换柜中,两侧电源开关间应有电气联锁及机械联锁,防止发电机组向市电倒送电。主进线、母联开关的联锁要求见图纸说明。 4.7、电柜内各抽屉单元的推进、拉出机构应轻便灵活。相同规格容量的抽屉单元可达到灵活互换。每一个抽屉都有可靠的金属接地。抽屉式或抽出式单元设有: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分离位置三个位置。 4.8、采用悬挂式抽屉导轨、大刀片式推进机构和优质的插接件。使抽屉单元抽插灵活、更换容易、结构简单、加力程度大,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 4.9、每柜应设有一块阻燃型的高密度聚氨脂塑料功能板安装在主母线室和电器室,防止开关元件因故障引起的飞弧与母线之间短路造成的事故,使操作更安全。配电母线(垂直母线)组装在阻燃型塑料功能板中,防止电弧引起的放电及人体接触,通过特殊联接件与主母线联接。并需考虑运行时的散热,应有充分的散热栅孔。 4.10、在柜体前后均设有带锁柜门,门的开启角度不小于120度。 4.11、开关与功能单元间应设有可靠的机械联锁装置,用以保证当开关合闸后,功能单元不能打开并拉出。抽屉插入时,开关必须在分闸状态下才能将抽屉推进。抽屉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接触紧密,抽屉推入时,抽屉的二次触头和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先接触,抽屉拉出时二次触头和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断开。 4.12、低压配电柜应采用先进的开关和优良配件,以使体积减少,如100A以下的开关功能单元,每个600宽的柜子至少可装设8个动力回路。 4.13、二次回路电线必须穿电脑打印的标识管,白底黑字。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手柄选用国产优质产品。二次接线端子排接线端有明显的接线标志,外引接线的二次端子排按要求单独配置。熔断器的熔芯选择符合工程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仪表的刻度标定,互感器的变比及极性正确无误。每柜内附有详细的二次接线图以备检修之用。 4.14、低压配电柜体结构还应充分考虑到电缆进出的方便。电缆室的宽度不应小于600毫米,且应安装有电缆攀附的支架。 4.15、母线采用TMY型优质电解紫铜排,规格按图纸要求。搭接部位搪锡,非搭接部位套热塑管保护。 母线的固定应采用阻燃的DMC绝缘排夹,具有耐电弧,动热稳定性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和防潮的功能 4.16、按广州供电部门要求,在连接变压器的低压进线柜中设计量专用间隔,装有1.0 级有功电度表、2.0级无功电度表、带止逆器,0.2级计量专用CT,上述产品应满足广州供电部门的要求。 4.17、低压配电设备的金属壳体或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包括因绝缘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件)与接地导体间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低压配电设备中选用的塑胶材料不含卤素,应具有阻燃和自熄的特性。 4.18、一次插件必须选用国产优质产品;一次插件的配置必需比该回路的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大一个等级。即160A的断路器配置250A一次插件;250A的断路器配置400A一次插件;400A的断路器配置630A一次插件等。电缆接线柱与电缆头接触的截面尺寸必须匹配。 4.19、绝缘导线选用RV型,其截面规格应能保证在额定电流下导线无明显温升。插入式导线端头选用标准型H系列,不经预压,利用打紧过程中一边打紧一边变形使导线及端头与电器端子之间达到最大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保证搭接部位在额定电流下温升最低。 4.20、160A及以下开关与一次插件间回路采用绝缘导线连接;250A及以上开关与一次插件间回路采用铜母线连接。二次插件在满足本次接线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不少于20%)。 5、电容补偿柜的技术要求: 5.1、电容补偿柜需具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CCC认证证书,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功率因数补偿器、电容器、电抗器及接触器选用优质产品,并提供产地证明、出厂检验报告等。自动分步循环控制方式,功率因数应补偿到0.95。柜体要注意通风散热。 5.2、电容器技术规格:频率:50赫兹;损耗:在400伏下少于0.5瓦/千乏;容量允差:-5%至+10%;测试电压:端子间:2.15Un,1sec;端子与接地间:3千伏,10sec.;过压容限:不大于10%; 过流容限:不大于30%,1h;绝缘介质出现故障时有自复功能,当电容元件寿命结束时可有选择的将其从电路中隔离开来,防护等级IP42。 5.3、电容器柜内元器件配置:a.电容器各分支回路设熔断器作过流和短路保护;b.各相线设小型电抗器以限制冲击电流;c.每柜设630A隔离开关,以保证操作和检修的安全;d.分支线上端设氧化锌避雷器以吸收操作过电压;e.用接触器进行各分支回路接通和断开的操作。 5.4、布线:由于电容器柜运行时的发热严重,必须在布线时尽量扩大无故障区,即从柜顶母线—隔离开关—保护用熔断器—电抗器—接触器之间采用硬质铜排接线;仅接触器至电容器用RV绝缘软线布线。 5.5、功率因数控制器: (1)电压: 380/415伏; (2)频率范围: 50Hz-5%; (3)功率因数范围: 0.7感性—0.7容性; (4)电压测量误差: 满量程的1%; (5)输入电流和阻抗: 5或1安,小于0.1欧; (6)输出触点容量: AC 415伏/1.5安; (7)报警触点容量: AC 250伏/1.5安; (8)步级设置和切换时间: 自动、固定、取消,从1秒到18小时; (9)图形显示:液晶显示器; (10)保存功能: 所有编辑好的功能都保存在非易失的记忆体中,可记忆最近发生的5次报警事件。 当断电持续时间超过20毫秒,自动断开所有电容器。具有躲避谐波谐振点投切控制功能; (11)测量系统: 基于微处理器的三相平衡电网。 5.6、电容器、电抗器采用进口品牌产品,并提供产地证明、出厂检验报告。 5.7、低压电容补偿滤波装置: 滤波补偿回路采用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交流接触器,滤波电抗器, 滤波电容器串联回路形式,满足IEC 61642中关于“非调谐滤波”的要求。补偿无功同时,具备3、5、7、11次谐波消谐功能,避免高次谐波电流与电力电容器发生谐振并将谐波放大,同时通过LC谐波滤波器吸收一定程度的电网谐波。 (1) 滤波电容器 额定电压: 480V; 频率: 50Hz; 环境温度: 上限+55℃,下限-10℃; 最大过电压: 1.1Un;(间隙使用,每日不超过8小时) 最大过电流: 1.7 In;(连续运行) 绝缘耐压: 3KV/10s; 损耗: 小于0.25W/KVar(包含外部放电装置的损耗); 电容器须内置放电电阻,在电源切离后1分钟内端子间的残余电压降至50V以下。 滤波电容器采用固定安装方式。 补偿容量以系统电压下设计要求的无功功率为准。补偿容量小于等于300Kvar时投切步长不大于25Kvar;补偿容量大于300Kvar时投切步长不大于50KVar。 电容器与柜体、距地及电容器相互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其热量的散发。 (2) 滤波电抗器 滤波电抗器的电抗系数为7%;具有超温自保护功能,额定电压400V,连续过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1.35倍以上。 为避免谐波过载及谐振,电抗器只能串接对应容量的一颗电容器(或两颗同样规格型号电容器组成的等容量电容器组)同步投切; 短路容量: 可承受25倍之额定电流(Ith); 绝缘等级: F级; 电气特性:符合IEC76标准。 为保证谐振频率准确,避免谐振,长期运行稳定,功率因数补偿器、滤波电抗器、滤波电容器应在中国境内安全使用一年以上的客户案例。 (3)采用原装进口电容投切专用接触器,必须放大一级。 6、有源滤波器 在额定容量的范围内须可有效地滤除3-51次内的全部谐波或设定次数的谐波,并谐波滤除率应大于90%;须可与调谐电抗电容器柜(补偿柜)并联使用,且补偿的容量可依系统的需要进行扩充;响应时间:有源滤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应≤40毫秒(40ms)。安装方式为与低压配电柜并列落地式安装,投标文件中须注明详细外观尺寸及安装要求。运行噪音须小于70dBA。 有源滤波器中的主要零部件,如控制器、IGBT、电容器(C)、电抗器(L)等应为国际知名品牌生产产品。 供应商(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所有设备及采用的元器件必须满足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和部颁行业标准。允许采用原产国标准,但必须等同或优于国家标准和部颁行业标准。如果与国家标准和部颁行业标准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 7、框架断路器要求: 7.1、框架断路器应具有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单元,配失压脱扣、分励脱扣、过电流脱扣并带LED显示;变压器容量在1250KVA以下分断能力ICU=ICS=ICW≥65KA,变压器容量在1250KVA及以上分断能力ICU=ICS=ICW≥80KA;进线开关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接地故障保护四段保护功能,其余回路开关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三段保护功能,且时间和电流可调,整定值按图纸要求。 7.2、框架断路器在摄氏55度温度时开关不降容;若产品有降容,在选型时应考虑降容因素。 7.3、框架断路器必须装上机械连锁装置,以完成以下功能:在闭合位置上,不能插入或抽出断路器。除非断路被抽出或处于[隔离]位置,断路器的门或盖将不能移动或打开。断路器只能在完全插入或隔离位置上才能闭合。自动安全保护罩,可在断路器抽出时完全防护固定部分主接触点。框架断路器应能互换,但需具有防误插机构。 7.4、三段保护及以上类型用于电机保护时,Tsd=20ms时,要求具备缺相感应。 7.5、塑壳开关结构须为模块化设计。必须保证在过载和短路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跳闸。 8、母线 8.1、1600安培及其以上电路,其额定短时承受电流须为1秒钟80千安,1600安培以下电路为1秒钟50千安。母线与中性母线的截面面积按图纸要求。构成配电屏部分装置的母线,母线连接线和裸导体必须符合图纸所列电流值的要求和在允许温升范围内。铜排采用高纯度产品(铜含量达99.99%);镀锡厚度及弯曲半径必须达到国标要求。母线需用8.8级螺栓联接。柜内垂直母线须加绝缘防护罩,一次回路出线端须加绝缘防护罩,所有母线非搭接部位需装热塑套管。 8.2、母线温升不超过40摄氏度,支撑牢固。在故障出现下整套装置能承受最高机械应力。 9、与柴油发电机的接口 柴油发电机与变电所电源之间采用ATS进行自动切换,水平母线高度要相同,具体在设计联络时确定。ATS选用应满足设计要求。要求ATS整体采用进口品牌产品,并提供产地证明、出厂检验报告。ATS要求通过AC-33试验。 10、仪表要求: 10.1功能要求: 10.1.1、全电量测量:测量高压各进出线回路及联络开关和低压各进线回路及联络开关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视在电度、频率等多种三相电量; 10.1.2、 非电量测量:变压器温度监测、风冷变压器通风运行情况;显示变压器运行状态,例如正常运行、超温运行、超温报警、超温跳闸等; 10.1.3、遥信遥测:采集高低压配电柜各进出线回路和联络断路器开关状态、故障状态信号以及低压出线回路的电流测量; 10.1.4、测量精度:电压:0.2%;电流:0.2%;频率:0.2%;5 功率:0.5%;功率因数:0.5%;电度:1%; 10.1.5、2路开关量输入; 10.1.6、可完成1路电度表输入脉冲的电度计量; 10.1.7、2路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节点容量:250VAC/10A或380VAC/6A; 10.1.8、支持遥信和遥控功能; 10.1.9、RS485通讯口,支持MODBUS通信协议; 10.1.10、所有关键数据(系统参数等)在失电情况下可保存十年以上; 10.1.11、抗空间电磁干扰; 10.1.12、四排汉字显示窗口,四个按键,就地显示和操作方便; 10.1.13、八个指示灯,可指示装置运行、通讯、开入量、开出量的状态; 10.1.14、具有两级密码管理权限,方便运行管理; 10.2、安装要求: 10.2.1、面板式安装; 10.3、运行环境: 10.3.1、相对湿度:<95%; 10.3.2、工作温度:-25℃~+55℃; 10.3.3、电源电压:85~265VAC/DC; 11、智能化要求 11.1、低压配电柜箱体预留孔洞,便于智能化单位穿线。 11.2、低压配电柜内需为智能化模块预留一定空间并负责安装。 11.3、无论本次发标所用图纸是否满足智能化需求,但要求承包人必须充分考虑智能化各项要求,如有需要,承包人必须自行填加配置足够的元器件,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一、总体要求 1、变压器、直流屏由厂家配套提供基于的RS485对外通讯接口,变压器、直流屏通过该接口接入智能配电监控系统。 2、要求智能配电监控系统采用符合电力行业相关要求的监控组态界面显示,管理控制单元MCU具有数据采集,串口扩展和提供TCP/IP网络对外通信接口功能,通过TCP/IP网络集成于BA。 智能电力监3、现场网络电力仪表、通讯服务器、工业网络交换机、PC控系统 工控机、UPS电源、通讯机柜、监控软件、操作台(含椅子)等由本承包人负责供货、安装及调试。 二、设备技术要求 1、高压10KV回路 1.1、装置选型:配置智能监控仪表。选配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三相智能监控装置,采用分布式“一对一”的配置方式。可实现以下功能:测量一回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量:U、I、P、Q、Cosφ、kWh、kVarh、f;12周波故障录波、断路器、接触器、浪涌保护器(SPD):ABB、GE、施耐德、西门子 双电源(ATS):ASCO、GE、施耐德万高、ABB、塑高美 波形采样功能在电流、负荷等参数越限时可以启动预警功能,自动记录越限后的波形,记录越限电流、负荷的最大值以及趋势;同时在发生事故跳闸后,智能装置可以记录故障前和故障后的一段波形,帮助运行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事故的类型并加以预防; DI、DO实现状态量采集(开关分合状态、开关故障状态等)功能;具有越限控制与报警、1ms的事件顺序记录,同时具有2—31次谐波分析。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支持MODBUS通讯协议。 1.2、监控装置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应能同时显示四组不同的测量值和开关量的状态;液晶显示尺寸应达到60mm×60mm及以上。 2、变压器低压回路 监测变压器的工作温度,高温时报警。 3、母联柜回路、发电机进线回路、低压进线回路、电容柜无功补偿回路 3.1、装置选型:每回路配置1台三相智能监控仪表,采用分布式“一对一”的配置方式。可实现以下功能:测量一回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量:U、I、P、Q、Cosφ、kWh、kVarh、f;监测开关分合状态、开关故障状态等功能;还具有越限控制与报警、事件顺序记录功能;同时具有2—31次谐波分析。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支持MODBUS通讯协议。 3.2、监控装置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应能同时显示四组不同的测量值和开关量的状态;液晶显示尺寸应达到60mm×60mm及以上 4、低压馈线回路监控装置 4.1、装置选型:每回路配置1台智能监控仪表,一个监控仪表可监测3个单相回路或1个单相回路设备的电流、开关分合状态、开关故障状态等功能;系统具有越限控制与报警、事件顺序记录功能;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支持MODBUS通讯协议。 4.2、监控装置采用液晶显示面板,应在装置本体及上位机都能显示不同回路的测量值和开关量的状态。 5、主控层硬件配置 5.1、选配 3台监控主机(配置不低于P4 3.0G /1G/80G/19寸液晶)用于现场用电情况的监视和控制。 5.2、选配 3台1KVA/1H的UPS为监控主机等提供电源保证。 5.3、选配 3台A3激光打印机用于完成运行报表和各种事件的实时打印。 三、电能监控仪表指标要求 ·测量一回路全部三相电量:V、I、P、Q、CosΦ、KWh、KVARh、f ·精度:U、I 0.2%,P、Q、kWh、kVARh 、f 0.5% ·定值越限监视。 ·64个事件顺序记录(SOE),1ms分辨率。 ·标准的RS-485通信接口 。 ·支持MODBUS通讯协议。 四、系统软件技术要求 10KV系统检测智能测量仪由本标段承包人配套实施,系统承包人应提供通讯接口、通讯协议及软件工具包给智能化工程承包人,必须配合智能化工程承包人调试。 系统软件应具备如下功能: 1、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时采集三相电量(V、I、P、Q、CosΦ、KWh、KVAh、f)、开关量等,并对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计算。 2、报警处理:设置预告信号和事故信号,并产生不同的音响报警及闪光,自动推出相应画面,对应事故、故障设备的图形发生闪动变位,窗口提示事件内容及处理指导。报警信号可在监控主机上人工确认复归。报警同时启动事件打印输出功能。 3、事故追忆及显示画面:动作发生时,系统自动启动相关的测量数据记录,供系统进行事故追忆。要求系统可追忆事故前后全站各个间隔的测量数据。并提供曲线、表格等形式选择想要查看的事故追忆数据。 4、历史数据存储:记录周期以5分钟分间隔,保留全部监测量:一日24小时、一月内每日和一年内每月的统计数据;以及重要事故、操作记录保存的时间,各历史数据及在线查询、显示,保存时间可在线修改。全站的数据至少能保存三年。 5、谐波分析功能:能对3、5、7、11次电压、电流谐波分析,奇次、偶次、总谐波越限等多种启动方式,显示谐波频谱图以及总谐波畸变率等。 6、故障录波功能:能对事故预警、事故发生、事故演变和发展的全部动态过程,以每一周波128点的速度连续完整地记录下来。 7、分时计费功能:实时显示、统计各回路各时段的电度值,对电能数据进行分时计费统计,具有多种分时计费(峰、谷、平值等)方案和费率的种类。 8、运行管理功能:系统应有交接班记录、运行记录、智能操作票管理记录、检修维护记录。安全性管理:系统软件设置支持多种权限分区和密级设置,为系统管理员、工程师、一般值班操作人员等提供分级密码,并对所有操作。 自动进行带时标事件记录,可建立良好的反事故措施。系统防误操作:为防止误操作,监控软件具有挂牌、摘牌功能(停电、检修、停运等)。 9、其它要求:系统应具有与其它第三方设备的接口。 五、其它要求: 1、与变压器、直流屏供应商的配合 变压器所提供的温控仪、直流屏控制器必须具有RS485接口,到现场后需将其通讯协议提供给智能配电监控系统厂家。 2、系统需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符合IEC标准,确保其系统的稳定运行。 3、系统投运后,厂家在接到用户故障通知时,4小时内派人抵达现场分析事故原因并予以修复。 4、厂家免费负责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 (一)产品技术要求 1、符合BG7521、JB/T9666等中国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 2、三箱设备内元器件应有“3C”认证; 3、三箱内一次元器件(断路器、接触器、电容器、浪涌保护器)应采用本工程参考品牌中的任一品牌,但所有一次元件的品牌必须统一; 4、三箱内二次元器件及导线须采用国产优质名牌; 5、箱体材料采用优质冷轧钢板,箱体板材厚度不小于1.5mm,落地柜板材厚度不小于2.0mm,箱体表面经过除油、除锈、磷化处理、喷粉烘烤或喷塑处理。 6、箱体必须为全封闭型,箱门上须装防尘垫,装以锁扣或其他相同经批准的锁。整个箱体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41。 7、箱内设备必须包括所规定额定电流的镀锡铜母线,照明箱、动力以及足够截面的多接线端子的中性线和地线母线。 箱、控制箱、8、为了使带电部分和电线在打开前门板时能够完全屏6 双电源切换蔽,所有在箱内的电线、母线等都应加以遮护,并应提供一箱 块1.5mm厚的阻燃前护板(控制箱可以例外)。只有断路器的操作手把和其周围的绝缘部分可以突出在阻燃前护板上。 9、必须配置一个接地端子,使箱体可以接地。装有二次元件的箱门应通过软编制铜带与接地端子相连。 10、三箱内主开关的相线和中性母线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250A和进线保护装置的电流。母线、母线固定支架和母线接线的布置必须能在1秒钟内承受40KA以上的短路电流的冲击。 11、所有三箱必须有清晰的标牌。在每个箱门内必须附有回路记录卡。每个电箱必须给出一次及二次接线图。 12、总包单位采购的设备、自带控制箱(柜)应有消防控制接点、弱电系统集成需要的检测、通讯接口、控制接口。 13、双电源切换开关设有手动/自动、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具有过压、欠压、缺相的检测功能。当某路电源出断路器、接触器、浪涌保护器(SPD):ABB、GE、施耐德、西门子 双电源(ATS):ASCO、GE、施耐德万高、ABB、塑高美 现故障时,电源指示灯显示故障类型。过压、欠压的阈值可通过控制器背面的拨动开关进行设置。 14、双电源切换箱必须通过AC-33实验。 15、T接箱 15.1、符合GB14048、JB/T9659、IEC60947等中国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 15.2、要求具有较强耐热性和抗冲击能力,可承受120A/㎜2的短路冲击电流,绝缘基座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耐老化性能优良; (二)智能化要求 1、三箱箱体预留孔洞,便于智能化单位穿线。 2、三箱内需为漏电火灾监控模块预留一定空间并安装。 3、按照智能化设计要求,为智能化系统预留接线端子。 4、要求承包人必须实现下述功能,如有需要,承包人必须自行填加配置足够的元器件,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包含但不限于): (1)空调系统(新风机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 新风机组、空调机组控制箱需提供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启/停控制的无源干接点。无源干接点不应引入高电位,箱内有配线及端子排应与柜内其它线路及端子排分开,单独设置。 风阀执行器、电动调节阀执行器需根据BA的控制技术要求供货,提供接线端子以供BA控制风阀、水阀的开关、调节和监测开、关状态或开度。 BA系统需在新风机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和水管、风管安装传感器,机电安装单位应提供配合条件。 (2)通风系统 送排风机控制箱需提供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启/停控制等无源干接点,消防控制系统应具有最高的优先控制权。接点应避免引入高电位,配线及端子排应与柜内其它线路及端子排分开、单独设置。 (3)给排水系统 潜污泵、生活水泵控制箱需提供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过载报警、启/停控制等无源干接点,配线及端子排应与柜内其它线路及端子排分开、单独设置。 (4)消防系统 消防水泵和喷洒水泵控制箱需提供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过载报警、等无源干接点,配线及端子排应与柜内其它线路及端子排分开、单独设置。 (5)照明配电箱 照明配电箱安装需要有匹配的接触器,并提供各回路的开关状态信号、手/自动信号、开关控制信号的无源干接点供BA监控。 另外,配电箱制作时需考虑漏电火灾监控模块的大小,以便模块的安装。在实现上述功能后,承包人所提供的“三箱”需根据智能化单位的需求,引出供智能化监控专用的接线端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