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特殊家庭学生个案探究

对特殊家庭学生个案探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特殊家庭学生个案探究

作者:周莹 陶恒香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3期

单亲家庭子女问题较多,根源还是处在家庭本身。.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宽松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反关系紧张,矛盾冲突此起彼伏,争吵不断的环境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孩子长期处在冷漠的环境中,得不到关心和尊重,心里就会越来越叛逆。

案例:某女,女,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初的两个月还正常上学,但是两个月后却经常缺课,不上学,不说话,逃避别人,作业不好好完成。成绩班里倒数。上课思想不集中。老师批评毫无效果。 一、心理解读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该女生共兄妹俩人,父母关系不和,经常争吵不断,不久前,父母离了婚,为了得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妈妈竟然让孩子到法庭作证,使她受到很大打击,心理压力很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加之该生本身基础就很差,最近她妈妈重新找了男朋友,孩子一个人住着,妈妈晚上也不回来。无人监管,孩子早上干脆就睡觉不去上学。妈妈和她沟通时,也执拗着一声不吭。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她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二、疏导过程

1.用爱心感化学生,使她感受到师生爱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她还不愿上学,迟到旷课时有发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我心里明白她的这种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面对她不堪入目的作业,我不再像平常那么严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跟她谈心。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我的爱心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我跟她谈自己的学生时代,给她讲我一直以来对她的关注,给她回忆了以前她在课堂上的很多细节,她非常感动,慢慢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笑意。我又讲了那天课堂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她感到自己那天没来损失很多,然后我们约定,不要随便旷课,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自己去克服。或者找老师帮忙。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要坚强要独立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她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简单的问题时,有意让她她站起来回答,并当众表扬她的聪明。开始,她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她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她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2.发挥班级力量,让她感到班级的温暖,找到自信和力量

我主动安排班里几个性格比较活跃的同学课间或放学路上和她交流,帮她补课。同龄之间的友谊,让她慢慢忘记了家庭里的烦恼,紧张的学习她的生活也慢慢充实起来,她渐渐地也主动把自己的心事给同学说了,主动的找人聊天了。

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人们就是因为有了梦想,人类才走向文明,也正是因为有了梦想,社会才会飞速发展。为了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在接下来的一次班会中;我组织了“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让学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介绍了学校这两年来的升学率,让他们每个人对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有了目标,她学习的主动性也慢慢增强了。

3.加强与家庭联系,说服家长尽责,帮她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和她母亲通话,做好她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多用一些时间回来看看女儿,多点关心她,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她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学习也慢慢进入了状态。但遗憾的是,由于家庭矛盾原因,我一直未能和她的父亲取得联系。我想如果能让她的父亲工作之余参与到她的教育中,对她的教育也许更好些。

4.给孩子创造爱的机会,激发她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有人说,爱是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伟大,于是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于是我和她推心置腹的交谈,说起妈妈对她她的期望和鼓励,更说到了她母亲带她兄妹俩的辛苦,以及这几年来母亲在感情上的痛苦,但为了他俩,却硬撑到了现在,母亲现在身体状况也很差,让她能理解母亲,体谅母亲,照顾好母亲。担负起一个女儿的责任,然后,我让她母亲在她面前能表现得弱一些,让孩子参与劳动,向孩子说出自己生活工作的烦恼痛苦。让孩子明白,妈妈的生活离不开自己。后来听她妈妈说,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子在家里就像个小大人,主动关心她的病情,主动承担家务活。比以前自觉多了。母女俩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 三、研究结果与成效

1.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研究初期,我们发现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扭曲,通过疏导,他们的心理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孤僻、内向的孩子已能融入到班级体中来。自卑、易怒的孩子不再激动、自我封闭,有的还乐于表现自己。像X同学过去不喜与别人交流,自我封闭的倾向比较严重,通过老师的关怀与开导,变得开朗起来。过于放纵的一部分孩子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家庭、社会的关心下,班级体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并改正自己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2.自身的师德修养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认识得到了提高,普遍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心理健康。 3.家长转变了观念

单亲家庭的家长,不再羞于提及自己的家庭,不再过分溺爱或粗暴对待孩子,对生活重新燃起了信心,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