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2期 景德镇高专学报 V01.26 No.2 2011年6月 Journal of Jingdezhen College Jun,2011 德化陶瓷文化保护与发展之矛盾 秦弦①方球刘海荣 (中国国瓷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要:在德化采访,可以感受到陶瓷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一些矛盾现象,本文就自信与忧虑、发展与保护、市场与艺 术之间的矛盾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德化陶瓷;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矛盾 中图分类号:J 5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58(2011)02—0100—01 在德化采访,可以看到一些相互矛盾的现象,感受到针对 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参加完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不同态度。也许,这正是一个植根于 的颁证仪式归来。他说,此次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评选 传统的文化产业,在崛起的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困惑和必须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强调传统工艺的传 对的问题。 承与保护。政府意识到一些传统工艺已经走到了消失的边 l 自信与忧虑之间 缘,必须及时加以挖掘、整理和抢救。德化陶瓷传统技艺的传 承也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例如,在器型制作上已全面机械 记者在采访不同艺人时,问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面对明 化,难度稍高的手工制作,就要请景德镇的技工来。传统的彩 代德化瓷塑大师何朝宗所达到的艺术高峰,会不会感到惶恐 绘技艺,整个德化能掌握的不到1O个人,而且年龄全部在70 和卑微?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乐观自信的。 岁以上。 这种自信,一方面来自于整个陶瓷业正在经历的前所未 如今,要想在德化找一个熟练的手拉坯工匠,已经很难 有的辉煌。以传统瓷雕来说,上世纪5O年代在国营厂里师徒 了。 只有寥寥几十人,如今有1000多人从事艺术瓷制作,单是民 31本的造窑技术是从德化学过去的,他们的龙窑与德化 间的陶瓷研究所就有200多家。 的几乎一模一样。日本1970年出版的《窑炉》一书曾记载: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德化在材质和技术上的确已 “阶级窑在福建德化最早出现,同时也最著名。日本的窑,是 经超越了历史。例如,如今在胎土和釉水的纯净细腻程度上 深受德化的影响而设计的,所以日本把德化的窑估计为串窑 已远远超过前代,历史上的瓷器经常会看到杂质和黑点,如今 的始祖。” 在德化瓷器上已经很难找到一个黑点了。 发人深省的是,日本对这一套古老的技术十分珍视,采取 陶瓷再次成为德化的主导产业。今天的德化人成功地走 有力的措施进行传承保护。而在德化,电气窑炉已“一统天 出一条传统工艺美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自信的心 下”,很少有人懂得造窑和烧窑。一位老工艺师说,“这样下 态,在陶瓷企业家和管理者中也同样存在。 去,总有一天我们要反过来向日本学习烧造技术。” 然而,一些陶瓷文化的研究者则认为,目前在德化,由于 其实,产业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从长远 对市场效益的追求,工业机械取代手工制作,造成传统技艺的 看,应该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 退化流失。同时,整个陶瓷业还没有形成重视、保护陶瓷文化 待文化的意识和态度。丰富瓷都的文化内涵,做到陶瓷经济 的意识和氛围。至于工艺师群体的过于自信,也是其文化素 与文化齐头并进,是德化陶瓷在发展中必须破解的课题。 养不足,对传统理解不深入的表现。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是保护的完成,而只是保护 德化陶瓷烧造技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要保 的开始。 护些什么?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着重了解的问题,但始终得不 到清晰的答案,甚至连许多老艺人也说不清楚。 3市场与艺术之间 2发展与保护之间 我们只要留意一下国内其他著名的陶瓷产地,就会发现 苏清河是德化陶瓷界目前健在的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 (下转第130页)’ ①收稿日期:2011—03—21 作者简介:秦弦(1982一)。女,江西余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l3O・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年6月 时代对策划编辑人才的必然要求。 目前,编、印、发三大出版环节仍然在全国大部分出版社 的出版运行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虽然为了适应竞争的需求, 这三大出版环节的合作度、亲密度不断被加强,但各自相对独 3 新形势下提升策划编辑能力的方式与途径 图书出版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一支高 素质的编辑队伍,是确保出版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关键。一名优秀的策划编辑,是产品研发的组织者,产品质量 的把关者,高新技术的先行者,两个效益的实现者。提升策划 编辑的能力意义重大。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呢? 立的运行模式并没有改变。这种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束 缚了策划编辑作为产品研发者全程参与的能量释放。因此,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策划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必要建立 多元化的出版运行机制。根据选题的属性,将其作为出版社 的投资项目进行运作,实行项目责任制,策划编辑成为该项目 的责任人,编、印、发全程介入、全程负责。这样,一方面从制 度设计的层面上把项目责任人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 3.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社会竞争的两大致胜 法宝。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策划编辑要跟上时代步伐,提 升编辑力,必须在不断“放电”的同时及时“充电”。也就是在 释放智慧的同时,及时地涉取知识,否则就会像一块不断被挤 出水的海绵,总会有知识枯竭的那一天。因此,为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策划编辑要勤于学习,更新知识。一方面,可有针 对性地开展目标学习和培训。如培训班、继续再教育、学术活 捆绑在一起。另一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其编辑力在项目的 实施中更能得到充分发挥和考验。策划编辑将更加大选题策 划,更合理地组织生产,更关心图书的成本核算,更注重产品 的营销手段,最终实现选题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出版生产力的 发展。 总之,编辑活动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人类文明成果 传播的中间环节。作为中心环节中的核心人物,策划编辑应 动等,使自己迅速熟悉新的业务知识、产业动向,掌握新的学 术信息。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加强学习。通过一个个出版活 动,在积累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获得收获,提升自身能力。 3.2创新内部出版运行机制 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编辑力,努力适应新时势 的发展和需要。 I} 坐j j }-tie.t ̄e宣 j略鼙j‘拿 * ‘ j; 妇 j 船坐j j j‘}坐 业j j j■} 虫j j (上接第100页) 这些产地要么是官窑所在地,要么曾有大批文化人进入,具有 较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德化在历史上就是依托港口,以外销 为主,以量取胜。这既是德化的优势,也是德化的“软肋”。改 革开放以来德化的再度崛起,实际上走了与历史上同样的路 线。 灵感? 然而,一种工艺文化的提升,最需要的是能够吸引高水平 人才长期投入其中的机制。 苏献忠是德化年轻艺人中的佼佼者,生长于陶瓷世家,毕 业于美术院校,又在陶瓷学院任教。他告诉记者,在陶瓷学院 可以发现一些潜质不错的学生,很希望能将他们培养成才。 但作为学生自身,首先也要解决生存问题。因为做陶瓷的成 才周期长,年轻人往往急功近利,坐不住。 眼下,德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陶瓷学院,这个学院被视为 德化陶瓷未来的希望。 在德化陶瓷学院的校园大道一侧,竖立着大型的何朝宗 观音、达摩像,而各种西方古典雕塑和现代雕塑则散布在校园 的每个角落,这种景观并不让人感觉任何的突兀或不协调,也 许,开放性、包容性正是德化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今天工业化 谈到自己的创作,“同样存在市场与艺术的矛盾”,德化的 陶瓷创作,整体上以迎合市场为主,经销商关注的是中低端消 费品,高端艺术品的销售渠道不畅,当然,这也跟目前大众的 整体欣赏水平有关。 生产的西洋工艺瓷,虽然流于粗糙速成,却已经成为陶瓷文化 新的组成部分,谁知道它会不会给明天的德化瓷雕带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