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9世纪景德镇瓷业兴衰与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

19世纪景德镇瓷业兴衰与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大众文艺・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1 9世纪景德镇瓷业兴衰与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 王瑜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要:景德镇作为一座世界闻名的陶瓷城市,其制瓷业是如何 的高度,乾隆对瓷器生产技术要求甚高,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 兴盛?又是如何衰败的?是否能在社会变迁中寻得答案?针对此,本 造型奇特、极致精巧的物件。嘉庆年问,中国独立主权遭到威 文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探究。 胁,被西方列强觊觎日益明显,再加上腐败的清政府,贸易显 著下降。因此景德镇御窑厂的生存也就越来越困难。以上不难 关键词:陶瓷;发展史;社会变迁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的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概念具有更广泛 的意义上说,包括在各方面的变化和意义。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 的变迁,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上的变化以 及改变特定元素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局部研究。自然环境引起的社 会变迁、人口的变迁、经济变迁、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价值观 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变迁、文化的变迁等都属于社 会变迁的一种表现方式。 中国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民族的祖先 看出统治阶级(皇帝)的喜好、社会经济制度等社会功能性结 构的变化,对景德镇瓷业的兴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而究其衰落的客观原因,首先是当时社会形势混乱的道光 2O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既要面对内部接连不断的革命以及军阀混战,又要面对外部的问 题——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上的压迫,在这种大的严峻的 社会环境下,中国工业和商业,学术,艺术都在濒临破产的边 缘,而中国瓷业在面临与之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岌岌可危的情 况下灭亡,是必然的结果。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江西景德镇,是江 就已经开始陶器的生产和使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商周时代, 西进入安徽的重要城市,也是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一个重要占 陶瓷烧制技艺已显著提高,并创造了原始青瓷。在东汉末年,浙 地。曾国藩和洪秀全,杨秀清的军队在这个地方进行过多次的战 江上虞小仙坛烧出的瓷器标志着中国陶瓷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争,导致景德镇御窑厂几乎荒废成为废墟。从那时起,景德镇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青瓷以釉色之美闻稆,简单而优雅。 器的生产和销售完全被抑制,虽然御窑厂后来在光绪年问得以重 隋代,成功地烧制瓷器——白瓷,是唐代“北白”形成的重要基 建,但很快爆发革命,一切几乎都成为徒劳。民国年间,军阀混 础。唐朝“南青北白”的发展模式,打破以前的青瓷独占鳌头的 战连年,全国的交通多次遭到阻断,经济受到严重打击。1931年 局面。五代景德镇烧制了“假玉器”——青白瓷,说明这项技术 “九一八”事变后,瓷器销往东三省的运输路线几乎完全滞塞。 在当时已经成熟,所以说元代是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占有重要 1932年发生淞沪战役,把江浙两省的销路也封住了,景德镇御窑 地位的时代。宋朝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遍地开花、百花争艳的 厂的存货卖不出去,资金都不到回笼,举步维艰。再加上当时农 时代。各个窑口都达到了他们自身在历史中的高峰。南方有龙泉 村经济不发达,本来就薄弱的农村购买力更是几近于零,景德镇 窑,湖田窑和吉州窑,北方有耀州窑,磁州窑,更别提闻名历史 瓷器失去了所剩无几的农村市场。同时让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以 的“官,哥,汝,定,钧”这五大名窑了。 往中国历朝历代的官营陶瓷,绝大多数是为宫廷赏玩、对内进行 景德镇瓷器工人在昌江边高岭LlJ上有了神奇的发现了一种 赏赐而烧制的,物件相比实用性更倾向于艺术。因此当时的瓷业 神奇的制瓷原料。经研究他们发现其不但含铁量低,而且可塑 并不限制经济投入,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极尽精巧之能 性奇优,此后,国际上位这种瓷土命名为 “高岭”,也就是后 事,一旦烧造出次品通通打碎,这样一来可想而知,能够送到皇 来人们所知道的高岭土。用瓷石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来 宫的都是绝对的精品之中的精品。但是,在国家社会都动荡不 的高品质的瓷器空前绝后,是元代烧瓷业的巨大成功。其不仅 安、无力玩乐的时候,政府根本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去监 大大提高了瓷胎的质感,并且可塑性强的高岭土使烧制大件瓷 管窑厂,所以景德镇的制瓷衰落也是无可厚非的。以上由于战争 器成为可能。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 等原因导致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和社 朝洪武年问(1369年),洪武皇帝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旨 会价值观的变迁导致购买力下降、政府对瓷业的忽视、销售道路 在烧造瓷器,转为皇家服务。后来,一直到明清两代,绘制的 的堵塞都对景德镇瓷业的衰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各种原因引起的社会变迁中的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社会的 精美的瓷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令人惋惜的是,景 德镇瓷都的辉煌并没有 直延续下去,到清朝乾隆时期就戛然 而1七了,民国时期更是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其个中原因是值得 我们深究和反思的。乾隆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济雄厚实 力强大,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既没有康熙时期的割据势力、 也没有雍正时期为争夺皇权的残酷斗争,清代政权的巩固和强 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并且作为统治阶级首席代表的乾 隆皇帝对于书法绘画和工艺品的喜爱,艺术的地位被提至了新 有兆同的价值认同。 不少村还有为迎娘娘队伍准备路途中吃的饭,虽然是过路 物质需求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的生产方式中的物质生产力,是 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方式的变化究其原因还是由物质生 产力的不断更新的原因,而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发生变 化,从而使整个社会结构的整体系统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社会的 变迁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依赖于自然环境,人口,社 会制度,观念,社会心理,文化的传输,以及许多其他 素的影 响,是各种相互作用的结果。 默默坚守功不可没。 “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将尧舜时代作为…个整体纳入其 的饭,沿途村民都用自己村特有的的菜肴精心准备,亲戚吃得越 框架中,以其独特的方式承续着中国古往今来的历史,同时也是 多,款待的人家就越高兴。亲戚之间的浓浓亲情减少了许多了村 中华文化生命的见证。保留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完整性。 落之间的摩擦,消除了很多的民间纠纷,村与村之间和睦相处, 团结互助。浓浓的亲情在这个人情薄如纸的社会更值得让人回味 参考文献: 与眷恋。 [11- ̄ ̄,g-.摩尔根(古代社会)[MI.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73,231 1989年,假借为村民建造消夏游园地的机会,瞒天过海盖 【2】[俄】别尔嘉耶夫著张雅平译历史的意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了姑姑庙和敬老院,将镇上的“五保户”接过来,名正言顺地得 2002:18—19. 到了国家民政局的拨款。此后国家对民俗活动政策逐渐松动,至 2008年“接姑姑迎娘娘活动”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众的 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