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史恺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7期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壮大,各地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成扩大趋势,但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随之暴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项目的增多使得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就在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两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理应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建筑单位的高度重视,并要求通过新的途径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建筑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1、工程行业领导以及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企业领导对工程建筑项目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只重视其工程项目效益,忽略了建筑工程的安全,其安全生产过于形式化,忽视了生产工人的合法劳动保障权益。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未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用品,造成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工人长期在这种高强度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必然会发生安全事故。此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经常发生因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或者违章操作等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
当前我国建筑安全技术较为薄弱,在解决一些关键性的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时相对比较滞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品的应用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研究未同步等。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建筑安全防护技术、机械设备以及防护用具等还比较落后,工业化、标准化以及定型化程度比较低。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对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安全操作规程不是很了解,不能对施工队伍进行有效地管理。
3、建筑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安全责任具有一定局限性,操作性不是很强,对于一些相关的违法行为处罚条款还不是很具体。同时其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交叉管理以及重复管理问题,管理目标不是很明确,造成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落不到实处等。此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还未形成一个有效且健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其管理手段与安全监督方式满足不了当前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需求,导致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 三、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改善对策 1、健全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监督部门都必须认真的贯彻并落实施工安全的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条例,不断的加大执法力度,连同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一起了解并掌握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从而找到项目施工中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管理制度。根据施工项目施工的实际特点,根据不同工种和工序的实际作业情况,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岗位中去,真正的行为系统并完善的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在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中,还应以事前预防的管理方式替代传统的应急的管理方式,及时的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那么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会得到提升,施工项目才能顺利的竣工完成。例如说,占安全生产事故中很大比例的一个因素是因为支模架承重出现问题,那么我们在实际监管中,就要重点对支模架的扣件紧固力矩和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等方面加强监督。
2、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建筑工程想要做好安全生产,必须要施工单位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安全管理工作要更加的重视并且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施工时,管理人员应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掌握各工种和各工序的安全防护要求和危险系数,购买足够的防护用具和防护设备,在重点的施工部位应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语,负责特殊工种和危险工序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才能上岗,佩戴好防护用具后方可施工。另外为保证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效使用,还应检查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
3、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能
我国为了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规范化,引人了监理管理体系,但实际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并未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现阶段想要提升安全生产监督效率,必须要先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能。监理单位在进行监理活动时,必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当整改完成并且监理单位确认合格后,方可进人下一道工序施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防止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出现。 4、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以约束安全管理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业务能力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多岗位兼职、形式化管理以及消极怠工的现象,而为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应定期的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的检查,从而提高施工人员进行生产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为提高其规范作业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施工班组轮换或是单项工程以及分项工程的交接的工作时,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质量验收工作和技术交底的工作,加大安全事故和质量病害的排查的力度,从而真正的保证施工中不出现任何的安全隐患。 5、加大监督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强化其培训教育
要想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能够稳定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构建一个作风过硬、业务熟练、安全意识强且操作技能高的安全监管队伍和施工人员。因此,对建筑安全监管部门的设立、考核方式、人员配备要求以及培训教育等制定一些相对应且操作性强的和法规,尤其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安全防护意识。此外,还应该规范建筑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规范其市场,提高其管理质量。 四、常见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 1、桩基施工的安全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吊桩是造成诸多安全事故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现在市场上的现行规则要求我们在吊装时要做到确保桩的稳定,所以桩与桩架垂直距离的安全要求应大于4m,慢吊桩时,桩两个以上的不同方向上进行更加细节化的手动控制,在悬桩的过程当中给,一定要把握严密锤子的高度,以防止吊桩的时候落糙,起吊速度则要均匀稳妥,才能让桩顺利吊起,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应假设专门的桩风力电缆电线架。在施工过程时,要保持对桩身的清洗,桩与桩吊装作业时万一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要及时停止桩的运作。进行插桩的时候绝对不要将手和脚深人桩和龙门架之间,避免不必要的严重安全事故发生。最后在打桩时,桩帽及衬垫一定要和桩型、桩架相配套,发现损坏应及时的送去维修或者更换。锤击的力度不应该偏离中心,刚开始时可以回落较小,因为如果突然增加力度的话,会容易导致桩身突然倾斜,甚至会严重损坏桩头,造成桩断裂,此时必须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时候才可以继续进行操作。进行拔桩操作时,要缓缓加力,时刻观察桩架和钢丝绳的变化,一切的出发点都要确保施工安全基础之上。 2、条形基础施工的安全控制
其次是条形基础施工工作,在完成桩基之后,就要面临对地基开始验槽的问题,验槽之前,首先一定要记得先将表层的浮土清除掉,确保槽内无积水,同时,要进行测定水平标高的操作,控制标准厚度。在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的时候,对混凝土材料的选取应当注重其质量中的要求,要尽量避免出现混凝土垫层表面缺浆和少浆现象,确保表层平整。钢筋在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操作中严格遵守行业规定,以桩基为主要基础高度进行相关的操作。基层高度比较大时,钢筋要伸到基础底部,确保施工的标准质量。对于施工的木模板,要使用木制品进行一定的加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避免有重物对其进行的压损,保证模板的牢固耐用,要采用符合标准厚度的混凝土一般应在五厘米至十厘米左右,牢固固定柱子插筋和钢筋的位置之后就可以开始对称浇筑。浇筑过程中,若发现一旦有走动、移位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停止操作进行重新加固工作。对于已经按要求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要不断进行覆盖浇水,确保严格进行常温保养条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建筑市场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问题也必然受到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树立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的意识,完成整个监督体系的建设,对于建筑工程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一切都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荣.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及问题处理的探讨[J].建材发展方向,2012 [2] 贾春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探讨[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