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素质教育下的教师素质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教师素质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学问・科教探索》第24卷18期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教师素质 马永明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教与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 的理念。每一堂课总要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地“灌”,… 育的过程中.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通过职业价值取 又一遍地强化l巩固。而学生相应地也只能一项一项地听,一 向的转变。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强 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一题一题地解,去寻求标准答 化个性心理品质。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 案,可是当学生离开老师,面对新知识时,就会手足无措,一 质量.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筹莫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不会自由飞翔和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要求 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法,苦了自 己的同时害了学生。因此。更新教育理念,要求老师要努力学 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 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关注、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 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特别是师德修 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 养.都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上,制约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构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变与提高 建合理的、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教师素质结构,是我们必 传统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而 须思考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现代的教学能力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在:1、 一、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转变 教学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 科技时代的到来。仅仅靠接受前人的东西难以适应今天 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健康 这个以创新为检验教育成效的社会。21世纪的教师不能迷信 的师生关系。2、教学研究能力。应有开放型和研究型素质.注 权威和书本。要敢于批判自我,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不断批 重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和专业学术问题,教师要成为双师型的 判自我中创新。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与批判精神, 人才。3、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我封闭的观念, 不再把学生视为只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将其视为具有独立 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拓展人际关系,增加社会交 意志的与教师平等的创造主体。课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往能力。4、教学预见和信息驾驭能力。教师只有在知识经济 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提 信息社会中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电子信息、网络传输、人工智 出质疑,甚至是否定。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要的是体现 能等理论和技术,才能在教学中生动、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 自己的价值和自身发展,要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在信念上产生 学工作5、文化素养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使之具有较强 强烈的认同感,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教师的 的创造力、理论思辨力、情绪智力。 爱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这种爱驱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 四、教师个性品质的提高 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热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 的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赋 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动力。后者是 予具体教育之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 前者的外部反映。因此,教师第一是要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 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也才能不断 人格教育是教育之本,而要使受教育者真正能得到美的人格 地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也只有在这样的职业价值 的教化,教9币自身的人格塑造当为“立教”的前提。教师要想 取向支配下,才能培养出同样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学 使自己真“立”起来,关键也在于立人格.这样才会实现远大 生。 的目标,才能真正担负起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第二是要训练 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自己逻辑思维的客观、深广、独到、缜密思维能力,这是作为 上世纪末以来,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教师在社会变革中 教师应有的性格气质。因为各门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都存 所担负的使命及其角色应有开拓性变化。未来的教师角色, 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把 应具有人文特质,指导学生过智慧型生活,它不再是传统社 这些联系讲清楚,把各种现象、概念和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及 会中的只是传授知识的“严师”,也不全是只顾眼前利益的 相互之间的关系讲明白。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第 “灵师”。而应该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这就给教师的角 三,教师要有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 色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教师将传统的观念即由如何管理学 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对教师来说,是教师的性格、修养、智慧 生转变到如何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有教师缺乏“以生为 的表现,也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幽默、机智以扎实的知识 本”的意识,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客观性,从而导致把矢u识等 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而这}l}J能力需要教师在实践 同于能力,要求学生“_夕E啃书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智 中培养、提高。 力得到开发,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不是培养 “高分低能”的人,|flj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作者简介:马永明,(1979.6--),男,江苏江都人,研究方 人。现在很多教师疲于题海战术,观念陈旧,难以接受这种新 向:学生思想教育与教育管理 一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