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触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危险性分析

外电线路操作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未进行防护,致使线路碰撞造成大面积停电或人员触电;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触电事故;未按规范实行供电系统,无接地或接零造成人员触电;系统未达到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一漏多控、漏电失灵、配电箱不符合规范要求、线路老化、龟裂漏电,造成火灾、人员触电;无施工方案,未对工程进行分析、论证造成触电事故;无避雷装置,造成雷击、火灾、人员触电;小型电动工具不符合规范要求,无接地或接零漏电,造成人员触电;接线不规范、乱拉乱接,造成人员触电、火灾 1.2事故类型

触电事故类型可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生产区域变控电等系统,电动机械和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低压电气设备。 1.4事故危害程度

人体与带电体接触导致触电、电弧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严重时也可能人死亡。 1.5事前征兆

高、低压交流系统发生接地;发电机转子直流系统发生接地;直流系统发生接地;人员误操作;大雾、雷雨等自然灾害;设备绝缘受损放电、爬电现象。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事发部室主管

成 员:事发部室班长 、现场工作人员、 安全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触电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2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2.2.3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触电事故发生 排险、控险 人员受伤 措施

是 是否严重

否 拨打120 现场简单医疗处置

采取必要急救

措施后送医院

触电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3.2.2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3.2.3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要采取相应措施。

3.2.4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3.2.5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3.2.6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3.3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通知车间主任或值班领导,或拨打公司值班应急电话,如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等事故,岗位可以在第一时间,按事故类别向公安消防(119)、环保局(12369)、市中区应急指挥中心(110)等部门报告,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上报,由总指挥或指令有关人员立即通过电话或派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上报时限为事故发生1小时之内。

公司各部门对讲机频道:

调度 7频道 安全环保办公室 7频道 生料车间 8 频道 烧成车间 6频道 10频道 电气处 2频道 机械处 3频道 余热发电 12频道 保卫科 16频道 事故报告要求及内容

单位名称、地址;事故发生地点、规模、类型;对环境造成或可

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待接警人挂电话后才挂电话;

内部报告基本内容:事故地点、时间以及设备设施;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政府部门报告基本内容: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装置、设备;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事故可能的原因和影响范围;需要增援和救援的需求; 4注意事项

4.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应该使用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4.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4.3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 4.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4.5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4.7在运送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4.8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