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8 牛和鹅 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18 牛和鹅 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18 牛和鹅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

3.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4.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2.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尝试在阅读中作批注。 教学准备:

1.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一、单元导读,明确要求

1.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第六单元的三篇课文,在学习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2.学生自读单元导读。

3.交流自读收获,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本单元学习内容都是以童年为主题;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二、趣味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牛的图片)

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板书:牛) (生自由回答)。

鲁迅先生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把自己比作牛。他还称赞: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牛给人们的印象总是吃苦耐劳,却又默默奉献。

(课件出示鹅的图片)

同学们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板书:鹅 牛字稍小,鹅字稍大)。 (生自由回答)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 (补充板书:和) 齐读课题。

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答案都在课文里,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生字、句子多读几遍; ⑵读完后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 2.出示词语,指名练读。出示:

胳膊 甚至 惹怒 握住 恐怖 大概 拳头 顽皮 掐住 欺负 无所谓

凭着 摔酒瓶 昏乱 捶捶牛背

(注意“膊”,本音“bó”,在“胳膊”中读轻声;“凭”“瓶”后鼻音。) 3.课文比较长,有些段落较难读,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3、5、8、12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

(“吁哩哩哩”练习朗读,列出文中其余象声词,练读:“吭吭”“啪嗒啪嗒”) 4.默读课文,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收获,请在书上作批注。 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汇报)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点拨:可以按“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说。(指名说)

教师评价,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四、精读课文,梳理脉络

1. 那么老师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交流发言)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板书:不怕 害怕) ①“我们”具体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用喜欢的符号勾画,朗读) ②为什么会这样? (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2.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指名汇报读第13、14自然段) (板书:不欺负 不怕)

过渡:“我”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 (修改板书:牛,鹅)

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3.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我”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

(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师小结:现在,我们理清了课文的脉络,知道了1-4自然段讲述了“我们”原来欺负牛,害怕鹅;5-12自然段讲述了“我”被鹅追赶获救;13-15自然段讲述了“我”自此以后改变了态度。那么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个有趣的童年故事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读。

五、归类识记,重点指导 出示生字:

摸 掐 跪 捶 绕 顽 脖 脱 概 摔 握 凭 甚 惹 昏

本课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占了大部分,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发现了吗,其中带“ 扌”的字较多,好记吗?

(学生交流发言,自主识记)

“脖 脱”含有的部首“月”其实是由“肉”转变成的。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基本都是左窄右宽,只有“顽”是左右同宽。

重点学习“概”“捶”“摔”的书写。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导书写要点:

“概”,“木”略细长,“既”左半边缩小,右边撇画要舒展; “捶”,注意“垂”的笔顺,横画之间距离要均等,长短有变化; “摔”,“率”上部笔画多,向中心聚拢而紧凑,“十”要舒展。 学生在习字册上进行练习,展示学生书写,教师相机再次指导。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 牛 和 鹅

不怕 害怕

不欺负 不怕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学习

1.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名回答)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细细探究,作者是如何把一段独特的童年经历娓娓道来的。 二、走进文本,学习批注

1.和我们一样,有人读了这篇文章,也有很多感受。瞧,他还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了,就在我们课文的边上,我们一起来看看。

2.写了些什么呢?请读一读。 (学生自读)

⑴(课件出示批注一)“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是什么事情?你相信这样的说法吗? (学生发言)

同学们说说看,这个批注是读者产生的——(疑问)板书:疑问

⑵(课件出示批注三、四)“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你读到这儿的时候关注到了吗?鹅前后的不同表现让你产生了什么想法?这是对课文

内容体会较深的地方作的批注。同样,批注四也是对内容的体会。 板书:体会 内容

⑶(课件出示批注二)“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的很真实。” 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朗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通过什么感受到的? 这是对课文写法体会比较深的地方进行的批注。 板书:写法

⑷(课件出示批注五)“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请学生结合13自然段内容思考。 (学生思考发言)

这是读者获得的——(启示),这也是作批注的一个角度。 板书:启示

3.小结:阅读时有疑问、有体会、获得启示都可以写在文章的旁边,字要写得小而整洁。这样的阅读方法就叫——批注。今天我们也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读文章。准备好工具——笔、尺子,还有我们聪慧的大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试着从不同角度去品读课文,给课文作上自己的批注。

三、重点品读,尝试批注

品读一:“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1)把句子读通顺、读准确。

(2)思考:“扳”字,左边提手旁,右边一个“反”,什么意思?从“扳”的是牛角,从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

(3)别让读书的感受溜走了,勾出这句话,还可以标出句中重点词,把感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4)学生交流自己的批注,分享感受。

品读二:“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鹅要咬死我了!’” (1)朗读这段话。

(2)被鹅咬住当胸的衣襟会是什么感觉?练读“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体会我的心情。

(3)“啪嗒啪嗒”、“吭吭”这两个象声词能去掉吗?加上它们又给人怎样的感觉?指导朗读

学生批注感受并交流分享,对比“鹅”和“我”的不同反应,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感受作者描写的生动。

品读三:“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 (1)指名读,金奎叔很结实,那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呢?

(2)找出相应的句子,对比读,想一想:同样一只鹅,在“我”面前,在金奎叔面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3)学生批注感受并交流分享,多角度思考,感受就丰富起来,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学习小结:

回头看刚才读书的过程,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把有意思的句子、重点词语圈画出来,还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把自己丰富的感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你们已经在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了,真棒!

四、理解感悟,掌握“批注”

1.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次读课文,看看,你会留下一些什么批注呢? 2.学生自读全文,勾画批注。 3.交流分享,展示学生批注。

同学们经过细致的品读,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批注,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的批注按疑问类、体会类、启发类进行归类交流。

(选择较好的批注进行展示,首先交流疑问类批注,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批注进行解答,没有解答的,利用这些疑问再次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对课文的理解。)

4.感悟启示与道理:

批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请把自己的批注从头到尾再看看,想一想,在“怕”与“不怕”的转换中,在金奎叔的谆谆教导中,童年的“我”懂了些什么,记住了些什么?

学生批注并交流

(①金奎叔让“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我”不再怕鹅欺牛,所以一直记着他的话。

②金奎叔的话里含着“不能仗势欺人,欺负弱小”的道理,这个道理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以一直记着他的话。)

作者渐渐长大,他会对幼小的自己说些什么呢?可以将感悟批注在文章的结尾处,叫做:尾批。

五、学法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批注的思考角度很多,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认识它。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能继续运用批注的方法,加深自己对文章精妙之处的感悟。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品读阅读链接,运用作批注的方法去学习了解不同作家笔下的牛。 板书设计:

18 牛 和 鹅 疑问

不怕 害怕 批注 体会(内容 写法)

不欺负 不怕 启示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