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评分 一 二
三 四 五 一、阅读理解。(每小题20分,共100分) 一.语段阅读。 井底之蛙(节选)
鳖接受了青蛙的yāo qǐng( ),准备下井去看看;但是他左腿还没有迈进去,右腿已经被bàn zhù( )了。于是,他只好小心地退回来,向青蛙讲起大海的景观:“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因此增高;shāng tāng( )时代,八年七早,海面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chēng mù jiē shé( ),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 2.将合适的数词填人下面括号。
( )拿( )稳 ( )嘴( )舌 ( )颜( )色 ( )年( )涝 ( )年( )旱 ( )湖( )海 ( )心( )意 ( )锤( )炼 ( )山( )水 3.用“_____”画出形容大海的句子。 4.请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 1 - 页共 7 页
5.我们现在通常用“浅井之蛙”来比喻_______________。 参:
1.邀请绊住商汤瞠目结舌
2.十九七八五六十九八七三二千百千万 3.用千里之遥……海面也没因缺雨而降低。
4.鳖向青蛙描绘大海的大,让青蛙大开眼界,也使青蛙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5.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二. “三颗纽扣”的房子(节选) 国王陛下也沉思起来。
“看来问题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他最后说。 “心?”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这些睡觉的人都是谁呀?”国王问道。
“这是一个孤老头儿,这是一位寡妇,带着她的三个孩子,这是……”
三颗纽扣一个一个地介绍,国王听着,脸色越来越阴,越来越暗了。等国王见到他那个生病的仆人在梦中痛苦呻吟,就摘下了头上的王冠,好像它一下子变得太重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呻吟(shēnsēn) 纽扣(liǔniǔ)王冠(guān guàn)
2.片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王为什么说“看来问题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王“摘下了头上的王冠,好像它一下子变得太重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 2 - 页共 7 页
参: 1.shēnniǔ guān 2.在小屋子里的其他人
3.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 4.因为国王觉得他没有能让他的国民得到幸福。 三. 去年的树(节选)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用文中的话填空。
小鸟问树根,树哪儿去了,树根说:“_______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小鸟问大门,树在哪儿,大门说:“_______,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小鸟问女孩,火柴在哪儿,女孩说:“火柴用光了。可是,火柴_______,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试卷第 - 3 - 页共 7 页
2.文中鸟儿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参:
1.伐木人做成火柴点燃的火 2.疑惑焦急惊讶 四.阅读短文并答题。 蜗牛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蜜蜂、蝴蝶……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走。
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了一起,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看,荣誉竟成了蜗牛的负担。
1.蜗牛从前的样子是( ),现在的样子是( )。
A.背着奖杯,在地上慢慢爬行,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勉强从奖杯里伸出触角。 B.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飞。
2. 阅读第3自然段,找出蜗牛得奖后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 4 - 页共 7 页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他骄傲、虚荣,把一时的成功当做永久的荣誉的狭隘性格。 B.表现出蜗牛积极上进,懂得珍惜自己的荣誉。
4.“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这句话是说蜗牛得了奖杯,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B.这句话讽刺它,荣誉面前不冷静,而是到处炫耀自己,它希望别人都知道它获得了 奖杯。
5.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 )。
A.有了成绩不要骄傲,要不就会栽倒在荣誉面前,再不能有所发展了。 B.有了荣誉就要懂得珍惜,一生都会光彩。 参: 1.BA
2.动作: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可是,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 神态: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 心理: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走。 3.A 4.B 5.A
五. 最棒的玉米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
试卷第 - 5 - 页共 7 页
收获那天,老婆婆只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并没有把他摘走。“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大好,没注意到我。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婆婆也没有来过,棒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直到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婆婆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来饱满而又排列整齐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眼看躯体快要腐烂,我真是自作,自受啊!”他绝望,他悲痛,他甚至想自行了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永远地消失掉……
不知不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最棒的玉米的脸上,他抬起头来,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老婆婆。
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他,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他的种子明年一定比他今年长得要好呦!”
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
正当他想着的时候,这个获得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 1.按要求改句子。
(1)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最棒的玉米的脸上。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获得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 6 - 页共 7 页
2.读文中加“”的句子,体会最棒的玉米当时的心情,且用尽可能多的成语来形容它当时的思维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获的日子到了,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好多天老婆婆也没有把那个最棒的玉米摘走,棒玉米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这句话的?
5.“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你认为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你认为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阳光照在脸上。 (2)老婆婆把这个获得殊荣的棒玉米轻轻地摘了下来。 2.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豁然贯通豁然开朗
4.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只是需要耐心地等待。
5.想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成为最棒的种子玉米。 6.落人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试卷第 - 7 - 页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