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4.4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2题 14分)
1. 下面是某位同学在活动中的一段发言稿,请按要求作答。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回首百年,一群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的新青年,qiè 而不舍地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之路,一路 甲 (A.披荆斩棘 B.披星戴月);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红军队伍,在长征路上闯关夺隘、力挽狂 lán 攻关,托举新时代科技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时代共同进步的一代。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 乙 (A.承受 B.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青年更应该不负时光,努力奋斗。 丙 。当青年的梦想与时代同频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iè______________而不舍 力挽狂lán______________
(2)从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加点的“隘”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4)丙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②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③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①②③
D. ③②①
;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持续奋斗、埋头
【答案】(1) (2) (3) 【解析】【小问1详解】
①. A
①. 锲 ②. 澜 ②. B ②. 十
(4)A
①. 阝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力挽狂澜:lì wǎn kuáng lán,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并且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使用。第一处:
A.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B.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句中形容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之路,克服各种困难,走向成功。故“披荆斩棘”恰当。故选A。第二处:
A.承受:接受,承担。常指压力与重量;
B.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有继承发展的意思;句中形容继承发展着历史的使命,故用“承载”恰当。故选B。【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字典检字的正确使用。
“隘”字,应先查“阝”部,再查十画。“狭窄;狭小”之意。【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青春的“亮丽”“昂扬”和“无悔”是按照程度的轻重依次排列的,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故选A。
2. 小州和小杭读了《木兰诗》之后,决定通过想象演绎一段木兰的战场生活,展示中华儿女的战斗精神,他们一起拟写课剧本第一稿,文稿部分摘录如下:
环境:风悲日曛,战旗猎猎,刀光剑影。
(木兰跃上战马,挺剑疾奔。此刻将军正被敌军包围,木兰冲进重围,奋力打退敌军。)
将军(大喊):壮士英勇,多谢救命之恩!
木兰(跳下战马扶住将军):卿不必言谢,杀敌卫国本是我们共同的职责。
将军(悲叹):征战多年,总想国泰民安早日回家团聚,可恨有人屡屡挑起事端燃起硝烟。木兰(悲壮地):一朝辞别爷娘,就已经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希望我的热血可以换来家国安宁!一时间,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只闻山河呜咽……
你阅读了这段文字后,告诉他们“卿”的称呼是用错的,因为“卿”是(1)____________的称呼。小州不能确定“马革裹尸”这个成语是否用对了,请说出你的观点:(2)____________。小杭认为“只闻山河呜咽”这种抒情方式似曾相识,小州认为它同右框中的(3)_______________句一样,理由是(4)__________。抒情方式
A.我们祖国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答案】 以使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运用。
(1)“卿”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木兰不能用来称呼将军。
(2) “马革裹尸”意思是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这里表示木兰决心为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因此用在这里比较合适。
(3)“只闻山河呜咽” 这里用了间接抒情,用“山河咽”来表达对国家沦陷的无奈与忧伤。“我们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句话是直接抒情。“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这句话是间接抒情。用白桦树的呻吟,表达了对国家苦难命运的无奈与忧伤。因此第三小题选B。第四小题的理由即可得出:都是间接抒情。
①. 古代君王对大臣
②. 对的,马革裹尸表示战死在沙场上,木兰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可
③. B ④. 都是借景抒情或者是间接抒情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15题 46分)
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6分)
3. 根据语境,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歌以咏志,心怀家国。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她既有“当窗理云鬓,
____________”的女儿情怀,也有“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的英雄气概。岑参行军途中偶遇返京使者,只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寄思念。李白身处洛城,半夜闻笛,不由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乡之情。
【答案】 ①. 对镜帖花黄 ②. 万里赴戎机 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④.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⑤. 此夜曲中闻折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帖、戎、逢”等字词容易写错。
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2分)
4.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段突出了木兰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答案】不图功名利禄【解析】【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精神品质的归纳。
由“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可知,本段主要讲述战胜归来后,木兰因为战功显赫被天子隆重接见;“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本句意为:记很大的功。“赏赐百千强”意为:赏赐很多的财物,由这两句可知,木兰在战场上被记了很大的功,天子准备赏赐很多的财物给木兰;由“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知,木兰拒绝了天子的封赏,只求天子能用快马送她回家;虽然木兰战功赫赫,天子要重重封赏木兰,但是面对功名利禄,木兰却都毅然拒绝了,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早日还家。可以看出木兰不贪图荣华富贵、不慕名利(不慕荣利、淡泊名利)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填的词语只要围绕“不图名利”作答,意思相近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5.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但微颔之(2)吾射不亦精乎
(3)徐以杓酌油沥之(4)康肃笑而遣之
6.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以我酌油知之。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7. 卖油翁能轻松化解陈康肃公的愤怒,从他身上你学到些什么?(至少答两点)【答案】5. (1)点头 (2)射箭的本领 (3)用 (4)打发 6. (1)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2)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7. 自己有专业的本领(熟能生巧的经验),不卑不亢、气定神闲的心理素质,类比讲理的方法。(答出两点)【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只是微微点头。颔:点头;
(2)句意:我射箭的本领不高超吗?射:射箭的本领;(3)句意: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以:用;(4)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遣:打发。【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以:凭借;酌:倒入。
(2)因:于是;亦:也;无他:没有别的奥妙;惟:只;尔:同“耳”,罢了。【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将钱孔沥油的过程类比射箭的过程,强调“熟能生巧”的道理,并且卖油翁展现了钱孔沥油的高超技艺,使陈尧咨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可见卖油翁有专业的本领(熟能生巧的经验),面对“忿然”的陈尧咨不卑不亢、气定神闲,类比说理。【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凭借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
他在家里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很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次,只是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高超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魏巍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②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③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④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⑤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32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
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⑥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⑦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⑧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8. 请用文中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的情况。
9. 从作者对松骨峰战斗情况的细腻描写中,你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10. 设问句和反问句都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请你从两处划线句中选择一句,对其表达作用进行批注。
【答案】8. 壮烈
9.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0. 示例一:第②段划线句使用设问,强调了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示例二:第⑧段划线句使用反问,强调了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我们应该以他们为自豪。【解析】【8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
从第⑤段“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第⑥段“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可知,松骨峰战斗的情况,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就是:壮烈。【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可知,勇士们的英勇和顽强;从“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可知,勇士们的不害牺牲,英勇无畏;从“……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
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可知,勇士们绝不退缩革命到底的精神。
所以,从勇士们的行为中,我们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精神品质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0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第②段划线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一问一答,使用设问,引发人们对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强调了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表达对战士的赞颂。第⑧段划线句“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先设问,再反问。使用设问“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引发人们对英雄的事例进一步去思考;使用反问“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强调了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我们应该以他们为自豪。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说和做
——记巴金先生言行片段
①“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②“作家天经地义地靠作品生存,用作品说话,读者才是作家的衣食父母。”
③1978年,年逾古稀的巴金着手《随想录》书稿的写作。至1986年,全部150篇完稿,历时8年。④巴金在开篇写道:“我不想多说空话,多说大话……这只是记录我随时随地的感想,既无系统,又不高明。但它们却不是四平八稳,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人云亦云,说了等于不说的话,写了等于不写的文章。”
⑤对于巴金而言,“讲真话”不仅是写作的基本标准,还是为人的一贯风格。
⑥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开会之余,歌唱家周小燕请大家题词留念。
⑦有人题的是:“为建设人民音乐而努力!小燕同志。”有人题词:“为人民服务。”有的写:“为人民服务者,拜人民为老师!小燕同志。”有的说:“唱出人民的声音。小燕同志。”有的则说:“人民歌唱家,是最光荣的称号。为人民歌唱,歌唱人民吧!”
⑧在大同小异的题词中,唯独巴金写道:“我们都高兴听您唱的歌。小燕先生。”⑨这是巴金说话的一面,做事的另一面,又如何呢?
⑩“文革”结束时,巴金已是一位垂垂老人,但他为中国文学做些事的愿望依然迫切。建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了那几年巴金最真切的梦想。
⑪他发起倡议,联名多位作家上书,并身先士卒,向文学馆捐出了个人存款的大部分——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⑫几年后,当现代文学馆的牌子,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没能挂起来的时候,巴金成了“祥林嫂”,见人就要问。
⑬1985年,在多方努力下,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巴金在家人的搀扶下激动地踏上文学馆石阶。【甲】这一天,他又将自己刚收到的一笔稿费捐献给了文学馆。
⑭巴金一生靠稿费生活,是当时中国作家中唯一不拿工资的。【乙】晚年巴金虽然早已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他从未安于享乐,而是兢兢业业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⑮编校《巴金全集》时,巴金已步入耄耋之年,且身患帕金森症,【丙】手抖抖的,总是好不容易握住了笔,写下去,明明要写竖的却横了出去,有时候动不了,他就用左手去推右手,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女儿李小林心疼地说:“我爸爸是这个家庭中年龄最大、工作时间最长,也是最辛苦的人。”
⑯四年后的收尾阶段,巴金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那个夏天,他瘦了4公斤多,体重只剩下38公斤。
⑰这就是巴金,一辈子说真话,做真事的文学大师。11. 本文围绕巴金的“真”,具体写了哪几件事?12. 结合句中加点字,体会下面语句蕴含的情感。
女儿李小林心疼地说:“我爸爸是这个家庭中年龄最大、工作时间最长,也是最辛苦的人。13. 读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选文⑤⑨⑰三段,在结构上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14. 选文【甲】【乙】【丙】三处划线句中,哪一处为细节描写?找出来,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案】11. 巴金写作《随想录》时,敢于说真话;巴金在为周小燕题词时,率直地说真话;巴金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筹建,发起倡议,联名上书并带头捐款;巴金带病编校《巴金全集》。 12. 这句话连用了三个“最”,表达了巴金女儿对父亲的关爱以及敬佩之情。 13. 第⑤段和第⑨段是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⑰段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14. 丙处,这里对于巴金患病后,艰难写作情景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巴金兢兢业业,不为盛名所累的精神。【解析】【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
第一件事:依据④段“巴金在开篇写道:‘我不想多说空话,多说大话……这只是记录我随时随地的感想,既无系统,又不高明。但它们却不是四平八稳,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人云亦云,说了等于不说的话,写了等于不写的文章’”,⑤段“对于巴金而言,“讲真话”不仅是写作的基本标准,还是为人的一贯风格”可可以概括为:巴金写作《随想录》时,敢于说真话;
第二件事:依据⑨段“在大同小异的题词中,唯独巴金写道:‘我们都高兴听您唱的歌。小燕先生。’”可以概括为:巴金在为周小燕题词时,率直地说真话;
第三件事:依据⑫段“他发起倡议,联名多位作家上书,并身先士卒,向文学馆捐出了个人存款的大部分——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可以概括为:巴金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筹建,发起倡议,联名上书并带头捐款;
第四件事:依据⑯段“编校《巴金全集》时,巴金已步入耄耋之年,且身患帕金森症,手抖抖的……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可知,主要写巴金带病编校《巴金全集》。【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依据“女儿李小林心疼地说”“年龄最大、工作时间最长,也是最辛苦的人”可知,这是巴金女儿对巴金评价的话语,概括了巴金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而年龄却是最高的特点,流露出巴金女儿对父亲身体健康的关心,辛苦工作的心疼,流露出对巴金人的敬佩之情。【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作用的能力。
依据④段“巴金在开篇写道:‘我不想多说空话,多说大话……这只是记录我随时随地的感想,既无系统,又不高明。但它们却不是四平八稳,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人云亦云,说了等于不说的话,写了等于不写的文章。’”可知这是写巴金在写作上说实话的事件;依据⑥——⑦段内容可知,这是回忆巴金在题词方面说实话的事件,是其为人高尚的表现。所以,⑤段是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⑨段“这是巴金说话的一面”可知,这是对③——⑧段内容的高度概括;依据⑩——⑯段内容可知,这是回忆巴金在做事方面说实话的事件。所以,第⑨段是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⑰段“这就是巴金,一辈子说真话,做真事的文学大师”及其位置可知,这句话起总结全文的作用。【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
首先明确:丙处。依据“手抖抖的”“好不容易握住了笔”“他就用左手去推右手”可知,这是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细致刻画了巴金患病后,艰难写作情景,表现了巴金在事业上兢兢业业,不为盛名所累的高尚品德。而【甲】【乙】两处只是平实的叙述,没有使用细节描写的手法。
四、
15. 阅读下面从《骆驼祥子》中摘录的文字,回答问题。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她,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老舍描绘的暴风骤雨的场景,展现的也是祥子的世界。有人说:“祥子的世界一直在下雨,让我们觉得这雨真大。”请结合祥子生活经历中的关键事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祥子的世界一直在下雨”是说祥子的命运是悲惨的。经历三起三落后,他由一个有理想、老实健壮、善良坚韧、自尊自强、吃苦耐劳的青年变成麻木、吃喝嫖赌、穷困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把握。
“祥子的世界一直在下雨,让我们觉得这雨真大”,是指祥子命运的悲惨。祥子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农村经济的破产,父母双亡,失去了几亩田,来到城市靠卖力气吃饭,最后进入拉车的队伍。他苦干三年,不惜力气,不惜身体,凭着自己健康的体魄和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他终于凑足一百块钱,用九十六元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车在一场匪乱中被乱兵抢走。逃回来后,他把顺手牵的三匹骆驼变卖了,得到三十五块钱。祥子继续奋斗,攒钱买车,他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将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存入瓦罐中。不料,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得精光,还丢了曹家的差事,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再次回到刘四的人和厂租赁车,继续拉茶。他被虎妞算计后和她结了婚,二人离开了人和厂,搬进了穷苦人的大杂院,祥子用虎妞的私房钱重新买了车,又拉上了自己的车。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不得不卖车为她安葬,最后又没了车,人财两空。小福子的存在曾给了祥子一点安慰和精神寄托,但是,小福子的死将祥子仅有的一点希望也浇灭了,最后他自暴自弃,完全堕落了。
第三部分 写作(16题 4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显眼”指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引人注目;“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 当下的“显眼包”因“与众不同”而大受欢迎,这是人们对个性化、多元化表达的认同。 而且,“显眼包”除了指人,还可以指那些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事物。每个领域、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显眼包,比如博物馆里形态生动、富有喜感的馆藏文物,也可以被称为“显眼包”。
读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我身边的‘显眼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 6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名。【答案】例文:
我身边的“显眼包”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叫小文,一个名副其实的“显眼包”。不过,别误会,这个称号并非贬义,反而是
对他独特个性的最好诠释。
小文的外貌与众不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那张阳光帅气的脸庞和一头乌黑利落的短发,他无疑是人群中的焦点。然而,更吸引人的是他独特的性格。与一些人的内敛沉默不同,小文活泼开朗,热情洋溢,仿佛身体里蕴藏着无尽的能量。
小文与男生们的友谊让人羡慕。他们之间没有隔阂,只有纯粹的友情和共同的兴趣。男生们流行的游戏,他都能玩得风生水起,甚至有时还能超越他们,成为游戏中的佼佼者。看着他与男生们一起欢笑、打闹,你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青春活力。
尽管外表看起来不像个文静的书生,但小文对书法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字迹矫健有力,仿佛能穿透纸背。每当他挥毫泼墨时,那种专注和投入的神情都会让人为之动容。他的书法才华不仅让人惊叹,更让人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夏天,是小文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他可以尽情地参与各种户外活动。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河边戏水,他提议进行一场潜水比赛。就在比赛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小男孩不慎滑入深水区。小文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比赛,迅速游过去将小男孩救起。那一刻,他成了河边最耀眼的“显眼包”。
上岸后,我们发现有几个旁观者在窃窃私语,似乎在嘲笑我们的比赛被打断。小文顿时火冒三丈,走上前去与他们理论。他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正义感,成功地将那些旁观者说得哑口无言。那一刻,我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骄傲。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小文,一个外表帅气、性格鲜明、充满正义感的“显眼包”。他的存在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勇敢地做自己。在我心中,他永远是最特别、最耀眼的那颗星。【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次作文题目要求以“我身边的‘显眼包’”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写作对象一“显眼包”。同时,题目还对“显眼包”进行了解释,指出其原本是带有“嫌弃”意味的词语,但如今褒扬意味明显,强调其“与众不同”“个性化、多元化表达”的特点。因此,在审题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写作对象。要突出“显眼包”的“与众不同”“个性化、多元化表达”的特点。作文的立意应该围绕“显眼包”的个性化、多元化表达以及其积极、正面的影响来展开。在立意时,我们可以写“显眼包”的个性化、多元化表达,展现其与众不同的特点。突出“显眼包”积极、正面的影响,比如为生活增添色彩、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等。通过具体的事例或细节来描绘“显眼包”的形象,使其更加生动、具体。
第二,构思选材。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在构思选材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立意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支撑文章。比如,在本次作文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身边的“显眼包”人物作为写作对象,通过描绘其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特点来展现其个性化、多元化的表达。可以选择班上一个性格活跃、
经常引人注意的同学作为主角,描写他/她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班级中的“显眼包”;可以写一个身边的朋友或亲人,他/她因为某项独特的才艺(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而备受瞩目,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以选择一个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乐于助人的“显眼包”,描写他/她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总之,在构思选材时,我们需要紧紧围绕立意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支撑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展现“显眼包”的个性特点和魅力所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