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宋代家庭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宋代家庭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宋代家庭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作者:詹明瑜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9期

摘要 宋代是继大唐盛世之后的又一个文学极盛的朝代,文学繁荣的背后,是什么原因让它在那样一个国力相当低弱的朝代,处于不败之地。除了前人的历史积淀之外,恐怕不得不归咎于其家庭教育的措施得当。本文通过宋代家庭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的比较,揭示宋代家庭教育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 宋代家庭教育 现代家庭教育 借鉴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and Implication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Song Dynasty and Modern Times ZHAN Mingyu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The Song Dynasty is the second heyday of the dynasty after Tang Dynasty, behind this literature prosperity, what is the reason it is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as a weak dynasty who is very low in strength. In addition to previous history of accumulation, the fear had to be attributed to its proper family education measur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ision between the Song Dynasty and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reveals the Song family education's inspiration and reflection to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family education in Song Dynasty;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learn

中华民族素来以重视家庭教育闻名于世,大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小到家族的命运,都与后代子孙的贤与不贤、孝与不孝有很大的关系。在“三贫三富不到老”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决定着全家乃至全族人的命运,可以说“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因此,就维护家族利益来说,家庭教育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宋代,家庭教育空前繁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宋代家庭教育的丰富积淀和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宋代的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教育和环境影响,成功的早期家庭教育,可以为人才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司马光认为儿童的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所有的思想、习惯等等,都要在此时打下基础,不然就很难造就其健全的人格。颜之推的“教子婴孩”也是如此。邵雍、张载、二程、朱熹等为代表的理学家也都推崇早期教育。“春无再至,花无再开,人无再少,时无再来”都不无道理。尤其是重视胎教教育,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实在令人佩服。

首先是德育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深深烙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历代爱国志士的最后抉择和对人生价值的响亮回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实在为我们当代的大多数人所不及。苏轼,虽然一生历经挫折,但却相当乐观旷达,身在忧患之中却不忘百姓,积极为百姓谋福利。虽然这些和当时的“忠君爱国”思想有很大关联,但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实在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其孝的教育也有可取之处,其孝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而在于要在内心深处怀有对父母的深深孝敬和爱戴。这一观点,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现代的教育缺乏尊老爱幼的教育,其现状更是令人堪忧。

第二,名利教育。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名利”有着浓厚的兴趣,司马光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实在道出了利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人的求利思想,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它同时却慢慢内化于人的追求,成为精神痼疾。很多年来,许多人都想试图摆脱名利,超脱名利,却总是有限度的。这些复杂的心态却在宋代的家庭教育那里得到了解脱,他们推崇“清白传世”,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最关键的是留个好名声在人间,至于利,当然不能舍弃,但也不能将之看的过重,主张通过合法途径来获得利益。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当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扬的。

第三,风节教育。风节教育是宋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风节教育的侧重点在于教子清白,无疑,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特别是对于读书做官的读书人来说更难能可贵。只有个人清正廉洁,才能为国家、为民众尽心尽力,造福于人民,才能够以身示范,更好的管理和领导别人。

第四,仁爱教育。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家庭教育继承了传统的“仁爱”思想,欧阳修之母教育欧阳修要存仁爱之心,认为为百姓谋福利的事虽然限于个人条件不能博施与众,关键要有深厚的仁爱之心。

第五,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在宋代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宋人认为,交友须谨慎;要见贤思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对别人不求全责备,对故人旧交,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能轻易抛弃朋友。对所爱者要知其不足,对所憎者要见其长处。在对待子女的郊游中,袁采鼓励子弟郊游,指出谨郊游而时察之,了解负面的东西,有利于子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交抵抗力,防止日后上当受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六,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宋人将诚信看作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标准,将诚信放在了人与人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将之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素质之一来追求,因此,不诚信实则与禽兽无异,势必受到人们的唾弃。 2 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而现代的家庭教育则偏重智育,主要表现在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和重“金”投资两方面。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甚至认为孩子能否成才就要增加财力投入,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甚至有些家长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自然就好了。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在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一步也离不开。

现在的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体育上,只是保护孩子的安全,提供许多营养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其实只是一种防御性的、静态的、消极的保护;智育上,只是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孩子朗读、书写、计算等技能,父母监督学习、检查作业、实行题海战,应付永无休止的考试,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美育上,越来越多的父母,盲目地把孩子送入绘画班、歌舞班学习,其实是无视孩子的兴趣,其结果都往往恰巧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

在教育方法中,认为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唯一方法。其实并非批评就一定能使孩子改掉缺点。破坏性的批评只会把孩子的潜能埋没,自我价值打消,毁掉孩子的自尊心。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因此,总设法让孩子绕开艰难困苦,缺乏挫折教育。以致于不少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还不知道生活中竟有痛苦和悲伤。对孩子未来的预期不合理,不顾孩子的现实,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教育措施,只能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而最普遍的现实是,很多家长都喜欢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以此来激励孩子,其实这样是极不科学的。

3 宋代家庭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和启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宋代所提倡的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既重视儿童知识技能的培养,又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体性的形成。而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人为地造成儿童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这样的人是不能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如果家长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视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个性特征的培养,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且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后患,因此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应该学习宋代通过鼓励青少年游学交友,通过自身内在因素的发挥促进孩子们的良好发展。反思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确实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多欠缺。家长对子女的爱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如何严格要求,很多人却不易把握尺度,那就学学宋代人吧。以身示教在家庭教育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父母自己从不学习,不思进取,却一味要求子女勤奋刻苦, 就很难使子女在感情上理解与接受。

古代家教有光耀门庭、出人头地的功利思想,但优秀的家教却能体现传统美德中的“诚”“信”风格。身教言教并重,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传道”“授业”“解惑”和谐统一等方面的成功范例,本当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发扬的,但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出现的拜金、自私、浮躁、造假等时弊,严重影响到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宋代成功家教给予了我们极好的启示。

颜之推曾深刻阐述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品行,经世致用。读书让人在家成为孝子,在国成为忠于职守,在危难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还要成为重情谊轻钱财,清心寡欲,国济危国,戒骄戒躁的正人君子。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诚信危机”、“商业欺诈”等诸多社会问题,与教育中德育的缺失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操守,即使他学得再多技能,也终会行为不检、令人厌恶。

纵观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可知,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于重视精神和品质的培养,是人文教育与德行教育。我国古代家教重视修身养性的传统,以认真做人为第一要务,对于造就人才,延续传统美德,维系家庭,稳定社会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今人所享有的物质文明已远非古人能比,对人才概念和精神品质内涵的诠释较古人也有很大不同,但是,重视精神品质这一点却是今人应当继承的。社会越是高度发达,越需要每个人都具有崇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而当今教育之最大失误正在于忽视精神品质的培养,弱化道德教化式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中,重学历,轻素质;重技能技巧轻道德品质,重科技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诸如此类现象十分普遍。对于国与家,人与物,义与利,德与力,公与私诸种关系缺少有力的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就缺少浓烈的人文环境。尽管这类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忽视精神品质教育造成的诸如社会责任感不强,道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不佳,甚至心理存在障碍等现象,已经是一种显著的存在。因此,在当代教育中,孩子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黄宝权.宋代家庭教育研究.河南大学中国教育史硕士学位论文. [2]谷秀峰,邵志杰.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教育发展与研究,2008.19. [3]陈永刚.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建议.企业技术开发,2009.2.28(2). [4]戎新会.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分析.21世纪中学生作文,2009(4).

[5]王秀娟.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20(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周桂英.颜之推的家教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宜宾学院学报,2006.2(2).

[7]汪文敏.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4). [8]张学丹.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科教文汇,2007.12(中旬刊). [9]汪文敏.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