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4一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0 VOL.(2)NO.16 慢,陡肾衰患者的中医临床探讨 Clinical study on treating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TCM 史兰英 (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溧阳,213300) 中图分类号:R692.5 【摘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16.0104.02 证型:AGD 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的中医临床理疗。方法:选取本院42例慢性。肾衰患者,42例病例分别应用辨证护理、 中药服用、中药灌肠等中医方法,综合分析各种中医临床护理方法的总有效率和实际效果。结果:42例病例均达到预期的临床护 理效果,并全部顺利出院。结论:中医・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慢性’肾衰患者的辅助治疗及康复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衰;中医; 肾脏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hysiotherapy of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TCM.Methods:42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apply nursing in diferentiation,TCM and lavation.To analyz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g effects of clinical nursing.Results:42 cases reached to the desired effect,and all of them were discharged.Conclusion:Treating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TCM clinical nursing have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words】Chronic renal failure;TCM;Kidney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晚期,。肾功能逐渐减退 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患者经常会出现代谢异常、皮肤感染、 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等,临 床护理中以精神护理为主,尤其注意药物宜温服;温热内蕴型 贫血、高钾血症等并发症。目前,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 疗上,早期多采用保守疗法,以延缓病情进展,尤其适宜于病 患者临床症状为全身浮肿、烦热口渴、苔黄等,临床护理中服 用利湿解毒药物为主【31。 2.2中药服用法 程迁延、易反复、合并症多的患者;晚期则以透析和肾移植为 主。慢性肾衰患者对自身疾病无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大并伴有 恐惧心理…。通过临床实践表明:在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护理 中,中医临床护理方法更为适用,并且对于患者的调养与康复 更加有利}2】。本院多年来一直采用中医临床护理方法,并且取 得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其护理体会如下: 42例临床病例中,27例患者经常出现呕吐现象,临床护 理中对此27例患者采用中药服用法。中药汤剂采取高浓度、 少量、多次分服的方法。其中l l例患者对药物反应较大,医 护人员采用生姜汁点舌的方法,帮助患者克服服药困难的问 题。 1临床资料 2009年3月~8月,本院共收治慢性肾衰患者42例,男 性31例,女性l1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1.9±2_3) 岁。其中临床表现为水肿25例,昏迷l8例,呕吐27例,酸 中毒6例,水电解质紊乱4例。 42例病例均需住院进行治疗与护理,患者全部同意接受中 医临床护理方法,并表示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的各项护理工 作。 2方法 同时,应用中药服用护理法时,服药后医护人员要提醒患 者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3中药灌肠法 医护人员对42例病例中病状较为严重、康复速度较慢的 13例患者采用了中药灌肠法,中药灌肠法具有明显的排毒功 能,对于延缓病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药灌肠法应用药液的中药成分主要包括:六月雪30g, 炒槐花30g,生牡蛎30g,大黄炭30g,将以上中药材浓煎120ml, 采用高位保留灌肠方法,灌肠后2h ̄3h,使用300ml ̄500ml 清水进行清洁灌肠。 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主动配合,右侧卧位,垫高臀部约 10cm,还要选择细的肛管,肛管插入15cm,用50ml注射器抽 样药液后缓慢推入,如感觉推进阻力较大,可适当移动肛管的 位置。 2.1辨证施护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护理以辨证护理为基本要求,即针对 不同证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42例病例中临床表现为肝肾阴虚型17例,水湿泛滥型1l 例,脾肾阳虚型9例,温热内蕴型5例。 肝肾阴虚型患者临床症状为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舌红苔 少等,临床护理中应以服用滋阴柔肝的六味地黄丸为主,忌食 3结果 本院选取2009年3月~8月收治的42例慢性肾衰患者经 过中医临床护理,现已全部出院,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可以保持 在80%以上。42例慢性肾衰患者中医临床护理方法及总有效率 辛辣之物;水湿泛滥型患者临床症状为全身水肿、小便短少等, 临床护理中功逐竣利之品应慎用;脾肾阳虚型患者临床症状为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0年第2卷第16期 见表1。 表1 42例慢性肾衰患者中医临床护理方法及总有效率 一1O5一 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此时应积极开导 病人,教育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进而保持乐观积极的心 态。 蛋白质的摄入也是慢性肾衰患者中医临床护理的关键,因 为慢性肾衰患者血中非蛋白氮的浓度已经很高。如果摄入蛋白 质数量多,质量次,势必增加血氮与尿素氮的浓度,加重病情, 而长期的蛋白摄入不足,又可以产生负氮平衡。因此慢性肾衰 患者必须注意蛋白的摄入对严重的后期慢性 肾衰患者,进食蛋 白质的量要遵医嘱。 由表1可见,本院接受中医临床护理的慢性肾衰患者对于 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好转率较高,患者基本认可中医临床护理 方法在慢性肾衰康复中的应用。 另外,在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精神护理、家庭自我 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护理方法也是必不可 少的。 慢性。肾衰是人类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是多种慢性肾病发 展到晚期而出现的严重综合症状。由于慢性肾衰的病程较长, 病情普遍较重,患者极易产生悲观、恐惧、易怒等反常情绪,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有 效的护理方法,既要协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又要保证护理工 中药由天然植物做成,其副作用较少。而慢性肾衰的患者 在选用西药时,应避免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头孢菌 素等。同时注意服药禁忌,慢性肾衰患者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药 作的实际效果。 经国内权威医学研究机构统计表明:中医临床护理的效果 明显优于西医护理,接受中医临床护理的患者康复周期明显缩 短,并发症也相对较少。 时应忌食萝卜、绿豆等凉性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温补作用。 同时指导患者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换药、减量、过早停药或停药 后不追踪观察,以免加重病情。 4讨论 参考文献: …李春芳.慢性肾衰的中医I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2008,9(11):23-25 【2]:Eft平,李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 .京苑医学, 2005,4(10):33—34 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病患者血虚生风,挟热挟毒 导致患者皮肤出现干燥、瘙痒,故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感染。 可用中药煎汤,待药液温度不烫皮肤时外洗,每日一次或隔日 一[3]刘宏宇.浅谈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治疗【J].中医百科,2004,7(2): 17—18 次,并指导患者勤换内衣内裤,选料以棉质为佳。同时慢性 肾衰患者脾胃衰败,湿浊中阻,以致患者出现口腔异味,舌苔 f4】王福堂,李兆玉.中医临床护理对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J].康复 医学,2006,1(12):26-28 厚腻或纳呆食减,恶心呕吐症状,因此慢性肾衰患者的口腔护 理也十分重要,应指导患者饭前饭后漱口,睡前醒后刷牙【4J口 同时,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其相应的脏腑,使气机 编号:ER.10080615(修回:2010—08—17) (上接94页) 为治愈。声带运动基本正常或略有减弱,闭合欠佳,有裂隙, 声音略有嘶哑者为好转。治疗前后声带运动无改变者为无效。 养。因此辨证论治首先要分清虚实。除借助于脉诊、舌诊在内 的全身症状外,还要认真观察声带的紧张度。一般来讲声带松 弛外展者多属虚,紧张内收者多属实。按摩不同于针刺,远道 穴位得气后不易上传,故以局部穴为主;治疗时取下肢穴位不 太方便,所以远道穴位只取手上的。 结果治愈8例(55%),其中风邪入络证4例,肺脾气虚证3 例,肺肾阴虚证l例;好转6例(37%),其中风邪入络证1 例,肺脾气虚证2例,肺肾阴虚证3例;无效1例(8%),为 肺肾阴虚证。 从本组l5例患者的证型作预后分析,发现风邪入络证型 预后最好,其次为肺脾气虚,再次为肺肾阴虚。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0 3讨论 声带麻痹表现在喉,可影响发音、呼吸和吞咽,以及产生 食物和流汁的误吸进入气管。但根本原因和全身脏腑关系甚 密。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临床辨证多属风邪入络,肺气不宣; 病久则多为虚症,临床辨证多属肺肾阴虚,肺脾气虚,喉窍失 [2]熊大经.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6 编号:ER.10071906(修回:201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