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推荐)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推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学科 年级 语文 一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单元(或主题)名称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童话故事 这是部编新教材下册的开始第三单元,内容过渡层层递进,由《小公鸡和小鸭子》体会团结友爱的快乐之情,其他两篇课文同样是体会友谊的美好之情,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渴望之情。同时也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的去认识生字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识字书写,也更加强调对于学生握笔,写字,读书等学习姿势的规范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 认识37个生字、6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和3个新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 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 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有关友谊的故事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内容及课时安排: 5.小公鸡和小鸭子 2课时 6. 树和喜鹊 2课时 7.怎么都快乐 2课时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通话故事。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通俗易懂,很好理解。课文讲述了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并救了小公鸡的事。让学生明白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习性的同时,也告诉了我门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2. 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能掌握一定量的汉字,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同时个体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对于字的发音也不一定准确。不管是哪类学生,对于汉字,他们都充满好奇,拥有一定的学习热情,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整体识字、加强记忆,避免识字教学的单调枯燥。 3. 学习目标确定 1、用不同的方法学会13个生字,认识提土旁,会写“也、他、地”三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 3、联系上下文,了解“一块儿”的意思并积累。 4. 学习重点难点 1、用不同的方法学会13个生字,认识提土旁,会写“也、他、地”三个字,读准“不”字的变调; 2、联系上下文,了解“一块儿”的意思并积累。 5. 学习评价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在学生读生字读的又快有好时,我会不仅会在言语上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还会给他们发奖励的小红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氛围好,精神高度集中,课堂的效率极高。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1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两位新朋友,先请大家来猜一猜,他们是谁呢? 谜语一: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板书:小公鸡) 谜语二: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相机板书:小鸭子) 2、说说你为什么知道是小公鸡(或小鸭子)的呢?问:他们长得有些什么不一样呢? 3、让我们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4、板书:和。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那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学生活动1 1、学生猜谜语,猜对奖励小红花 2、学生自由说理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学生齐读读“小公鸡”、“小鸭子”。 4、学生自由回答。(\"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学生活动 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鸭子之间。)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兴趣出发,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是的学习的过程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 环节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活动2 过渡:两个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 1、要想完成阅读小任务,还记得步骤吗?一读二圈三再读。真棒,请小朋友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现在老师请四位小朋友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尤其是读到你不认识的字,要认真的把正确的读音记下来。 7、玩游戏,找生字树叶。 3、检查生字反馈情况。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和我们做游戏,你能读准8、学生用多种方式读好词语。 他们吗? (1)指名读,相机指导。哪位小朋友愿意第一个来读? (2)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3)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脑筋,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找一找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哪些是独体字。 (4)现在这些生字朋友把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 (5)比一比:捉跟喊急。小朋友,你怎样才能更好的记住这四个字呢?这四个字可好记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顺口溜。 (6)生字认熟了吗?接下来我们来摘一摘。这些生字宝宝都藏到树叶上去了,我们把他们摘下来。谁愿意来和他们玩这个游戏。 9、学生多种方式读句子,读好“不”的变音。 学生活动2 1、学生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四位小朋友合作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3、让学生多种方式读生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去拼音读) 4、学生找一找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和独体字。 5、再读生字。去拼音读、男女赛读。 6、顺口溜记住捉、跟、喊、急。 4、小朋友可真厉害。接下来这些生字宝宝也把自己的好朋友带来和大家打招呼了,我们也和他们打个招呼好吗?谁愿意第一个来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齐读。相机指导。 5、提示“不”字的读音。 (1)小朋友们这么厉害,生字宝宝可喜欢你们了,不过有一个小朋友有点害羞,他就是我们的“不”。 (2)你能把书中还有“不”的词语找出来吗,如果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出现,“不”就不害怕了。 (3)看,不和他的朋友们出现了,你们谁想和他交朋友,想和他交朋友可不容易,得把他读准确。 出示: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你什么时候也会直哭) 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活动意图说明 用多种方式识字,指名读,带读、男女赛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结合语境读等等,扎扎实实识字认字,将认字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扎实学生扎实学生字,并学的扎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环节三 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教的活动3 音频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1、出示第1自然段,就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学的活动3 1、学生学习“块”:与“快”比较,换偏旁。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喜欢和谁一块玩。 2、你每天总是跟谁“一块儿”玩呢?(关系亲近的) 3、小公鸡和小鸭子出去玩,做了哪些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几个生字。 4、指导写字 (1)、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快快开动脑筋啦! (课件)有水变水池,有人变成他,有土成土地,加女成了她。 指导书写这三个字。 (2)、老师在田字格里板书“也”字,边写边讲写字要领。 要领:横折钩,朝上斜。竖弯钩,要伸长。 4、老师在田字格里板书“他”“地”字,边写边讲书写要领。 要领:也字变瘦,让位偏旁。提土旁的一提与也的横折钩互相穿插。 生在田字格里练习。 活动意图说明 3、学生观察三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提示应该注意的地方。 4、生根据要领在田字格里练习。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感受内涵。并运用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也、他、地这三个字。在理解的基础上写正确。 7.板书设计 池 他 也 地 她 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写好生字 2、熟读故事,学会讲这个故事。 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生字的变化。在朗读课文时,出示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直观的教学。 10. 教学反思与改进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我设计了找树叶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 以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精神集中到课堂中来,学生学得开心。 抓住“不”的变音,让学生结合语境句子去理解不在不同句子中读音的不同。 不过第一课时内容安排有些单一单调,教学上还不够富有童趣,还需要改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