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期末试卷 (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期末试卷 (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检测技术及自动化仪表》试卷(A卷)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应变效应:

应变效应是指当金属体或半导体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地发生变化(3分)

线性度(传感器特性):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3分) 2、霍尔效应:

把一个导体(半导体薄片)两端通以电流I,在垂直方向施加磁感强度B的磁场,在薄片的另外两侧会产生一个与控制电流I和磁场强度B的乘积成比例的电动势 。或通电的导体(半导体)放在磁场中,电流I与磁场B方向垂直,在导体另外两侧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称霍尔效应。(3分)

3、热电阻效应: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3分) 4、光电导效应:

在光线的作用下物体导电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3分) 5、莫尔条纹:

两块具有相同栅距的长光栅叠合在一起,使它们的刻线之间交叉一个很小的角度,在与光栅刻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些条纹成为莫尔条纹。(3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信息提取 、_信息转换_2、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3、变气隙型 ,变介质型 和 螺线型 4、大气窗口低、 5、 电荷存储 , 电荷转移、电荷输出 6、频透射式

7、_增量式__,绝对式 8、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和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9、电压放大电路、电荷放大电路 10、直线位移感应同步器。(每空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满分共35分)。

1、简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定义以及特性指标。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静态工作状态下的输入输出特性。(2分)

传感器的特性一般指输入、输出特性,包括: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度、漂移、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 (3分)

2、试分析磁电感应式传感器与霍尔传感器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磁感应式传感器,都是磁电转换原理工作的;磁电感应式传感器体积大,霍尔传感器体积小;(2分)

不同点: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工作时不需要外加电源,可直接将被测物体的机械能转换为电量输出。是典型的有源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工作时需要外加电源,由是半导体材料组成。(3分) 3、热电偶中主要存在哪些电动势,并说明形成的微观原因。 热电偶中主要存在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两种电动势。(1分)

温差电动势:同一导体的两端因其温度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电动势。(2分) 接触电动势:当两种导体接触时,由于两者电子密度不同,电子在两个方向上扩散的速率就不同,这样在两个导体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2分)

4、简介直流电桥作为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电桥各桥臂电阻满足如下条件时 R1R4R2R3

电桥平衡。当R变化时,利用

U0(R1R1)R4R2R3E

(R1R1R2)(R3R4)可以进行测量电路阻值。

5、 压电传感器不能测量频率低或静止的参数,试结合其等效电路说明原因。

压电传感器可以看作是一个带电的电容器,当外接负载时, 只有外电路负载无穷大,内部也无漏电时,受力所产生的电压 才能长期保存下来,若负载不是无穷大,则电路以时间常数

RLCa按指数规律放电,无法测量。所以不能测量频率低或静止的

(2分) 参数。(3分) 6、 试简述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高频电流通过励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在铁质锅底利用涡流效应会产生无数的电涡流,使锅底自行发热,烧开锅 内 的 食 物。

7、试分析高分子压电薄膜制作的压电喇叭的工作原理。

先利用压电效应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再利用逆压电效应把放大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满分共30分)。

1、画出差动电感传感器的带相敏整流的电桥电路,并分析当衔铁不动而外加电源U极性发生改变时,输出电压Uo的极性是否变化及其原因。

如图所示:

当输入交流电压为正半周,即A点电压为正,B点为负时,VD1、VD4导通,VD2、VD3截止。则在A→E→C→B支路中,C点电位因Z1增大而比平衡时降低;在A→F→D→B支路中,D点电位因Z2减小而比平衡时增高。所以D点电

(4分) 位高于C点电位。(3分)

当输入交流电压为负半周,即A点电压为负,B点为正时,VD2、VD3导通,VD1、VD4截止。则在B→C→F→A支路中,C点电位因Z2的减小而比平衡时降低;在B→D→E→A支路中,D点电位因Z1增大而比平衡时增高。所以D点电位仍然高于C点电位。(3分)

输出电压的极性不会改变。

2、试画出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图,并分别分析其组成部分。

(5分)

C为传感器的电容,RP为并联损耗电阻,RS为串联损耗电阻, L为电感,CP为寄生电容(2分)

并联损耗电阻RP代表极板间的泄漏电阻和极板间的介质损耗,这些损耗通常在低频时

的影响较大,随着频率的增高,其影响也相应减弱直至可以忽略不计。(2分)

串联损耗电阻RS代表引线电阻,电容器支架和极板的电阻,只有在工作频率很高时,才要加以考虑。(2分)

电感L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电感和外部引线的电感所组成。电容器本身的电感与电容器的结构形式有关,引线电感则与引线长度有关,引线越短,电感越小。 (2分)

寄生电容CP主要指电缆寄生电容,它与传感器电容C相并联。电容式传感器一般电容量都很小,属于小功率、高阻抗器件,极易受外界干扰。寄生电容比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大几倍至几十倍,且具有随机性,严重影响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因此消灭寄生电容的影响,是电容式传感器实用化的关键。(2分)

3、对于冷端温度不是零度时,为热电偶如何分度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的基本定律是什么?试证明该定理。

答:该基本定律是中间温度定律。内容为: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分别为T、Tn和接点温度分别为T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证明:

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