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理 荟一I萃 螺 浅谈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 吴雅冰 随 慧 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也可以称为集团公司或母公司.或 控股公司。集团核心企业可以是一个从事生产经营和经营的 法人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专门从事经营的法人企业 母公司 为国际性潮流。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激 烈的、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我国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乏 竞争力。为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改变我国企业数量 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困境.加快促使我国企业向规模化、 联合化的企业集团形式转变.建设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一种必 然趋势。然而,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企业 集团治理结构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导致我国许多企业集 团大而不强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分析.并为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相关解决 对策。 一、企业集团的定义与特征 f一)企业集团的定义 企业集团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处 在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的时期.在一些比较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被称为财团、财阀的垄断组织 二战 以后.迫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这 些垄断组织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某些改革 企业集团就是 在这一改革中.通过对内部构造和外部协调的变革实现的 把财团改造成企业集团的首先是日本.日本企业为适应上世 纪50年代一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的需 要.产生了企业集团 包括以贸易和银行为核心的旧财阀等 企业集团:以银行为中心、联合大型贸易商社和中心企业形成 的企业集团;以产业为中心、联合银行和商社形成的独立企业 集团。 尽管企业集团在各国均普遍存在.然而国际上至今却仍 不存在各方统一的定义。作为最早使用“企业集团”概念的国 家,日本在1986年出版的《经济词典》中f金森久雄、荒宪治 郎、森VI亲司主编1,将企业集团定义为“多数企业相互保持 独立性并相互持股,在融资关系、人员派遣、原材料供应、产 品销售、制造技术等方面建立紧密关系而协调行动的企业集 体” 西方各国尽管没有统一的“企业集团”定义.但以垄断形 式存在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以及各种利益集 团.在西方各国的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企业集团的重要职 能 “企业集团”在中国的定义也是百花齐放.并不统一.然而 受到更多学者认同的是撇开了企业特征及所有制的定义: “企业集团是以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核心.以资本联结为主要 纽带,通过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方式,把多个企业单 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法人联合体。” f二)企业集团的特征 企业集团具有组织结构多层次性、内部连接纽带多样 性、经营多元化和市场国际化等一般特征。 1.组织结构的多层次化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分为集团 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企业集团必须有一个能 8暖 圜2o13年第1l期 规模必须达到国家大型企业标准.或注册资本达到l亿元以 上.它在企业集团内部起到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集团母公 司往往通过控股、人事参与和提供贷款等手段对企业集团下 级成员企业的各项重大经营决策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企业集 团的紧密层及半紧密层.则是由核心企业(集团公司)控股或 参股的子公司所组成:企业集团的松散层则是指与集团企业 有固定的各种协作关系的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集团 中的各层企业均具有独立的法人营业执照.是完全独立的法 人企业。而且.只有核心层和紧密层、半紧密层及松散层均同 时具备的企业集团才能被称之为一个成熟的企业集团 企业 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为法 人企业.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分公司和事业 部不作为独立的成员单位 企业集团不是法律主体.不承担 民事责任。它既不是统一纳税、统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也不具 备总体法人地位。企业集团只是一种建立在控股、持股基础 上的法人集合 单个法人企业或大型联合企业不能称之为企 业集团。 2.联结纽带的多样化 企业集团正因为具有组织结构的 多层次性,因此更加需要在各层次企业间建立融资、人员调 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及技术共享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企 业集团通常采用资本纽带、人事纽带或契约纽带来进行联 结,尤其是资本纽带 资本纽带主要表现为集团成员企业之 间的单向或双向参股或控股.这种联结纽带是企业集团最主 要的联结纽带 股权联结是企业集团的内涵特征.只有具备 以股权为联结纽带的企业.才能纳入企业集团的外延之内 人事纽带是指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相互之间互相派遣重要 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相互派遣董事或经理实现与对方的联 结 契约纽带则是指集团成员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各类生产经 营合同形成联结 在我国1993年《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 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合同、产品 的销售合同、技术许可合同、借贷合同、担保合同等都可以成 为关联企业的纽带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企业巾存在许多 委托经营合同和信托经营合同的形式.如企业承包经营合 同、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等.尤其是集团松散层成员企业的重 要联结纽带 3,生产经营的多元化 由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多元化、 联结纽带的多样化.因此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必然也会出现 多元化的特征 企业集团由多个层次的各级成员企业组成. 经营范围必然要超越成员企业原有的专业范围.并不局限为 某一特定产业.甚至可能跨越一、二、三产业,表现为多样化 和综合化的趋势.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4.市场的国际化 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市 场进入壁垒逐渐提高.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国际贸 易日益趋向区域化及集团化 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促使各 国企业集团开始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寻求世界范围内的各种 投资机会.以扩大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力。这促使企业集团市 场经营日趋国际化.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进一 步迫使许多国内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加快向跨国公司转 变。 二、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数据表明.尽管当前我国企业集团有了较大发展,但与 国际大跨国公司相比.整体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开发能力差、 管理水平低、产品结构落后、盈利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 突出 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母子 公司关系的处理及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和不足。 (一)集团公司股权结构单一,政企不分 当前.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达到了 70%以上。然而.我国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为国有企业和国有 独资公司的仍占较大比例.以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为母 公司的企业集团数量占将近一半.由此可见.我国企业集团 的母公司具有产权结构和资本结构单一的特征 我国许多企 业集团由于母公司的国有独资公司性质.集团公司仍保留着 国企的传统企业制度.带有产权不清、政企不分、过度集权、 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导致我国的一些企业集团大而不强, 竞争力低下 (二)联结纽带脆弱.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不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我国的企业集团在 发展初期表现为若干企业在同一地区、同一部门或跨部门、 跨地区的经济联合体 这种联合可能主要用在生产、销售领 域内,即企业之间主要实行产品的联合、技术的联合.彼此之 间存在多层次的合作关系 但是,我国企业集团以资本为联 结手段的母子公司形式较少。以人才、技术、信息的契约型企 业集团较多。结构松散,难以发挥协同作用。很多所谓的企业 集团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股权联结特征的企业集团 此外.在我国的企业集团中的相当一部分集团母公司的功能 不健全、不完善.母公司对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结能力很 弱.根本无法在企业战略规划、生产经营决策、金融投资等方 面产生协调作用.使企业集团的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使 企业集团无法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三)协作机制虚化,缺乏协同效应 如上所述.企业集团的竞争优势首先是可以形成规模效 应.即通过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降低生产经 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其次 是集团成员企业通过先进技术及经营信息等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实现1加1大于2的协同效应。然而.我国的企业集团 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行政部门推动组建的.集团成员企业之间 不存在资本联结.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自然 也就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及协调效应 这类企业集团成员之间 相互缺乏信任,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落后,市场协作意识不强。 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甩包袱”、转嫁负担等目的.不顾 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创造“协同效应”的可能.通过行政干预的 手段.强行将效益好的企业和亏损企业捆在一起.建立所谓 管 理 荟萃 = 的企业集团.最终不仅没有解决亏损企业的问题.还把原本 效益好的企业拖垮.陷入了经营的困境 三、完善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策略建议 f一 实现股权多元化 由于我国许多的企业集团母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导致 企业集团难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规范运作。因此在 集团公司中引入多元股东.引人民营及外资股东.更有利于 企业集团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通过股东的多元化.可以形 成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政企分开.明晰企业产权.避 免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有民营 资本及外国资本加入的企业集团比国有独资的企业集团所 有权、监督权更加到位,权责更加明晰,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事实表明.国家相对控股的企业集团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国家 绝对控股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 f二)实现组织结构的科学化、高效化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集团的整体 运行效率,因此企业集团在建立中应遵循科学化、高效化的 原则,建立起科学有序、分工明确、整体协调的运行机制和组 织结构.建立起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明确的权责利关 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集团在运作过程中产生规模经济 效益及协同经济效益.竞争优势最大化。 (三)建立集权适度、分权合理的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主要纽带的多法人联合体.具 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因此必然带有集团内容母子公司关系 处理的问题 集权与分权是集团核心企业母公司与集团成员 企业之间关系处理时的两难选择 集权要求把经营管理权限 较多集中在企业集团上层组织.集权有利于企业集团集中领 导,协调各部门的活动;有利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提高管理 活动的效率 而分权则要求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较多地分散 在企业集团的中下层组织.使集团的中下层组织有较多的决 策权.上级的控制较少.有利于集团成员企业在集团的统一 规划下可以自主经营。集权与分权各有优缺点.企业集团应 注意做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集权适度、分权合理。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可遵循以下原则:1.产权管理原 则。以投资资产的安全性、增值性和盈利性为根本目标 体现 资产联结的管理方式。2.坚持参与决策原则。以参与子公司 法人治理机构f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为主渠道,体现 母子公司的管理模式。3.坚持有效监管原则。以集团公司职 能部门为监控的重要形式.体现集团型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1刘美玉.公司概论[M].第二版.北京:lf,央广播电视大 学出版社.2007 [2]昊萍.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改进和完善f1].产业 与科技论坛,2008,(7) [3]刘剑芝.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问题探究[T].特区经 济,2006,(5) 『4]邢月玲.论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规范化 [『]_机械管理开发,2005,(12)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学院) 圈圃嬲2013 ̄11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