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有商业银行未来改革方向的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未来改革方向的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国有商业银行未来改革方向的研究 崔培春 (建行北京宣武支行【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在我国一直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 金融体制,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国有银行自始至终都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所以深入研究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银行发展与改革的历 史脉络对了解我国金融体系的变迁乃至中国经济史的发展都大有裨 益。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未来的改革方向。 100053) 成果。 三、优化外部环境治理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各金融监管机构应按照市场 需求和国际惯例,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没有专门关于银行上市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未来改革;改革方向 进一步强化的公司治理 尽管股份制改革与上市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在 一的法规条例之前,修改和完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与公司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构建市场准入标准和摘牌机制,完善监管部 门间的合作与协调,防范经营风险。 (二)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我国我国的金融监管 机构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应加强合作, 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对于涉及多部门的事项展开联合执法,建 、不断提高,治理结构在不断优化,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和高级管理层的组织架构,但“三会一层”并未发挥有效的监督制 约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有银行的股改上市并未建立起真正的 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架构的并未完成从“形似”向“神似”转 变。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董事 会、监事会制度,保持各方的独立性,实现恰当的利益制衡机制,从 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一)明确各个组织结构的职责边界。在当前的公司治理架 构中,国有银行受多个组织架构的领导与监督。既有党委会对银 立银行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使监管朝着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 (三)理顺政府与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从现行国有商业银 行运作机制及改革方式来看,其经营仍然受到国家行政指令的干 预,通过政府对金融资源的管制来聚集整个社会资源,而对银行管 理机制没有足够的重视。进一步说,当前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尚 不能保证金融制度确立的合理性与效率性,因此把国有银行改革 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改革设计应特别重视如何营造银行良性运 行的发展环境,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等问题,通过实施外围突破, 如强化法制观念、改善权力在企业组织中的不平等分配制度,让国 有银行逐步摆脱政府行政干预,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四、推动内控机制建设与创新 行的党建工作和指导思想进行统筹,又有董事会代表股东行使各 项权利和义务;既有监事会和独董对银行进行全面监督,又有银监 会代表政府进行外部监管。 (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首先建立起责任追究和效率评价 机制是基础。明确董事会的主要职能以及和经理阶层的职权、职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是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做好各项 责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设立董事会领导的专业委员会(涉及人力 资源管理与考核、绩效考评、审计、战略发展等),制定规范的议事 规章和决策程序,确保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有效。其次强化激励约 束机制是保障。建立以市场和价值实现为导向的正向激励机制, 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发展,同时加强对董事会决策 的约束,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内部问责、过程监督。最后培养 合格的高管是关键。目前,国有银行管理方式仍然类似党政机关, 经营管理工作,防范各种商业风险,促进银行各项业务的有序进行 而设立的操作规范,运行流程、管理办法与措施的总称。国有商业 银行股份制改革与上市以后,伴随着自身规模的扩大和各项业务 发展,其内控机制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 (一)构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制度。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应将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结合起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商业银 行拥有保留商业秘密的权利。严格执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 办法》,完善信息披露的标准与内容,实行符合国际准则的会计制 度,保证银行经营活动的透明公开,让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掌握真 实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接受社会广泛的监督,保护广大投资者 的利益。 管理者的职位、收入并未完全以经营业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所 以某种意义上扭曲了企业本身的经营行为。 二、进一步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 四大行完成股改上市后,国有股份仍然在股权结构中占据控 股地位,国有股份一股独大造成中小股东难以对大股东起到制约 作用,不能保证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所以多数情况下,国 有行的董事长和行长等高管都由政府指派,商业银行的决策仍然 受到政府意志的影响,所以国有银行仍然不是自主决策、自负盈亏 的现代金融企业。 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应进一步降低国有股权比重基础上,实 现国有绝对控股到国家相对控股的转变。授予国有商业银行更多 的法人财产权、经营者主权和剩余索取权,探索确定国有股东的最 优持股比例,实现持股者身份结构多元化。实践上,除了引进国外 战略投资者外,可采取扩大开放和满足境内各种投资者的合理投 资需求,让国内投资者同样能够分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和考核制度。未来银行之间竞争 的关键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一套完善的制度。在员工 的培养上,国有银行需要制定严格的招聘标准,完善员工培训机 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田国强.中国银行业:改革两难与外资作用[J].中国金融家,2004 (8) [2]王大用.国有银行改革刻不容缓[J].中国金融家,2003(7) [3]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 [J].经济研究,2001(11)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