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 Jun,19(16)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李丽凡,马海菊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关键词】 腹部手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0)16—2058—02 1.2.4 口服或胃管注入石蜡油 患者术后2 d进行口服石 腹部手术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术式,由于腹腔内脏器 较多,因此腹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较其他部位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率高,而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高。粘连性肠梗阻常由于 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 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手 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分析原因除与其疾病本身及手术 方式有关,也与术后肠护理没有一个有效的护理模式有很大 的关系。针对上述情况,我院从肠生理和肠粘连的病因出发, 制定了一套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后患 者均采用该护理模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下降,效果显 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4年1O月一2009年l0月,我院普外科 行腹部手术310例,其中胃十二指手术75例,肝胆手术85 例,结肠癌38例,肠套叠12例,脾破裂3O例,肠粘连松解术 35例,阑尾手术35例。 1.2方法本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禁食、 补液、放置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应用抗生素加 强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同时采用一整套预防粘连 性肠梗阻的护理模式。 1.2.1肠热敷手术后24 h后采用肠热敷,即红外线理疗 器行腹部照射,3次/d,照射30 min/次,疗程7~10 d ]。 1.2.2肠人工运动于术后6 h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分阶 段进行人工运动,疗程7—10 d。①呼吸运动:患者取半卧位, 微闭双目,用鼻吸气,缩唇慢慢呼出,呼气时数数,待数到7时 发一个“扑”声,呼吸运动与呼吸比为1:2或1:3,每4 h 1次, 2遍/次。②上肢运动:指导患者做上肢屈、展、上举、握、拉运 动,10—20遍/次,2—3次/d。③下肢运动:指导患者在床上 进行屈、伸、蹬等动作,2—3次/d,5~10遍/次。另协助患者 经常变换体位,翻身拍背,做各种床上适应性运动。鼓励患者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活动顺序为床上坐起一床边站立一扶床 行走,l5~20 min/次,2—3次/d,以增加肠相对运动。具体为 小型手术术后第1天便可下床活动,中大型手术术后第2—4 天视病情允许下床活动,分早中晚3次,l5~2Omin/次。对于 体质较差不能下床活动者,可酌情增加床上活动时间。 1.2.3腹部按摩患者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按摩切口对侧 或两侧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3 min后,再逆时针方向 按摩2~3 min,于术后第3天进行,早晚各1次,20 min/次,疗 程7 d。年老体弱、大型手术后患者,由责任护士执行。 蜡油100—200 mL。待其胃肠功能恢复后,口服石蜡油2次/ d,早晚各1次,100~200 mL/次,疗程5 d。胃肠减压者,从胃 管内注入。 1.2.5术后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患者取半坐位或仰 卧位,测量长度后按常规操作插入接负压吸引器,保持负压吸 引通畅,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折叠、脱落。严密观察记录引 流液的性质、色、量。术后第3天开塞露刺激肛门或插肛管,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顺其做排便动作且放松肛门括约肌,将备 好的开塞露20 mL插入肛门,挤入直肠后保留5~10 min。 1.2.6服用中药根据病情应用我院自制肠功能恢复汤剂。 组方:生大黄8 g、枳壳10 g、厚朴10 g、川楝子12 g、莱菔子l5 g、陈皮10 g、元胡12 g、蒲公英10 g、白术l0 g、火麻仁12 g、党 参10 g、金银花12 g,煎制为150 mL汤剂,术后第2天胃管注 入50 mL/次,保留灌肠100 mL/次,每日2次,疗程3~5 d。 1.3观察项目 观察其显性粘连即出现阳性症状、体征及x 线表现。症状:经常出现游走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 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隆起,可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压痛、 听诊高度鼓音,肠鸣音亢进或消失、x线腹透有多个液平面。 将出现上述阳性症状体征者视为梗阻,无不适者视为无显性 粘连。 2结 果 对患者术后观察跟踪随访3个月一5 a,发现粘连性肠梗 阻发生率明显下降,腹部术后1 a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 术后1~3 d中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术后3~5 d发生粘连 性肠梗阻4例,临床结果满意。 3讨 论 肠梗阻主要发生在小肠,因为大肠相对固定,即使粘连一 般亦不会引起梗阻,只有小肠由于迂曲于腹腔中且位置活动 度大,易粘连造成肠梗阻。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小肠的功能问 题。小肠是消化道的一部分,是有消化道的基本功能,即消化 功能和蠕动吸收功能。由于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这一 特性需要它具有足够长度及具有足够的活动度以利于消化和 吸收。对每一段肠管来说,它既有一个位置,又有在这个位置 的相对大的活动空间,使其既利于吸收也可以减少粘连。 对于肠粘连的病因,一直认为与腹腔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有关。其中80%的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所致 j。由于腹部 手术的不断开展,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其 复发率较高,致使有的患者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信心,生活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 Jun,19(16) 量下降。本组患者预防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良好的原因 如下:①首先采用腹部红外线理疗,其原理为红外线具有穿透 性和致热性,可使肠管发热增加其血运,减轻和减少肠管缺氧 时间,从而促使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减少来达到减少肠粘连的 目的。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或增加其腹部相对运动,使 早期形成的肠管之间的轻度粘连在肠蠕动恢复时自行分离, 使小肠在一个较大范围活动,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位置上。 ・2059・ 抽吸胃肠道内积液积气,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插肛 管刺激肛门,促进肛门排气,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⑥肠 功能恢复汤为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该方具有显著增加肠道蠕 动、容积推进功能,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管血运状态,降低毛 细血管通透性,对术后防止粘连性肠梗阻有积极作用 J。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5— 48l 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恢复,从而减少肠粘连发生。③采用 腹部按摩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可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2] 许正月.针刺、红外线及电脑中频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7O例 积极参与自我护理,努力提高患者行为能力,在患者不能提供 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7):66—67 自理需要时,而确定患者的活动量并增加患者的活动,变被动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护理为主动护理,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早 1999:1037—1074 日康复;二是可通过按摩来增加患者肠管局部血液循环,可预 [4] 孙启云,沈印荣.腹部手术后肠护理模式的临床研究[J].中国 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24—25 防肠管粘连发生。④口服或胃管注入石蜡油是通过石蜡油刺 [5] 刘超,张云天.复方大承气汤用于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激患者小肠,使其早期恢复肠蠕动功能 ,同时润滑肠壁可 [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2008(1):35—36 减少被动肠运动性的摩擦力。⑤禁食。取半坐卧位,持续有 [收稿日期]2009—11—25 效的胃肠减压,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有效的减压,经常通过胃管 ・经验交流・ 滴虫性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标本在盐水和染色涂片上的区别 李明娟 (辽宁省普兰店市计划生育服务站,辽宁普兰店116200) [关键词】 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标本;盐水涂片;染色涂片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0)16—2059—01 阴道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其中以滴虫性与霉菌性阴道炎 31%(方法①报告472例,方法②报告40例)。 所占比例最高,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笔者通过多年的临 3讨 论 床实践认为,通过对白带标本盐水涂片和染色涂片的检查.可 滴虫性与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直接和染色涂片的区别主 以对滴虫性与霉菌性阴道炎加以区别,给I临床提供可靠的诊 要有以下几点:①直接涂片上的区别。霉菌性阴道炎涂片可 断依据。 见真菌孢子(圆形或椭圆形)或菌丝(丝状、网状、分枝或分 1临床资料 节、纤维状),滴虫性阴道炎可见无色或浅绿色呈圆形或梨形 1.1标本来源为本站2006--2008年内科门诊疑似阴道炎 的螺旋式滚动的虫体,一端的鞭毛有助于滴虫的鉴别。②染 患者1 635例,年龄18~56岁。 色涂片上的区别。瑞氏染色的涂片中,滴虫细胞质被染成蓝 1.2采样用无菌棉拭子从患者阴道后穹隆或阴道壁取分 色,胞核染成紫色或紫红色,其鞭毛清晰被染成紫红色;在革 泌物,立即送检。 兰染色的涂片中,真菌的孢子与菌丝均被染成紫色,形态典型 1.3 方法 ①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将标本均匀涂于滴有2—3 突出。③涂片背景的区别。霉菌性阴道炎涂片背影较“脏”, 滴生理盐水的洁净玻片上,在高倍镜下观察。②染色法:用生 往往有许多黑色碎屑样物质,上皮很多且聚集成团,白细胞较 理盐水直接涂片,若其形态典型即可直接报告,如果尚不能确 少;滴虫性阴道炎涂片背景“清楚”,上皮细胞少,白细胞多且 定,则取1支装有2 mL生理盐水的试管,将棉拭子放入振摇, 聚集成堆。 让分泌物涮洗在试管中,1 0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上清 方法学上,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诊断结果快速,应用方 液,取沉淀物涂片2张,干燥后分别做瑞氏染色和革兰染色, 便,但影响因素较多,如操作者经验欠丰富、气温低时滴虫活 置10×100油镜下观察,瑞氏染色涂片找滴虫,革兰染色涂片 动不明显等,易造成一定数量漏诊。染色法结果观察清晰,染 查找孢子和菌丝。 色后形态典型突出易辨认,但操作较直接涂片法繁琐、费时。 2结 果 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若直接涂片找不到病原体,应再做涂 本组检出霉菌性阴道炎569例,占34.8%(方法①直接 片染色检查,以免造成漏诊。 报告490例,方法②报告79例);滴虫性阴道炎512例,占 [收稿日期】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