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引入童话情境

引入童话情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引入童话情境

作者:刘英莹

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2017年第02期

通常,小孩子会认为轻、小、薄的物体容易浮,这个错误前概念非常顽固,难以撼动,教学时我尝试创设童话情境,引导他们探究。 1.导入

首先,我出示图片,讲了个故事:“秋天,小动物们在搬运粮食。老鼠在很远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大土豆,要运回家里,可是一条很深的小河挡住了它。老鼠要么走很远的路,要么想办法把土豆运过河。没有船,老鼠虽然自己会游泳,但背着大土豆它没有把握。看见河水顺着风在往对岸流,老鼠开始动起脑筋,能否让土豆自己跟着河水漂过去?”

我开始提问:“认为能的同学请举手?” 故事情境配上唯妙唯肖的课件插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有近一半同学很快举手,还有几个学生犹豫了一下后举起了手。

我接着说:“到底情况怎样呢?我们请一个同学上来试一试。”学生自告奋勇上来演示,结果土豆一会儿就沉到水底下去了。有些学生愣住了,有些学生则表露出“怎么样,我猜对了吧”的得意神态。 2.当土豆变得很小

学生对土豆的沉浮情况并不了解,此处我不作过多处理,只是让学生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接着说:“看来把整个土豆丢进河里让它自己漂到对岸的想法实现不了,因为它会沉在水底。但老鼠没有放弃,它还可以把大土豆咬成一个个很小的土豆,不知道小土豆能不能行。同学们觉得呢?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边说我边举起切好的小土豆给他们看。

孩子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很有可能,因为毕竟这个土豆小得多。”有的说:“可能还是不行,虽然小,但它也是土豆。”有的表情迷茫,一时没了主见。我沉住气,不露声色地继续讲故事:“老鼠听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很为难,还是试一试吧。”

我又请一个学生上来试小土豆,下面同学看得很认真,不少同学看完就叹气,“小土豆也沉下去了。”孩子们的脸上有兴奋、有失望、有若有所思。于是我继续提问:“有什么想法呀?”

有个孩子举手说:“可能这个土豆还不够小,如果把它切成特别小的一小块不知道行不行?”有一些同学附议:“对,更薄一点说不定能浮起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家伙们的想法不尽相同,这些想法显示了他们的初始概念。于是,我让每个人把自己的猜想用符号在图上标出来。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原先认为小土豆会沉的部分同学也动摇了——画了向上的箭头表示土豆片会浮起来。有同学这样说明原因——特别轻的话就能浮起来,泡沫很轻,它就能浮。只有少数同学坚持还是会沉,因为土豆就是土豆,再小的土豆放入水中结果是一样的。

看到他们争得不可开交,我引导他们自己来证实。我先示范使用美工刀切土豆的方法,当他们知道一个土豆可以切多次的时候,谁也不争抢了,轮流切土豆片,轻轻放入水中,一起观察,并记录现象。他们再次投入到了实验中。

很快,学生惊奇地发现:即使切下一丁点的土豆片也是沉的。他们还不甘心,继续切得更小,最后切下一块几乎是土豆皮也沉下去了。

这时,他们开始思考,有些同学疑惑不解。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为什么大土豆、小土豆和土豆片都会沉?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能想到它们都是相同的东西,有的学生能说出材料这个词。在肯定他们的想法之后,我继续追问:“看来沉浮和什么有关系,和什么没有关系呢?”学生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结论:“沉浮和材料有关系,和大小、轻重、厚薄没有关系。”

3.换苹果又如何

到这里,我仍然不放心,这个结论仅仅来自于土豆啊!例子还得变,故事还得讲! 我说:“老鼠看来是运不了土豆了。失望的它找来一个小苹果,谁知道这个小苹果在水中会怎么样?”这次他们学乖了,不轻易下结论。在请一位学生上来实验发现小苹果浮在水上之后,我接着说:“不错,这个小苹果能漂浮在水面上,可以运到对岸去了。老鼠不满足,它还有个更大的苹果,想试又不敢试,你们会怎么说?”

大多数同学说应该是浮的,有几个同学不太确定,有个别同学仍旧认为会沉。认为会浮的同学说:“土豆实验说明了只要是同一种东西,在水里都是一样的。”我让学生上展示台试,证实了大多数同学的猜测。底下的小家伙们看到大苹果如自己预测的一样浮起来了,非常高兴,欢呼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