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宗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关于宗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关于宗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一、宗zō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湖北之监利、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宗氏)又为宗伯氏,周大夫宗伯之后。以官命氏。”《中国姓氏大全》称:“周代有官名宗伯,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后人以官名为氏。”疑此当系出姬姓。

2、又,其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宗氏,子姓。宋襄公母弟敖,仕晋,孙伯宗为三郤所杀,子州犂奔楚。少子连家於南阳,以王父字为氏。”则此以字为氏,系出子姓。

3、《姓氏考略》据《汉宗俱碑》注称:“四岳之后。”四岳,相传为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

4、为清代满族姓宗佳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汉代有宗资;南朝宋有宗炳;宋代有宗泽,元祐进士,抗金名将;清代有宗元鼎,江都人。

二、宗

宗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多此姓。三省宗姓约占全国汉族宗姓人口46%。

宗姓起源:

1、古帝重黎之后,即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称四岳。四岳之后有宗氏,见《汉宗俱碑》。

2、周大夫宗伯之后,以官命氏有宗伯氏、宗氏。

3、系自子姓。春秋时宋襄公同母之弟敖,仕晋,其孙伯宗为三郤所杀,子州犁奔楚,少子连家于南阳,遂以王父字为氏。

4、春秋时群舒之属有宗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其后以国为氏。群舒,偃姓,春秋时在今安徽庐江西之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统称群舒,后灭于楚。

5、春秋时小国賨子(故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后灭于楚)之后有宗氏。賨人即今湘西土家族之先民。故系源自少数民族。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大凌河等地。今满族姓。

7、清广西镇安府土司为宗姓,始于明朝。

8、彝、蒙古、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河东、南阳、京兆。

变化:宗楼,春秋时齐大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