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自唐朝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善于经商的犹太人来到东方“投资兴业”。
自唐以后直至近代,中国多处地方均有犹太人的痕迹,他们散居中国各地,却守候着共同的信仰。
1908年,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8世纪晚期的一份希伯来文祈祷书
宋朝是犹太人大规模来华时期,其中以当时的国都汴梁(今开封)聚集的犹太人最多。据统计当时宋朝的都城聚集了大量的外国人,其中犹太人大概有4000人左右。因为犹太人吃牛羊肉时要挑掉筋,当地人就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挑筋教”,他们聚集的地方称为“挑筋胡同”。后来就传成了“教经胡同”。
以居住着犹太人后裔而闻名的南教经胡同
后来宋真宗特地下诏犹太人:“归我中华,遵守祖风,留遗汴梁”。此后他们在居住、迁徙、谋业、就学、土地买卖、宗教信仰、通婚等诸方面展开了一段具有传奇色彩和独特魅力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政府曾经给上层写了一份报告,提到开封犹太人后裔要求承认他们为犹太民族。
显然他们并没有忘却自己的祖先!而遗憾的是祖先却遗弃了他们。 以色列建国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要求回归故国。此时有一小部分河南的犹太人后裔,也提出要回到以色列。可是被以色列委婉拒绝了,拒绝的原因是犹太人一直是母系氏族传承,可河南的这支犹太人是父系传承的。
1953年5月8日中央政府给予的回应称:开封犹太人在几百年中已经被同化,再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特点,承认他们为犹太族缺乏依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