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2期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V0J.25 N0 2 2002年4月 Journal 0f An ̄ma Institute of I.&S.Technology Apr.,2002 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功能思想与 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色 高星海 (鞍山钢铁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辽宁鞍山l1400"2) 摘 要: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国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整体功能思想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文化特 色,这一点可从《周易,、《寿子》、阴阳五行学说爰中国的培画、建筑、固肄、书法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 印证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中国艺术具有由整体功能思想而形成的艺术美学特屯 关键词:中国文化;整体功能;艺术美 中国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Oq654(2 ̄002)02—0144-03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说,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即 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即有机的自然观….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刺高津说,中国人注重关系.这 都是对中国文化中整体功能的朦胧认识.事实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李约瑟和普利高津仅仅是肤浅的 认识而已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功能理论的根源在中国文化中气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的具体展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也不离开功能来谈结构,反映在艺术领域,也就形成了中 国艺术整体美的特色. 《周易》认为阴、阳是一切生成变化的总根源.任何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生变衍化,无穷尽也.由阴 阳而衍生出一组组对立统一并存的概念,刚柔、动静、开阖、升降、上下、聚散、黑白、粗细、枯润、虚实、向 背、曲折、天地、男女、尊卑、父子、夫妇、昼夜、明暗、冷热、……,可以无穷尽地延伸.一切人事与自然现象 尽都纳人这阴阳配对的范畴之中,艺术也不例外.由阴(一一)阳(一)相互重叠和自身重叠产生了八卦, 八卦象征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相互推荡;产生宇宙万物的变易,演变为六十四 卦.“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于是,以雷霆鼓动,以风雨 滋润,寒暑季节的循环,代表天的功能的“乾”成为男性的象征,代表地的功能的“坤”,成为女性的象征 《周易》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形成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整然序列,宇宙万物的现象,就包含 在内了.八卦仍然不足以包容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又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刚爻与柔爻的相互推移错 综,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就包含在内了.再附加爻辞,指出吉凶的征兆,宇宙间的一切活动,就包含在内 了.可以看出阴阳二爻是功能的,整个《周易》就是一个谈整体功能的理论.中国哲学里还有以《尚书-洪 范》为代表的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用五种物质功能(金木水火土)去解释万物的性能、状态及其发展变化 所以,五行学说也是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功能学说.沿着整体功能的方向,董仲舒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提 出了自己的宇宙构成说.董仲舒认为人格神“天”是宇宙之主,万物之神:“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 尊也.” “天”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分为木、水、土、金、水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终而复始,循环不 止,由此产生天地万物可以看出阴阳和五行是相通的.《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的阴阳也指阴阳二气.二气相交则生万物,所以万物都有 阴阳两方面的性质.东汉王充开辟了一条以 元气勺 解释万物生存与发展规律的途径,他提出“天地,含 收稿日期:2o01—04—24 作者简介:高星海(19 一),男.山西拂林人,副教授,从事思维科学、中西文化比较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高星海: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功能思想与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色 .145 气之自然也.” 天地台气,万物自生,犹夫妻台气,子自生矣.” 凡此种种,皆为整体功能的思想 我们的先人奠定了整体功能的思想基础,那么什么是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就是从整体出发,以整体 作为一个不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它绝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离开整体功能来谈结构,它认为离开了整体 的部分,再也不具有其在整体里的性质把分割开来的部分考察、研究、透视得再精确、明晰、详细也没 用,因为它已失去了原有的最本质的东西.例如人体解剖得到的知识早已不是人体本质性的知识.人最 重要的是神气,一旦解剖,神气已亡,谈何认识.各部分之所以存在,全赖整体的存在,整体功能是整体决 定部分,而不是部分决定整体.” ‘中国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是气它的整体性质的 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 结构之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文化中气、阴阳、五行的整体功能的理论,一直是中国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理论依据,它渗 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艺术问题也不例外.从整体功能出发,具体事物整体之气,包括人 体之气都不能和宇宙之气分割开来,艺术和人体之气,宇宙之气也不能分离开来.在我国古代魏晋南北 朝时期就认为山水之美在于体现了宇宙本体“道”的魅力,在观赏中可以领略道的真趣.宗炳在《画山水 序》中说:“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把山水之美与宇宙本体的“道”联为一体.在著名的兰亭修楔中, 名士们聚集一堂,尽情观赏山水之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泳,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 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那么,名士 们竟看到了什么呢,从兰亭诗中可以看出,他们欣赏赞美的是自然万物中蕴含的宇宙精神之美.王羲之 的《兰亭诗》写道:“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屋观,寓目理自陈.大矣 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人仰望蓝天,俯观绿水,在寓目所见中,领悟到了宇 宙之道的造化神奇,看到了壮阔浩渺的宇宙之美,一种整体功能之美.从中国画来讲,中国的绘画“六法” 里的第一就是讲气韵生动,气韵也就是道.以气韵论画是一种整体的混沌的直观把握,意义随所用范围 而变化,“画家处处以‘气’论画,而人人都难精确地将这‘气 说明白,真是混混沌沌.但唯其混沌才能扩 大概念的涵盖面,强化理论的冲击力,在艺术理论领域内,尤其是心理方面,大体的把握恰能得个中之 妙.说到底,‘气’不也是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时存时亡、无定形、无定色的存在吗?它似乎什么都象,可 又什么都不象,真是不可捉摸呢!” 由此来看,“中国画所把握的气韵,实际上是形象性、整体的精神性 因此,古代人物画重神,山水画重气韵…・・气韵原来就是指人的整个形体所流露出来的神态、丰姿、气质 的美感,是融合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情调、体态风貌的整体美.转用于山水便是对山水的人格化、精神化 的把握” ] “在表现方法上,整体观念又形成了从全面的整体意象上去看笔墨,从笔墨的意味中去表现整体意 象的气韵的方法,也就是从意境着眼去运用笔墨,笔墨表现必须服从意境.其中需要通过直观把握的方 法,正确处理形与神、气与象、分与台、奇与正、疏与密、略与精、取与舍、虚与实各种形式关系” 从而达 到完全凭主观的直觉在混沌的感性表现中把握住整个对象,表现出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 从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来看,中国建筑的整体功能意识特别强调:一方面具体的建筑物要从 整体功能上把握其美学特色,具体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又与整个建筑密切相关,各部分的功能也只有在整 个建筑物中才具特色,才具有美,反映了一种整体的气韵之美;另一方面整个建筑又与地理环境密切相 关,形成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体现出宇宙秩序的整体美.就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来看,中国的传统建 筑广泛运用数的差等关系,从整体布局到细小的部分都存在着根规律的数的差等关系.比如间数以九问 为最大,依次为七、五、三、一;屋角仙人走兽以十二为最多,同样递减到两个;台座有一、二、三层的差别 等,各部分都有一定数量的等差规则.这些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一方面则反映了中 国传统建筑的整体功能美的规则.从中国传统建筑所追求的境界来看,是由空问的直观向时问的知解渗 透.中国建筑的美不在于单体的造型比例,而在于群体的系列组合;不在于局部的雕琢趣味,而在于整体 的神韵气度.如长安(西安)、北京、故宫、天坛、圆明园、避署山庄和外八庙,以至万里长城等等,给人以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6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第25卷 美感受就是如此再如中国的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其独特处还在“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山色 湖光共一楼”,这反映了中国园林的整体美特征中国绘画是缩千里于尺幅之中,在方寸之间展现千里江 山,这一点上,中国园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凝结自然山水的精华,在小范围内再现自然之美,让游人 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多地欣赏到各种不同的景色;在较短的时间内又尽量观赏到丰富多变的风光.如扬 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在一块小境地里,通过叠石造山巧妙地组合成了四季之景,表现了中国园林艺术整 体功能美的特色 从中国园林的建筑来看,是群体组合型的.我国传统园林建筑物,以其功能、大小、形状的不同,可分 为厅、堂、楼、阁、轩、馆、榭、舫、亭等.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们设置,也可用廊、墙等把它们组合成 为院落式的群体,创造出一种很强的空间变化效果,或开朗,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从人园到兴尽游 罢,如画的手卷.泰山上下现存古建筑群20余处,在古建筑之间有石坊12处、石桥6座、石亭7 座它们依据不同的性质各具特点:有的跨盘道而建,有的临溪倚涧之间,有的矗立于谷口,有的高耸于 峰巅依山就势,或宏伟壮丽,或精巧别致,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别起着寻景、赏景、点 景的作用.好一个气韵流动的世界. 此外,中国书法上讲的“笔不周而意已周”,雕塑艺术的象征寓意,《乐记》里讲的“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 .中国古典舞的人神妙合,水融,如此等等都体现的是中国艺术的整体功能之 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整体功能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 特色的艺术审美观,让中国人为之自豪这渗透着浓浓情感、泥土味很重的文化精神,也是西方人要寻找 的文化精神,但也正是这种精神给我国文化带来了停滞性的深重灾难.该问题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将 另撰文论述. 参考文献 [1] 王鹿生.绘画——东西方文化的冲撞[M]北京:北京太学出版社.1991.136.138 [2]孙振声.白话易经[M]北京:中外文化出版社套司,1989 427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67.116 [4] 幕喜真道教三短舍壁[M 杭州:断江古籍出版社,1991.29 [5]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太学出版社,1994.29.30 [6] 表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北京太学出版社,1989 99.112 [7 田雨.中国传世书法[M]西安:陡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 [8: 姜澄清中国绘画精神体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2 184 [9: 刘再生.刘镇钰中国音乐史语[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46 0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0f Whole Funtion Thought and C:hinese Art in Chinese Culture 0 Xing-hai (Dept of Hunu ̄nilies and Socia1.Anshan Insittute ofI.&S.Technology-Anshan 114002,GlOria) Abstract:Chinese culturE:has bred Chinese art In Chinese culture,the whale function thou【ght is a cultural charac— teristic with which Chinese culture difers from Western culture.It can be confirmed by both{Zhou Yi},《I a0 zi), Ying&Yang opposites.Five elements theory and other cultures and arts of China such as painting,building,garden and calligraphy ete.Thus,nurtured by Chinses culture,Chinese art possesse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formed by the whole function thought Kev WOrds:Chinese culture;the whole function;artistic beauU (Received April 24,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