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建设
1. 全网安全、稳定、畅通和升级,为基于网络的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11年完成以下工作:
(1) 网络托管:购买专业公司的网络管理服务,保障全网的正常工作,提高服务响应速度;
(2) 设备升级:做好网络升级、骨干节点的链路调整、优化网络性能,强化网络的可靠性,增加骨干节点机房(含汇接点机房)的数据安全、链路安全和设备安全,增添避雷措施;做好教育城域网下属的中小学核心网络设备升级,做到全网网络设备的统一性,提升整个网络的性能;
(3) 增加网络出口带宽,做到网络出口的拓宽和网络链路的负载均衡,争取拓宽30~50M的网络出口;
(4) 优化网络设置,部署活动目录,增强整个教育城域网可管理型、安全性,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将徐汇教育城域网建设成为业界一流的网络,真正将每一个用户的管理落实到实处。整个部署将涉及全区每一台计算机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为每一位赋予相对应的权限和活动目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性、管理的统一性;
(5) 进行内部教育网络的部署,作为已有固定网络链路的有益补充,可以灵活的提供网络服务,覆盖大量信息盲点,为工作提供便利。
2. 基建管理平台的构建:建立数字化的基建管理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将大量繁琐的工作通过信息技术转化为简单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 部署网通平台,规模较大的学校10个共用一套平台,规模较小的学校15-20个共用一套平台。年内部署6套多校版建网通平台,为学校搭建学校网站创设环境和基础,并提供相应培训。
4.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数字音像馆”、“教育素材库”并列为三种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近年来,数字图书馆产品在国内开始逐渐成型,并逐渐得到教委与学校用户的重视。与纸质图书相比,数字图书具有如下主要特性:购买成本低、维护成本近乎于零、使用极为方便。
5. 教育城域网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软件整体升级和维护: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优化和维护教育城域网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以保障软件部分的正常运作。
6. 继续加大计算机的普及程度,提高师机比、按照学校的教师人数配备移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7. 探索分布式资源建设体系的构建,做出可行性分析。
二、 管理通
1. 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监管和专家体系,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领导小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纲要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组织推动纲要的贯彻实施,
1
并对纲要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制定政策、提出要求、开展工作、进行示范等措施以推动纲要的有效贯彻;通过各种措施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每年召开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当年的教育信息化推广工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研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监管小组:加强检查评估,保障建设目标实现。建立年度信息化工作通报制度。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对各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督导重点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价。对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为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协调教育信息化各参与公司的关系,与区信息委合作监督各公司的工作。
专家小组: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顾问和咨询,指导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定期召开专家咨询会,为徐汇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并在必要时举行专家听证会。
2. 政务公开频道全面改版,增加政务公开的内容,提高政务公开的及时性、有效性;新建网上办事系统,并提供搜索机制,面向社会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建设公共政府搭建基础教育方面的平台。
3. 结合宁阳县教育信息平台,进行学校办公信息化,在上个学期进行基础培训的情况下,今年将以深入应用代替集中培训,逐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应用水平。
4. 建立准专业网络管理员队伍,通过大量培训和实践操作,在基层学校培养出一批比较优秀的网管人员,作为全网管理的机动队伍。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