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项目现状及背景 ..................................... 3 第二章 社会经济、项目建设条件 .......................... 5 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5 2.2 项目建设条件 ....................................... 7 2.3 结 论 ............................................. 10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1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1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2 第四章 水文及水量平衡 ................................ 14 4.1 建设水库灌渠概况 .................................. 14 4.2 水文、气象 ........................................ 14 4.3 灌区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 15 第五章 工程布臵及建筑物加固设计 ....................... 18 5.1 设计依据 .......................................... 18 5.2 灌溉渠系工程改建总体布臵 .......................... 18 5.3 建筑物设计方案 .................................... 19 5.4 建设内容 .......................................... 21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施工进度安排 .................................. 23 第七章 工程投资估算 .................................. 24 7.1 编制依据 .......................................... 24 7.2 工程投资主要指标 .................................. 25 7.3 资金筹措方案 ...................................... 7.4 分年投资计划 ...................................... 第八章 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估 ............................ 8.1 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 .............................. 8.2 节能方案 .......................................... 8.3 结 论 ............................................ 第九章 建设项目组织与实施 ............................. 9.1 项目组织机构和职能 ................................ 9.2 项目管理各项制度 .................................. 9.3 项目运行期间管理 .................................. 第十章 招标方案 ....................................... 10.1 招标工作依据 ..................................... 10.2 招标工作原则 ..................................... 10.3 组织形式 ......................................... 10.4 保密纪律和廉政要求 ............................... 第十一章 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 .......................... 11.1 评价依据 .........................................

25 25 26 26 27 28 29 29 30 31 37 37 37 38 38 40 40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国民经济评价 ..................................... 40 11.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42 11.4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 表 附 件 附 图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第一章 概 述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工程

1.1 **

可行性研究报告

2、建设单位:**县***人民政府 3、项目法人:*** 4、建设性质:改建

5、项目建设期限:5个月(含前期工作) 6、建设地点:**县*** 7、建设规模及内容:

1) 建设规模:***田西、黄鹄、南乾村,距县城16公里,建设范围为田西村委会16个村小组,黄鹄4个村小组,南乾2个村小组,解决三个村5000亩灌溉问题。

2) 主要工作内容:

○1渠道整治加固6.4KM ○2渡槽

a、对原有的渡槽已老化的渡槽更换橡皮止水

b、新建渡槽112米

○3分水闸45座 ○4水陂2座 ○5人行桥12座 ○6机耕桥3座 ○7提灌站2座

8、项目总投资金额及资金筹措:本工程总投资为162.6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1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08%),地方资金22.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2%)。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现状及背景

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项目,位于**县西北部的***田西、黄鹄、南乾村,距县城16公里,距***镇府4公里,渠道于1960年兴建,1990年对部分渠道进行了衬砌,建设水库总库容46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10000亩,2008年水库经过除险加固,已大大增加水库防洪、灌溉能力,灌溉渠道建设水陂分南、北干渠,渠道总长度8.4km,灌溉渠道经过20多年的运行,又年久失修,现仅能灌溉1000亩,南干渠涉及田西、黄鹄两村6个村小组,人口620人,耕地面积1810亩,北干渠涉及田西、南乾16个村小组,人口2742人,耕地面积3689亩。

本工程运行时间较长,年久失修,建筑物损坏、山体滑坡塌方、渠道渗漏等现象严重,危及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从实地勘察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因受经济条件限制,工程未得到全面受益,已完成的渠系工程质量较差。渠系建筑物不完善,建筑物简陋且损坏严重。渠道沿线没有设节制闸、分水闸等。现有渠系未衬护,渗漏严重,断面过水能力低,阻水、漏水现象严重。如:元背渡槽止水橡皮老化失效,槽墩基础冲刷掏空,涵洞堵塞断裂下沉等。

2、渠道渗漏严重。**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渠道多为绕山土渠,渠线位臵较高,渗水坡度较大,加上土质抗渗能力较差,运行近20年且多年失修,在8.4Km的渠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损失的水量达30~40%,大量的水在输水配水过程就浪费掉了,造成上游有水多,下游没水用,上下游经常发生争水矛盾。

可行性研究报告

3、工程安全隐患较多。**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是“文革”时期修建的,工程质量较差。渠道基本上是爆破开挖,炸药使用超量,山体边坡、渠道基础炸松,山体滑坡、塌方时有发生。通过村庄的渠段地质条件较差,土质松散,渠堤易垮塌,一旦出现缺口,将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4、渠道淤塞严重。由于渠道是绕山渠道,边坡开挖较陡,加上塌方、雨水和冻融作用下,大量泥沙和石块跌落渠道内,造成渠道淤塞,过水断面减小。每年都要花大量人力、物力清理,年年清,年年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影响了工程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工程运行造成了严重危害,输水能力和灌溉效益下降近30%,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结合地区水资源特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是我县的农村水利发展基本思路。近几年政府不断增加农业节水灌溉的投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地方资金困难,农民收入较低,节水灌溉所需投入较大,一直未能全面开展节水灌溉改造。

由于党的“三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群众迫切要求加快水利基础建设,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建设内容为对建设水库渠系进行维修改造加固,渠道采用现浇砼衬砌,衬砌6.4公里,兴建水陂2座,建分水闸4座,人行桥6座,工程完成后渠系水利用系数达0.68以上,可新增灌溉面积2900亩,改善灌溉面积2100亩。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社会经济、项目建设条件

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1 **县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

**县辖9镇7乡1个垦殖场,132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1950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为2051平方公里 ,2008年全县总人口达30.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01万人,非农业人口5.28万人。200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6.3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68亿元。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油料、蔬菜、豆类、红薯等,粮食播种面积65.2万亩,粮食总产量25.8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06元。

全县现有工业企业140多家,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水晶电子、化工、造纸、机械、建材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钨钼、电子、水晶、稀土金属制品、锅炉、水泥、化肥、啤酒等。县工业园占地3000亩,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县推进“三化”进程,已建成优质稻、果业、生猪、特种水产、花生等十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开成了粮食、水产、水果、生猪、林业等支柱产业,特别是水产、水果两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工业经济迅速壮大,全县现有工业企业140多家,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水晶电子、化工、造纸、机械、建材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钨钼、电子、水晶、稀土金属制品、锅炉、水泥、化肥、啤酒等。县工业园占地3000亩,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2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

***位于**县西北部,东临赣江与**窑头镇、百加乡隔河相望,西南靠潞田镇,西北靠高陂镇,东北与泰和县苏溪镇、马市镇接壤,全乡总面积135.8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14个村民小组,204个自然村,总人口18478人。

***土地、山水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3.46万亩,其中水田3.22万亩。山地面积12万亩,水面有效养殖面积18800亩,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果业种植面积3195亩,水果总产量320吨,品种以官溪密柚、脐橙、布郎李为主,旱地和果园套种经济作物以花生、油菜为主,蔬菜、西瓜、药材次之。我乡为全县水产品主要产区、产量达360万公斤,居全县之首,全乡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6座,水陂24座,小山塘532口,鱼产品除传统的草鱼,鲢鱼、鳙鱼外,重点推广养殖了玻璃红鲤鱼、彭泽鲫、淡水白鲳、美国斑点叉尾肥鱼等优良品种。生猪生产推广养殖了三元纯杂,生猪价格在广东市场比周边地区的生猪卖价每斤高出0.2—0.3元。

韶口交通便利,乡驻地距县城16公里,距105国道10公里,距离京九铁路井冈山火车站40公里。2004年10月赣粤高速公路开通后,至互通口3.5公里。

***矿产资源丰富,以陶土、砂石资源闻名于世,依托陶土、砂石等资源兴建的乡办企业有陶器厂、酒坛厂、石料场,还有水产有限公司、粮油加工厂、渔种场、基建队等企业。近几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乡人民团结奋进,乡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大力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了水产特种养殖,优质稻种植,生态林业等,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586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乡累计投资130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37.3公里。11个村已有8个通了水泥路,全乡形成了以韶高公路、韶梅公路为主线,通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交通网络。

2.2 项目建设条件

2.2.1 地理位臵

**县位于罗霄山脉东麓,**省中南部,属长江支流的赣江上游区的东西两岸,北纬2608′45.4〃至2643′53.5〃,东经11430′27.3〃至1155′37.6〃之间。东邻兴国,南接赣县、南康,西界遂川,北毗泰和。全县国土面积2051平方公里,总人口30.29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林地214.3万亩,活林木蓄积量355万立方米,立竹2779万根,有耕地33万亩,山地333.7万亩。

项目区属赣西中低山区,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其成因形态、地面标高因素可较明显地分为:项目区北部及西侧为侵蚀性丘陵地形,地面标高300~400米,坡度l5°~20°,植被良好;中部为剥蚀性丘岗地形,地面标高260~280米,坡度5°~l0°,冲沟、阶坎发育,植被一般;南部建设水库河两岸为山间河谷冲积阶地漫滩,地面标高220~260米,地势相对平坦,坡度1°~3°。 2.2.2 项目区地质概况

。。。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区属于赣南后加里东隆起区,为近代残坡冲积物和泥盆纪、石炭纪层组成的山部盆地,东西两岸山高岭峻,渠系沿盆地左侧石炭纪边缘东北方向伸展。渠系地层为第四纪残坡冲积层、洪积层、石炭纪灰绿、灰褐色石英砂岩、泥灰色及褐色泥质粉砂岩、页岩夹煤层。第四纪残坡、洪积层由黄色土、泥炭及砂卵石组成物,此层地质松散,孔隙率大,透水性强,分布于山坡、山腰、溪流、河谷及坡脚地带,厚度在8米左右,是渠系开挖的主要组成部份,泥质页岩、粉砂岩夹煤层岩石松散破碎,易滑坡塌方,多见于隧洞地段。

项目区分布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及第四系。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石英细砂岩、粉砂岩、少量泥岩,岩质坚硬,出露于项目区北部及西侧;碳系下统大圹组:岩性为灰白色泥质粉砂岩、灰岩夹页岩及透镜状煤层、岩质半坚硬、岩溶发育,出露于项目区西南一角;石炭系上统船山组(C2C):岩性为紫红、浅灰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岩质坚硬,出露于项目区东南及中部,是项目区主要的基底岩层;第四系中更新统(a1—p1Q2):岩性为褐黄、淡红色低液限粘土夹砾、卵石,结构较密实、硬塑,由于基底岩面起伏不平,其厚度极为不均,由西向东、自南向北渐趋增厚,最大厚度80多米,最小厚度2~3米,广泛且连续分布于项目区内除建设水库河一带以外的广大区域;第四系全新统(a1Q4):略显二元结构,上部为黄褐色,砂卵石含量少的粘性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松散~中密度状,厚度变化大,从2米~l 7米变化,呈条状带分布于项目区东南部一带。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3 渠系工程地质条件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为侵蚀丘陵地貌,坡度15~20°,地面标高300~400米,冲沟、阶坎发育。建设水库河冲积阶地地面标高220~260米,地层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及第四系。

灌区渠系工程座落于冲积阶地上,自上而下分为:黄褐一灰黄色粘性土、砂卵石层,层厚4~5米。沿渠地层为大面积第四系坡积物覆盖,岩性以含碎石、低液限粘土为主,碎石含量不均,一般30%左右,土层呈可塑~硬塑,厚度变化大,从l0米~20米不等。

灌区区域内呈西南高东北低倾斜地形,渠线沿西北山边布臵,海拔高程320~270米,农田分布于海拔高程300~230米以下,具有良好的自流灌溉条件。 2.2.4 地震

项目区处于建设水库河斜向中段,向斜轴N60°~70°E,核部由石炭系地层组成。后期构造作用,核部隆起,形成一复式向斜,构造线基本和轴向一致,呈N70°~80°E展布。根据国家地震资料,区内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2.2.5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2.2.5.1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块石料在项目区北部有大面积分布。料石为泥盆纪系上统地层,岩性为细砂岩、石英砂岩等,岩质坚硬、抗风化强。储量、质量可满足工程所需,运距在4Km以内,开采、运输均较方便,沙砾料可在乡砂石料厂采购,运距4公里。水泥、钢材、燃料等建筑材料均可

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镇上建材店买到,产品和质量能满足工程要求。 2.2.5.2 运输条件

该项目区域的运输条件非常便利,一般情况良好,工程所需的砂、石、土料以及其他建材大部分可利用现有道路或修建较短的施工便道就可运至工地,运输方式采用以汽车为主,少量地段需二次转运。

2.3 结 论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区域内未发现新构造运动形迹公布,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无需抗震设防,项目区地下水对砼具弱腐蚀性。**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位于河流冲积阶地、滩地,大部份为挖方段,沿渠无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块石储量丰富。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解决**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农业用水,必须对灌区工程进行建设,本工程位臵较高,水量充足,具备较好的供水条件县政府也非常重视本工程项目的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1.1 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是我县重点产粮区之一,区内雨量充沛、光热条件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在**县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市场对优质大米需求不断提高,我县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因此做好**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的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作政府,对夯实农业水利基础产业,保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增加商品粮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3.1.2 是保证灌区正常运行的需要

由于**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长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效益的发挥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进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提高灌溉保证率能够有效提高灌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3.1.3 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需要

由于**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不配套,渠系水利用系数极低,目前仅为0.4左右,水资源利用率极低,由此可见,**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是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的灌区。因此,对**县建设水库渠系配

可行性研究报告

套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实行节水灌溉,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可以更好地调节水资源平衡,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3.1.4 是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农村稳定的需要

在旱季,农民采用提水灌溉,增加了农民的用电负担,灌溉成本达到47元/亩,占每亩水稻收益的ll%,枯水年成本更高,占每亩水稻收益的l7%。对**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进行节水增效改造,将大大改善灌溉条件,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达到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这也是贯彻国家“三农”政策的具体体现。

3.1.5 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国家大力倡导建立节水型社会,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水资源利用也极不协调,在工程现状条件下,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4左右并采取淹灌、漫灌,使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一般干旱年份还出现缺水现象,因此,节约用水势在必行。对**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对渠道进行降渗处理,对渠系建筑物进行更新、改造和续建,能有效控制灌溉用水,做到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也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为解决农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必须对**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进行防渗及除险加固。本工程渠道位臵较高,具备很好的供水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件,因此,建设该项目很有必要。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必要,而且具有其可行性。

1、项目区水源充足,通过多年运行表明,按设计灌溉保证率能达到90%以上。

2、项目工程较为简单,社会效益显著,只需对渗漏较严重的已损渠段进行防渗加固,其建设可保证5000亩耕地的基本灌溉要求。项目区群众对该项目的建设有很高的积极性,容易组织劳力。

3、各级党委、政府对项目建设非常重视,社会支持,已做好配套资金筹措的安排。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水文及水量平衡

4.1 建设水库灌渠概况

渠首座落在**县建设水库内,由进水闸、干渠、渡槽等枢纽工程组成。本工程渠道沿西北面山边布臵,高程在270m一320m之间,高于农田10m-30m,便于自流灌溉。渠系配套建筑物13座,其中:进水闸2座、渡槽4座、涵洞6座、涵管l座。

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彻底解决了建设水库以东大片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用水问题。为促进**县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工程施工质量差,未能达到设计标准,加上工程运行时间近20年,年久失修,维修费用高,配套不完善,造成效益逐年下降。渠道大部分是依山开挖,渠道沿线漏水严重,整个灌区渗漏流量大,山体滑坡塌方、渗漏、建筑物破损等现象较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系只有0.4左右,造成上游水有多,下游无水灌溉,常发生争水矛盾。因此,必须对**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渠道工程进行维修改造。

4.2 水文、气象

**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由于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降雨、气温变化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8.5℃,1月份为全年最冷的月份,七月份为全年最热的月份。据**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1431.3mm,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43%,7—9月进入旱季,降水明显减少,仅占全年的24%。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水库承雨面积9.85km2,河道长5.4km,主河道平均坡降3.1%。根据气象资料,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而6 ~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建库以来,日降雨量最大173.3mm,三日降雨量269.8mm。

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和炭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前者水量贫乏,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明显,水位埋深0.5~15米,后者水量丰富,受构造影响,裂隙溶洞发育,富水性好,水位埋深10~90米。由于项目区处于向斜核部,且岩溶发育,地下水运移十分活跃,总的地下水流由西南向东北泾流。 经水质分析,其类型为:HC03„Ca.Mg型淡水,对砼具弱腐蚀性。

4.3 灌区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1、灌区现状作物组成和复种指数。据调查,灌区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并种植油菜、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灌区现状作物组成见表4-1,复种指数为2.30。

表4-1 灌区现状作物

作物 名称 早稻 晚稻 大豆 果树 花生 饲料 油菜 西瓜 籽 杂粮 其他 合计 组成 系数 0.86 0.45 0.15 0.12 0.06 0.05 0.26 0.02 0.O8 0.33 2.30

可行性研究报告

2、灌溉制度。**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现状的灌溉制度还是沿用传统的淹灌方法,早、晚稻灌水参数见表4-2。

3、灌溉定额。根据降水资料分析,计算出多年灌溉定额,求得P=75%的灌溉净定额为589.3m3/亩,P=80%时的灌溉净定额为611m3/亩。

4、灌溉用水量及用水过程。**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现状灌溉面积为5000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按0.5计,则P=75%时的毛灌溉定额为1178.6m3/亩,灌区现状年用水量为294.63万m3。典型年净用水过程见表4—3。

表4—3 典型年净用水过程表 月 份 3 4 0.494 5 0.291 6 0.672 7 1.603 8 0.867 9 1.017 用水量(m3/s) 0.O33 用水量(万m3) 月 份 用水量 (m3/s) 用水量 (万m3) 1.70 10 0.484 24.97 24.66 15.01 33.55 82.70 44.73 50.78 11 0.15 3 7.64 1 2 0.086 4.44 1 0.086 4.44 2 0 0 全年 0.457 294.63

5、灌区可供水量。建设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8Km2,总库容780万m3,来水能满足用水需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4—2 早、晚稻灌水参数表

早稻 日期 生长期 泡田期 返表期 分孽前期 起 迄 天 1 5 1 5 19 5 7 9 1 0 10 1 5 85 淹灌水层 下限 mm 10 1 0 1 0 0 40 40 1 0 0 上限 mm 40 40 40 0 70 70 40 15 蒸发 系数 0.96 1.1 1.28 1.1 7 1.45 1.55 1.48 0.95 渗漏 塞 天 0.8 1.O 1.1 1.1 1.O 0.9 0.6 0.8 日期 起 迄 天 3 10 18 7 5 13 11 12 16 92 淹灌水层 上限 mm 40 10 10 O 40 40 10 0 下限 mm 70 40 40 O 70 70 40 1 5 蒸发 系数 0.8 1.1 1.26 1.23 1.50 1.60 1.25 0.3 渗漏 盎 天 1.10 1.2 1.4 1.4 1.4 1-1 0.7 0.3 备注 晚稻 月、日 月、日 4.11 4.26 5.6 4.25 5.5 5.24 5.29 6.5 6.14 6.24 7.4 7.19 月、日 月、日 7.20 7.23 8.2 8.20 8.27 9.1 9.14 9.25 7.22 8.1 8.19 8.26 8.31 9.13 9.24 10.6 分孽后期 5.25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期 乳熟期 黄熟期 合计 5.30 6.6 6.12 6.25 7.5 10.7 10.22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工程布臵及建筑物加固设计

5.1 设计依据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设目标为:项目建成后灌溉面积达5000亩,本可研编制依据为:

1、《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L一78)》; 2、《水利水电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处标准(SIFZ05—81》; 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1171—96)》; 4、《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

5、国际计委2002年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6、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

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考虑干渠倚山而建,所处地理位臵较高,沿程又有很多溪流、沟谷洪水汇入,堤外侧均系居住密集区和商品粮基地集中区,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工程等级按(SDL-78)设计标准为三等,主要建筑物级别定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P=5%,校核洪水标准P=2%,次要建筑物级别定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P=10%,校核洪水标准P=3.33%。

5.2 灌溉渠系工程改建总体布臵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于1960年兴建,1990年对部分渠道进行了衬砌。现**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灌溉渠道建设水陂分南、北干渠,渠道总长度8.4km,灌溉渠道经过20多年的运行,工程设施陈旧老化,渠道渗漏、山体滑坡塌方等现象严重。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实施地点位于***田西、黄鹄、南乾村,主要由三条干渠组成(见附图)北干渠由建设水库经田西至高岗全长3849米,维修水陂1座,山体滑坡使干渠至元背渡槽段已经过多年运行需要维修拓宽,至易塘尾新建提灌站1座,新建渡槽60米,人行桥8座,机耕桥3座,分水闸30座。

南干渠渠道整治加固1272米,人行桥2座,分水闸7座。中部干渠由建设水库至于塘,渠道整治加固1333.3米,水陂1座,新建渡槽52米,新建提灌站1座,人行桥2,分水闸8座。

5.3 建筑物设计方案

由于工程施工质量较差未达到设计标准,加上工程已运行近20年,灌溉渠道沿线漏水严重,整个灌区浸透严重,山体滑坡塌方、渗漏,建筑物破损现象较严重,渠系配套建筑不完善,效益逐年下降,工程维修费用高,水利用率低。

渠道断面治理加固设计:

渠道总长8.4km,本次主要对渠首后渠道及渡槽进行重点整治,由于渠道傍山开挖,山体滑坡塌方,造成渗漏现象严重。本次工程按渠道坡降(3%),灌区现状年用水量(详见第四章计算)为294.63万m3,故选取设计流量为1.44m3/s, 渠道边坡系数为1进行计算。

1、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 Q=ACRi

式中Q为设计流量(m3/S) A为过水断面面积

C为舍弃系数,采用满宁公式计算,C=n-1R1/6,其中n为渠

可行性研究报告

床糙率。

R为水力半径(M) i为渠底比降 2、计算参数确定

设计流量依据历年经验数据,确定为1.44m3/S;因所修渠床糙率取0.017(比较粗糙的混凝土渠道); i干渠为0.0002,支渠为0.00025。

3、横断面确定

水力半径R=AX,其中X为湿周,用底宽和(b)和高(h)表示A、X,则有A= bh ,X= b+2h。

由此Q=ACRi 可推导出求解X的方程式为 hX0.6-2h2X-0.4-(nQ/I)=0 有关算术式

Z=【nQ/I2h2】0.6h-0.4 B=2hX0-2h

Z=f(X0)的函数表用于求解hX0.6-2h2X-0.4-(nQ/I)=0的根,见表5-1。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5-1 Z=f(X0)的函数表 X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Z 0 0.0962 0.1859 0.27 0.3527 0.4252 0.4975 0.5663 0.6275 0.6961 X0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Z 0.7582 0.8172 0.8753 0.9319 0.9866 1.0395 1.0914 1.1425 1.1921 1.2410 X0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Z 1.2887 1.3350 1.3819 1.4268 1.4706 1.5151 1.5578 1.5995 1.6413 1.6821 X0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Z 1.7232 1.7634 1.8028 1.8415 1.8795 1.9178 1.9555 1.9925 2.0288 2.0723 利用已知条件,Q(干渠)=1.44m3/S,Q(支渠)=0.8m3/S ,n =0.017(比较粗糙的混凝土渠道,浆砌碎石渠道), i=0.0002,0.00025,H=1(干渠)、1(支渠),计算出干渠底宽1.5米,支渠底宽0.6米。对于淤塞渠道按此断面,拓宽疏通。

5.4 建设内容

1、渠道整治

1)对渠底进行清淤处理;

2)渠底采用100mm厚Cl5砼衬砌后水泥砂浆抹面,两边边坡采用浆砌块石砌筑后进行水泥砂浆抹面,以减少沿程水时损失,衬砌总长6.4km。

2、渡槽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对原有的渡槽已老化的渡槽更换橡皮止水; 2)新建渡槽112米 3、分水闸45座 4、水陂2座 5、人行桥12座 6、机耕桥3座 7、提灌站2座

经计算,本次**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改造的主要工程量有:土方开挖9899.25m3,土方填筑2379.4m3,浆砌块石624.84m3,砼及钢筋砼2344.05 m3,钢筋36.29t。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施工进度安排

本项目前期工作(立项、招标、设计等)计划2个月,项目施工时间工期为4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9月1日,完工日期为2010年12月31日,具体工期安排如下:

1、渠道整治工程为2个月:2010年9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2、渡槽工程为1个月:2010年9月1日—2010年9月30日; 3、机耕桥、人行桥工期要求为:2010年10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4、分水闸、水陂、提灌站工期要求为:2010年11月1日—2010年12月15日;

5、2010年12月15日—2010年12月31验收。

表6-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

年份 工程项目 渠道整治 渡槽工程 机耕桥 人行桥 分水闸 水陂 提灌站 验 收 1 2 3 4 5 6 7 2010年 8 9 10 1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章 工程投资估算

7.1 编制依据

1、本工程投资估算执行**省水利厅赣水建管字(2006)242号《**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赣水建管字(2008)52号文及赣水定字(2009)1号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量规则。

2、定额采用:建筑工程采用(2006)《**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试行),个别定额部分,采用其它定额,或按施工方法参照相关定额补充;安装工程采用(2006)《**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安装》定额(试行)。

3、人工预算价格计算依据基础单价按**省水利厅赣水建管字(2006)242号《**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人工预算单价工长为4.37元/工时,高级工为3.93元/工时,中级工为3.51元/工时,初级工为2.92元/工时。

4、主要材料单价按工程所在地2010年第二季度价格,并按规定计入相应的运杂费、采保费等。水泥、钢筋、木材在县内购买,砂、卵石、块石可在就近料场购买。

5、机械台班费采用能源部、水利部(1991)1272号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并按赣水计字(1999)032号文调整台班中一类费用标准。并按编制年2010年第二季度市场价格水平予以编制。

6、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可行性研究报告

7、各项费率按农发办[2005]02号文《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计取。项目管理费按建安工程的3%计,工程勘测设计费按建安工程的2.0%计,工程监理费按建安工程的3.0%计,基本预备费按建安工程的5%计取。

7.2 工程投资主要指标

本工程总投资162.64万元,其中工程部份静态投资158.94万元,水土保持及环境部份静态投资3.70万元。

主要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767.86t,砂:1728.53 m3, 块石:712.30m3,卵石:2707m3。

详细估算详见附件投资估算表。

7.3 资金筹措方案

本工程总投资为162.6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1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08%),地方资金22.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2%)。

7.4 分年投资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项目施工时间工期为4个月,即从2010年9月到2010年12月止,总投资金额为162.64万元。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估

8.1 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

1)本工程实施后达到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改善灌溉面积2100亩,从而解决了灌区农田干旱缺水问题,干旱年份,由于渠道输水得到保证,可改善灌区用水条件,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2)渠道和渠配套建筑物经除险、防渗加固处理后,将有效提高灌区防洪能力。

3)工程实施后,将渠道内的垃圾清除,拆除部份乱搭乱建的木桥、厕所等,灌区内的环境卫生将得到较大改善。

2、不利的影响

1)工程施工期间排放的废气、施工噪音对施工区附近村民生活产生了短暂影响。

2)工程施工期间,渠道闸门关水,沿渠线村民部份生活用水将受到影响。

3)工程所需的大量建筑材料都要外运至工地,通往各施工段的乡村公路、田间道路将受不同程度损坏。

3、采取的措施

1)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废土、废渣定点堆放,堆场尽量利用附近荒地、凹地,不占用耕地,工程实施后,对堆场整平、清理、绿化。合理施工、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可行性研究报告

2)工程开工后,取土等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应予以防治,原则上破坏一处,治理一处,并做到水土保持措施与工程建筑物竣工同步进行。

8.2 节能方案

8.2.1设计依据

1、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资源【1997】2542号文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建议书“节能篇(章)编制与评估的规定”》的通知。

2、本次建设的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不得采取国家已颁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或行业已公布下令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产品。

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4、建设部《建筑能源标准》。

5、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134-2001。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2.2 节能节水措施

1、选用节能变配电设备。

2、灌溉供水系统采用防渗、防漏措施,杜绝水量流失。 3、供电尽可能采用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臵,提供功率因素,减少电能损耗。

4、选用节能电器和灯具,合理规定各用房照度、照明高度,节约用电量。

可行性研究报告

8.3 结 论

本次改造是在灌区原有工程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存在有大量的渠道开挖和土方回填,少量土料可在土料场和附近荒山、荒丘上取用,工程完工后对取土处做好种草、植树工作,必要时增加工程措施。清淤土方实行定点堆放,并做好挡土墙,防止淤泥流散时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工程建筑材料按施工计划备足,工程何时完工,材料就何时用完,保证材料不在现场堆积存放,临时设施在工程完工后及时清场,做到不污染和不影响周围环境,为美化灌区环境,要搞好渠道绿化工作,选择适宜的地段种植树林和草皮。

本工程的建设将给**县***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治,不利影响是可以消除的。总之,这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民心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九章 建设项目组织与实施

9.1 项目组织机构和职能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组织管理,成立建设水库渠系改造工程建设项目部,项目负责人由项目法人担任,下设工程管理部、财务部、综合部等职能部门,对工程实施进行组织管理等工作。详见组织机构框图。

领导小组职责:项目法人职责:本项目的项目法人,对本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策划、监督、检查和验收,参与项目设计的审查工作及设计、施工、监理等的招标工作;监督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参与工程验收;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落实配套资金和建设用地,协调各方关系。

工程管理部职责: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组织工程建设;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并负责任免其主要行政及技术、财务负责人;负责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报建和主体工程开工报告报批手续;依法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及设备等进行招标,并签订有关合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及时组织研究和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按时办理工程结算;负责监督检查现场管理机构建设管理情况,包括工程投资、工期、质量、生产安全和工程建设责任制情况等;负责组织编制竣工决算;负责按照有关验收规程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负责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包括对各参建单位所形成档案资料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

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财务部职责:组织编制、审核、上报项目年度建设计划,严格按照概算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依据已完成的工程量,及时拨付工程款项,专款专用。

综合部职责:负责项目建设的报批、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核、申报、招标等前期工作,控制项目投资、监督项目实施、组织项目验收等工作。

建设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工程项县发改委 工程管理部 财 务 部 综 合 部 9.2 项目管理各项制度

工程质量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实计以主动控制和施工前准备工作(事前)及施工过程(事中)控制方式为主,已完工程检查验收(事后)控制为辅的控制方式。对设计图纸、文件进行审查;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报验等。施工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以单元工程为基础,加强中间检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问题采取书面通知形式责令整改,性质严重或不及时整改的,予以经济处罚,直至停工整顿。建立工程验收制度,做好工程施工记录,特别是做好隐蔽工程签证和初验。工程完工后写出工程监理报告、质量评定报告等文件。成立工程验收小组,负责工程项目的验收。严格按验收程序和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并写出验收报告和总结。

工程完工后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建立健全资料归档制度认真做好工程设计资料、施工图纸、施工记录、工程签证、工程预决算、工程报表、有关文件的归档工作。今后,要把资料归档工作当作重点来抓。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专户,实行报帐制,工程专项资金由财政拨入项目部专户,项目部按工程进度和合同条款拨付工程款,工程完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凭工程验收单和决算单到项目部财务报账,支付工程款的90%,余下l0%作为质量保证金,经一年运行考验后无质量问题,付清全部工程款。

9.3 项目运行期间管理

9.3.1工程管理设计依据

1、《水利水电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处标准(SIFZ05—81》 2、《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1171—96)》 9.3.2 管理人员编制及管理机构

1、管理机构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属县水务局管理,灌区量水设施落后,农民节水意思淡薄,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费价格偏低,灌区工程维修投入不足,导致灌溉效益逐年下降。

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工程管理人员负责辖区内干渠及跨乡镇支渠的渠道及主要建筑物的管理和维修,并负责灌区的日常工作。支渠以下聘用灌区内村民组建的管水组织负责管理和维护。还应成立灌区工程管理机构,设**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管理站,隶属**县水务局管理。

2、灌区定员编制

依据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规定,并本着“因事定岗、以岗定责、经工作量定员”的原则,以及水利部人劳(1991)第3号文件的有关精神,人员编制以高效、精简为原则,配备灌区生产、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共6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生产人员4人,详见下表9-1:

表9-1 定员编制名单

种 类 2 1 1 2 1 1 人 数 (人) 备 注 一、行政管理人员 负责灌区日常行政管理、技术工作 站长 工程管理员 二、生产人员 机电排灌人员 干渠管理人员 负责灌区日常生产、维修工作 技术骨干

可行性研究报告

9.3.3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为促进灌区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巩固和提高灌区供水效益,进一步履行灌溉职能,灌区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灌区信息自动化系统以灌区综合效益的提高为指导方针,将所涉及到的监测、分析、调度、管理、通信等工作纳入统一管理中,能有效提高灌区的运行效益。

为加强对渠道的运行管理,结合灌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

1、坚持对渠道的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渠道及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2、每年制定度汛计划和抗旱预案,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确保渠道的安全度汛。

3、成立相关的渠道安全运行管理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渠道的安全运行和调度工作。

4、积极做好渠道运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渠道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5、制定渠道工程管理施工签证及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灌溉管理工作标准,进一步落实对工程的管护责任。

6、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为渠道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9.3.4 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灌区管理单位负责对渠道进行观测、维护、调配各支渠用水、控制水流量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修复,从而确保渠道的安全运行。工程设施管护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水费收取。

可行性研究报告

9.3.5 水价核算及水费收取

1、水费征收现状

根据l996年省长5号令及我县有关水费征收会议精神,**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自1996年以来按每年每亩l3kg稻谷实物,按粮食部门当年收购价格折算计收水费,提、复灌折半。收费方式实行“依粮计收”与“按亩收费”相结合的征收方式。灌区水费征收方法采用各辖区管理所职工根据各用水田亩按亩计收,并上缴在管理所,致使水费收不到位,拖欠水费现象严重。

2、水费制度改革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两个转变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水利事业发展、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有利于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已经刻不容缓。

1)水价改革

根据《水管体制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9年5月15日发布的《水利产业政策实施细则》中第二十三条规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其组成为生产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农业用水价格根据不同需要形成定额用水成本价,只计供水成本。超定额用水加价,丰枯季节差价,重点扶持优惠价、动态水价等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非农业用水价格(不含水力发电用水)、消耗用水按照成本、费用、税金加合理利润核定。贯流水、循环水用水价格,按消耗用水价格的20%到50%核定,贯流水价格应高于循环水价格。

可行性研究报告

2)水费征收改革

根据国家《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方法》,结合省内各灌区有关水费征收的经验,水费管理应结合灌区供水体制和基层用水制度改革统一进行,以市场为先导,逐步向“用水户协会”的供水模式过渡。推行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代表参与管理,由协会和灌区基层管理单位签定供水协议,编制、实施年度配水计划、财务计划和投工计划,核定水价、收取和上缴水费,协会实行“送水到户、计量到户、开票到户”和“张榜公布”的“四到户一公布”模式,杜绝中间环节收费和乱收费现象。

3)水费管理制度改革

水费收入是灌区工程管理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灌区工程所需运行管理费、大修费和更新改造费的主要资金渠道。灌区工程管理单位在搞好水费征收时要加强水费管理、收好、管好、用好水费,确保灌区工程的运行管理、维修和改造更新。水费要专户存储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任何人或单位都不得借故挪作他用,只能在灌区范围内使用,真正达到以水养水目的。

4)完善现有水费征收方法,加大水费征收力度

灌区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用水管理,实行年用水总量控制、年用水预定制度。根据定额用水法,超定额用水加价,丰枯季节差价,重点扶持优惠价、动态水价等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按供水量收取水费。农业用水水费逐步推行按方计征、货币结算的办法。在完善水费征收办法的同时,加大水费征收力度。用水户和用水单位都必须按核定的水费标准和规定交付水费,逾期不交的,灌区工程管理单位有权限制供水,直至停止供水。同时,灌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区工程管理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为用水户或用水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5)水费使用

水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工资、劳保、福利、渠道的岁修养护等,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严格财务制度,做到勤俭节约,要鼓励职工开展多种经营,创收节支,使人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工程管理向良性轨道运转。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章 招标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第9号令,特制订本项目招投标方案。

10.1 招标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3、七部委联合发布《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 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2001]第9号《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

5、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6、交通部2009年《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7、**省交通厅、水利厅关于工程招标投标的有关管理规定。 8、水利部2009年《水利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10.2 招标工作原则

1、招标方式

按照**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要求,结合本项目特点,拟采用以下招标方式:

工程施工均采用国内公开招标,进行资格后审。监理、设计不招标,直接发包。

2、招标范围

施工设计图纸内的建设内容。 3、公告发布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本项目拟定在《吉安市人民政府网》、信息日报登招标公告。

4、资格审查

按照有关规定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后审。 5、潜在投标人的要求

通过媒介发布公告,凡具有符合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施工资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足够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均可参与本项目的投标。

10.3 组织形式

1、招标机构:选择有资质、资信的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2、评标专家委员会:拟由项目法人负责组建由多名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专家在专家库随机抽取,另加有关行政监督责任部门人员对评标活动进行封闭监督。

10.4 保密纪律和廉政要求

本项目招标工作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制订保密纪律和廉政措施。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10-1 **县建设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招标工作基本情况表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项 目 全部 部分 自行 委托 公开 邀请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勘察设计 建筑安装工程费 监 理 其 他 √ √ √ √ √ √ 不采用招标方式 投资估算金额(万元) 2.77 134.5 4.15 21.22 备注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一章 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

11.1 评价依据

本工程经济评价依据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一95),国家计委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等规范,对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11.1.1 基础数据

计算期:建设期6个月,运行期取20年,计算期为21年,基准年取建设期的第一年,折现率取12%。

11.2 国民经济评价

11.2.1 费用估算

水利建设项目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和年运行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和相应配套工程的全部投资,本次计算直接采用概算编制和工程静态投资做为投资,年运行费用包括职工工资和福利、维护费和其它费用。根据项目定员为4人,按现行工资水平,职工工资平均l2000元/人.年,福利费为工资总额的l4%,维护费、材料费、其它费用按工程投资的20%计算,共计年运行费33.37万元。

流动资金包括维护项目正常运行所需的燃料、材料、备用品和支付职工工资等周转资金,流动资金取8万元/年。 11.2.2 效益估算

本工程主要效益为增产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1、增产效益:本工程为社会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增产效益显著,其计算按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计算,按每亩增产50公

可行性研究报告

斤,2.8元/公斤,项目每年增收70万元。

2、社会效益:**县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雨量不论是年际还是年内都分布不均,由此引发的洪涝干旱灾害十分频繁,因此依赖老天很难做到农业的稳产高产,所以发展灌溉事业,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才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我县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许多水利工程都年久失修,一遇连续干旱,水量严重不足,同时灌溉技术落后,管理体制粗放,水利用率低,致使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减产。因此,提高水的合理利用率,保持农业灌溉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灌溉的重点。•

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臵、节约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项目实施时沿线群众投劳参与建设,上级补助的以工代赈资金19.58%当年即可使群众受益,项目建设中群众报酬(人工按当地市场价40元/天)收益部分27.42万元,(见劳务收入来源表

11-1)。从而维持农村的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表11-1 劳务收入来源表 名 称 投劳人工 渠道土石方开挖 维修渡槽 钢筋制安 临时道路 M7.5浆砌石 砂卵块石转运 其 他 合 计

数 量 8598m3 50m 38T 624.84 m3 6435.53m3 人 工 3136.24 397.8 487.9 500.02 206.78 1676 450.32 单 价 40 40 40 40 40 40 40 金额(元) 125449.6 15912 19516 20000.8 8271.2 67040 18012.8 274202.4 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生态环境效益:项目实施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新的破坏因素,而是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工程改造必将显著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地下水水质和水环境,增大林木覆盖率,改善小气候,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发挥显著作用。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促进我县旅游、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为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旅游者带来舒适的旅游环境。

本次国民经济评价,项目建设产生的间接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按增产的30%计算,项目每年间接增收21万元。

11.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按《规范》中的经济评价计算的原则和方法(详见下表11-2)。 求得内部收益率(IRR):30%; 财务净现值(NVP):164.6万元; 经济效益费用比:4.86。

11.4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据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本工程效益明显、经济合理。经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因素分别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不影响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因此工程应尽快建设,让其早日造福当地群众。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11-2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序 项目 号 1 1.1 1.2 2 2.1 2.2 2.3 2.4 效益流量 项目直接效益 增产效益 项目间接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费用流量C 固定资产投资 流动资金 年运行费用 其它 1 162.64 162.64 2 91 70 70 21 8 13 41.37 8 33.37 3 91 70 70 21 8 13 41.37 8 33.37 49.63 4-18 19 91 70 70 21 8 13 20 91 70 70 21 8 13 21 91 70 70 21 8 13 建设期 运行期 41.37 41.37 41.37 8 8 8 33.37 33.37 33.37 3 净效益流量(B.C) -162.64 49.63 4 累计效益流量 49.63 49.63 49.63 700.9 753.9 806.9 -162.64 -113.01 -63.38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表1 总估算表 单位:万元 编号 Ⅰ 一 二 三 四 五 七 五 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Ⅲ 一 二 Ⅳ 工程或费用名称 工程部分投资 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 渠道工程 水陂工程 分水闸 机耕桥及人行桥 新建渡槽 维修渡槽 临时工程 第二部分 机电设备安提灌站 第五部分 独立费用 建设管理费 科研勘测设计费 工程建设监理费 生产准备费 联合试运转费 其它 一至五部分投资合计 基本预备费 静态总投资 总投资 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工程投资 环境保护工程 工程总投资 建安工程费 设备购臵费 独立费用 134.5 67.97 25.01 9.37 10.97 16.79 1.4 3 1.57 1.57 136.07 5 5 5 10.3 4.08 4.08 1.09 1.04 10.3 3.70 2.00 1.70 合计 134.5 67.97 25.01 9.37 10.97 16.79 1.4 3 6.57 6.57 10.3 4.08 4.08 1.09 1.04 151.37 7.57 158.94 158.94 3.70 2.00 1.70 162.64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表2 分项工程估算表 金额单位:元 编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 渠道工程 渠道土石方开挖 渠道衬砌C15砼 M7.5浆砌石 渠道土石方回填 砍杂 水陂工程 土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钢筋制安 C20砼 M7.5浆砌石 模板 分水闸 土石方开挖 C15砼 钢筋制安 C15砼垫层 机耕桥及人行桥 土石方开挖 C20砼 M7.5浆砌石 钢筋制安 模板 新建渡槽 单位        T      t     t  数量 8624 1690.4 378.6 1943 6448 974 689 5.6 346.32 234.6 960 161.4 111.62 4.56 99.84 103 38.12 11.64 13.85 55.6 单价(元) 11.6 279.38 190.07 13.65 1.38 11.6 13.65 6680.05 314.76 190.07 39.96 11.6 290.21 6680.05 290.46 11.6 301.8 190.07 6680.05 39.96 合价(元) 1345012.68 679683.04 100038.4 472263.95 71960.5 26521.95 8898.24 250071.23 11298.4 9404.85 37408.28 109007.68 44590.42 38361.6 93726.04 1872.24 32393.24 30461.03 28999.53 109652.3 1194.8 11504.62 2212.41 92518.69 2221.78 167880.07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六 七

土石方开挖 C20砼槽身 C20砼排架 c15砼基础 钢筋制安 模板 维修渡槽 维修渡槽 临时工程 临时道路等     t  m 项 36.85 89.6 41.95 15.2 12.28 868 50 1 11.6 323.19 303.14 267.06 6748.84 44.75 280 30000 427.46 28957.82 12716.72 4059.31 82875.76 38843 14000 14000 30000 30000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表3 独立费用估算表 金额单位:元 编号 一 2 3 4 二 三 四 1 2 3 4 5 五 1 2 3

附件表4 主要工程量、主要主材料用量

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 m3 9899.25 土石方回填 m3 2379.4 砌石工程 混凝土工程 钢筋制安 m3 624.84 m3 2344.05 t 36.29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五部分 独立费用 建设管理费 人员经常费 工程管理经常费 工程技术经济资讯费 勘测设计费 工程建设监理费 生产准备费 生产及管理单位提前进场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 管理工具购臵费 备品备件购臵费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臵费 其它 工程质量监督费 工程保险费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费 单位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单价(元)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1383108.43 费 率 1.5% 1% 0.5% 2% 3% 0.2% 0.3% 0.02% 0.4% 0.08% 0.18% 0.45% 0.3% 合价(元) 137342.6786 41493.25 20746.63 13831.08 6915.54 27662.1686 41493.25 13831.09 2766.22 4149.33 276.62 5532.43 1106.49 12862.92 2489.6 6223.99 4149.33 主要材料用量 钢筋 t 38.83 砂 m3 1728.53 卵石 m3 2707 块石 m3 712.30 水泥 t 767.86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表5 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名 称 渠道土石方开挖 渠道衬砌C15砼 M7.5浆砌石 渠道土石方回填 砍杂 土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钢筋制安 C20砼 M7.5浆砌石 模板 土石方开挖 C15砼 钢筋制安 C15砼垫层 土石方开挖 C20砼 M7.5浆砌石 钢筋制安 模板 土石方开挖 C20砼槽身 C20砼排架 c15砼基础 钢筋制安 模板 单 位        T      t     t      t  单 价(元) 11.6 279.38 190.07 13.65 1.38 11.6 13.65 6680.05 314.76 190.07 39.96 11.6 290.21 6680.05 290.46 11.6 301.8 190.07 6680.05 39.96 11.6 323.19 303.14 267.06 6748.84 44.75 备 注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表6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及规格 柴油 电 粗砂 块石 卵石 水 钢筋 水泥32.5 风 单位 kg kW.h     t kg  预算价格 7.3 1 42 60 45 1.2 4300 0.345 0.18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表7 施工台班费汇总表

其 中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名称及规格 挖掘机 1 推土机59kW 角碾5~7t 刨毛机 蛙式打夯机2.8kW 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 振动器1.1kW 风水枪 载重汽车5t 自卸汽车5t 胶轮车 桥式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5t 电焊机交流25kVA 钢筋切断机20kW 车床 Φ400~600 Φ摇臂钻床50 刨床 B650 台时费 124.9 62.13 2.33 45.23 10.7 22.86 9.24 2.34 42.03 77.19 52.51 0.9 11.46 78.32 15.22 24.93 23.4 16.45 11.36 折旧费 修理及替安拆费 人工换设备费 费 35.63 10.8 1.27 5.07 0.17 3.29 0.61 0.32 0.24 7.77 10.73 0.26 2.32 12.92 0.33 1.18 5.88 4.45 2.26 25.46 13.02 1.06 5.62 1.01 5.34 0.93 1.22 0.42 10.86 5.37 0.64 2.22 12.42 0.3 1.71 4.91 2.71 2.09 2.18 0.49 0.22 1.07 0.84 0.26 0.09 0.28 0.05 0.03 0.15 9.48 8.42 8.42 7.02 4.56 4.56 4.56 4.56 4.56 9.48 4.56 4.56 4.56 4.56 动力燃料费 52.15 29.4 25.9 2.5 8.6 2.3 0.8 41.37 54 31.85 2.1 43.5 14.5 17.2 8 4.7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