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共政策学单项选择100题

公共政策学单项选择100题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公共政策学单项选择题

1.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B)。

A.逻辑实证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辩证法? ?? D.理性主义

2.公共政策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C)。

A.贝塔朗菲 B.德洛尔 C.拉斯韦尔 D.戴维伊斯顿1、政策工具本身是(C)的。A.一元B.单一 C.多元D.复杂

2、古德诺(Goodnow)认为,国家和地方利益矛盾,(C)可能导致国家解体或集权政府。

A.利益分配B.权力分配C.权利分配D.资源分配

3、解决国家和地方的矛盾的方法是在中央和地方合理分配(A)的范围。

A.意志表达B.利益表达C.呼声表达D.情感表达4、利益集团最早出现于(B)世纪末的北美13州。A.16B.18C.19D.20

5、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B)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A.政治体制外B.政治体制内C.政治体制内外D.政治体制之间6、政策环境是政策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即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政策活动的(B)客观因素的总和。A.内部 B.外部 C.内外部 D.所有

7、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是指(C)。

A.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B.没有明确的答案的问题C.没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 D.没有固定的解决办法

的问题

8、政府过程实质上即(C)政策过程。A.执行B.监督C.公共D.评估9、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C)。A.主体B.客体 C.中介D.环境

10、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整体目标需要,服从于政府对(C)的追求。

A.精神B.公开 C.利益D.公正11. Path Dependence 是指(C)。

A.制度依赖B.习惯依赖 C.路径依赖D.心里依赖12. public choice theory是指(C)。

A.社会选择B.自我选择 C.公共选择D.生态选择

13. 现代政策科学诞生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A)。A.政策科学运动B.社会科学运动 C.自然科学运动D.工程科学运动14. 行政决策目标的特征不包括(D )。A.可行B.合理 C.科学D.人治15. Inter Market意为(B)。

A.外部市场B.内部市场 C.国内市场D.国外市场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2 )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1 )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4 )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2 )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4 )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4 )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4 )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3 )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3 )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2 )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3 )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4 )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1 )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2 )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3 )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1 ) ①政策问题的认定。②政策目标的认定 ③政策方案的认定④社会问题的认定

1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2 ) ①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②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③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④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20、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2 ) ①系统议程②政府议程③公众议程④社会议程

21、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4 ) ①政策制定②政策宣传③政策延续④政策评估 22、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1 ) ①政府②功能③组织④政策

23、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3 )

①正式评估②内部评估③政策监控④非正式评估

24、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4 )

①政策均衡②政策终结③政策持续④政策调整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3 )

①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②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③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④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始创“公共政策”这门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B )

A.政策学 B.政策科学 C.政策分析 D.公共政策分析

2.首先提出“头脑风暴法”的是( A  )A.奥斯本 B.韦伯 C.西蒙 D.德尔菲

3.世界上的政策预测方法大约为( B  )A.50多种 B.100多种 C.200多种 D.300多种4.趋势外推法属于(  A )

A.定量预测方法 B.定性预测方法 C.目标性预测方法 D.探索性预测方法

5.政策咨询中最重要、最受关注的类型是( A  )A.公共决策咨询 B.政策信息咨询 C.政策环境咨询 D.政策民主化咨询6.决策咨询的首要功能是( A  )A.研究咨询功能 B.参与决策功能 C.政策协调功能 D.人才开发功能7.将信息论和控制论联系起来的是( B  )A.申农 B.维纳 C.霍尔 D.施勒莫

8.下面属于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贡献的是(  C )A.战略决策思想 B.官僚制理想模型C.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D.价值无涉主张9.属于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的是( D  )

A.政策实验 B.政策替代 C.政策宣传 D.政策效果

10.规范最佳模型的构建者是( C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德洛尔 D.埃齐奥尼

11.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A  )A.国会立法 B.总统决策 C.法院制定 D.司法参与12.人力资源政策属于(  A )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社会政策 D.教育政策

13.按政策效果分,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  B )A.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B.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C.能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 D.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14.被称作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C )A.决策子系统 B.咨询子系统 C.信息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

15.“海权论”对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外交政策的深刻影响反映了( A  )

A.自然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B.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C.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D.国际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6.属于集权制优点的是(  C )A.因地制宜 B.政策针对性强 C.统筹兼顾 D.政策适应性强

17.不属于“流行迷思”的内容的是(  D )A.自然的迷思 B.邪恶的迷思 C.内在的迷思 D.价值的迷思

18.假设分析法的第一步是(  C )A.呈现假设 B.汇集假设 C.确立利害关系人 D.组建团体

19.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第一步是(  D )A.进入 B.说明 C.扩散 D.创始

20.暴力犯罪的问题应属于(  A )A.实质性议程 B.形象性议程 C.象征性议程 D.功能性议程21.公共政策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文化艺术22.政策规划也称(  D )A.政策制定 B.政策考量 C.政策评估 D.政策构建

23.英国的三读程序是决策程序中的( B  )A.提出议案 B.审议议案 C.通过议案 D.公布政策

24.政策执行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在( C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5.被称为“霍恩-米特模型”的政策执行模型的是( A  )A.系统模型 B.循环模型 C.博弈模型 D.综合模型

1、政策制定的主体是:( D)

A.国家 B.人民 C.政党 D.国家与政党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C)

A.公共事务 B.社会事务 C.社会公共事务 D.公共活动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C)

A.权利 B.价值 C.利益 D.规范

4、 公共政策是针对( A)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A、 社会利益关系 B.政府利益关系 C.群众利益关系 D.阶级利益关

5、 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D )。

A. 公共政治事务 B.公共经济事务 C.公共文化事务 D.社会公共事

6、 下列属于分正式部门的是:(B )。

A政府 B社区 C市场 D非政府组织

7、 社区的优势不包括;(D )

A信息优势 B激励充分 C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D权威的广泛

8、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 B)。

A判断市场资源分配的标准 B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存在缺陷C人们的福利不可能完全均等 D社会效益不可能最大化9、 下列是正外部效益的是( C)。

A环境污染 B私人采矿导致资源浪费 C种花花香扑鼻 D 排污水

10、在我国政策实践中,( A)经常成为替代社会福利的价值标准。A综合国力 B GDP C效率 D公平11、效率的衡量标准(C )

A劳动的分配率 B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C帕累托最优 D工资

的差异率

12、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 C)

A政府 B市场 C社区 D第三部门

13、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A)的角色不断被政府、市场(企业组织)和第三部门侵蚀的过程。

A分正式部门 B政府 C市场 D国际性组织14、下列不是第三部门的优势的是( B)。

A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具有相对较大的垄断性

C对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好的回应性 D能够增加社会参与程度

15、全球公共政策表现的公共趋势不包括( A)

A 政府越来越重要 B市场化趋势 C 第三部门重要性增强 D社区角色变迁

16、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A ) A.保罗·萨巴蒂文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B.本尼·杰恩 C.J·佛瑞斯特 D.本尼·杰恩和J·佛瑞斯特17、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C)A.J·佛瑞斯特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 B.保罗·萨巴蒂文C.本尼·杰恩 D.本尼·杰恩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

18、下列属于“选择方案的一般性方法”的有:( C) A、效益分析 B、条件分析 C、经验分析 D、利益分析

19、下列属于“选择方案的具体方法”是:( A) A、效益分析 条件分析 B、经验分析 抽象分析

C、比较分析 因果分析 D、试点分析 经验分析

20、除(D)以外,其他的都是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方法 A、期望值法 B、最大可能法 C、等概率法 D、小中取大法

21、除( A)外,其他的都是解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 A、最大可能法 B、后悔值法 C、乐观系数法 D、大中取大法

22、“支持联盟框架”是由谁提出的( D) A、弗兰克.鲍姆 B、布赖恩.琼斯 C、伊斯顿 D、萨巴蒂尔

23、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模型的( D) A、外部竞争威胁模型 B、价值链模型 C、循环评估模型 D、数学模型

24、系统内部各部分不可分割,内部任何一个要素改变都会引起其他要素改变,这体现了( B)

A、系统的相关性 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目的性 D、系统的适应环境性

25、主要任务是采集评价信息与分析评价,做出评价结论,是整个政策评价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的是( B)

A、评价准备阶段 B、 评价实施阶段 C、评价总结阶段 D 、确定评价对象

26、以下是理论模型的特点,除了( D)

A、直观性 B、近似性 C、假设性 D、客观性

27、国内学者强调,系统方法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除了(D ) A、整体性 B、综合性 C、最优化 D、动态性28、( A )是公共政策分析最基本的工具;

A、模型方法 B、逻辑方法 C、理论方法 D、实践方法29、( C )是基本的研究方法;

A、可行性分析 B、价值分析 C、利益分析 D、事实分析 30、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是( B )

A、公共价值 B、公共利益 C、公共产品 D、公共服务31、以下不属于构建公共政策问题方法的是( D )

A、观察法 B、边界与类比分析 C、兰德式的问题分析法 D、决策树法

32、选取一个可实施法案的小区域进行试验,这个试验法案基本上已被决策者认可,然后对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分析,推断其实施的可行性,这一备择方案分析方法叫做( C )

A 经验分析 B、抽象分析 C、试点分析 D、比较分析33、以下不属于预测的原理与方法的是( A)

A、一致性原理 B:连贯性原理 C:类推性原理 D:相关性原理34、以下各选项中属于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的是(D ) A、赖特·米尔斯 B、帕累托 C、米歇尔斯 D、阿瑟·本特利35、关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特征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C ) A: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政策方案的优劣; B:寻求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

C: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用“目的—方法分析”的途径来规划政策;

D:它植根于启蒙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

36、渐进决策模型不包括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除了( C)

A、按部就班原则 B:稳中求变原则 C:目标导向原则 D:积少成多原则

37、政策创新和传播的主要解释矿井爱是(D )

A、内部决定模型 B:传播模型 C:数学模型 D:内部决定模型和传播模型

38、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有联络的子系统,即( B )A、强制性制度和诱致性制度 B、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

C、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D、正式化内在规则和非正式化内在规则

39、理性方法可以帮助政策分析者( A )

A、简化对象、理清关系 B、增加不确定性 C、消除各种局限 D、确定唯一的结果40、外推预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 C )

A、未来是可预测的 B、人是有推导能力的C、过去的趋势会向未来延续 D、政策的既有信息是可延续的41、理论模型预测是一种( C )

A、数字化理论预测 B、唯象描述 C、分析预测 D、推导性预测

42、下列说法中体现了林德布罗姆的“渐进主义精神”的是( B)A、新政策应力求尽善尽美 B、优先考虑“保守疗法”C、政策分析应当依赖于理性分析 D、政策过程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

43、下列关于线性回归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该方法以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

B、该方法以空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

C、该方法以空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非线性趋势

D、该方法以时间变量的不可确定性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

44、预测工作的任务是,对政策所依赖的( D)作出判断,同时预见政策对未来社会状况的作用后果。

A、综合环境 B、当前环境 C、不可知环境 D、未来环境45、大部分公民面对于己不利的外在制度选择了“忠诚”,这反映了(C)

A、信息不完全B、人的有限理性 C、理性的无知D、行为的非理性46、不作为分析( B )

A、绝对排除任何行动 B、是以现有政策为基础进行有限调整的设计方法C、意味着对现有政策不作改变 D、是最好的选择47、通过理论来构建政策方案( C )

A、是一种守旧的办法 B、是一种过时的办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D、会产生很多负面效果,需谨慎使用

48、以下哪个不是当代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C)A.关联性 B.主观性C.自主性 D.人为性49、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套信仰体系是指( C )

A.信仰形态 B.信念形态 C.意识形态 D.意志形态50、从总体上讨论需要优先解决的政策项目是指政府议程的哪个阶段( B)

A.议价阶段 B.规划阶段 C.循环阶段 D.界定阶段51、被西方国家视为“第四种权利”的是( A )

A.大众传媒 B.利益团体 C.公共组织 D.政府体制

52、以下哪项不是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D )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政府体系的封闭 C.价值体系的排斥 D.社会问题自身的原因53、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不包括( C )

A.政治领导 B.危机事件 C.游行活动 D.传媒曝光54、以下哪项不是政策问题的论证方式( C ) A.小论证 B.功能论 C.大论证 D.一级论证

55、罗威对政策问题的分类主要有三种类型,以下哪项属于这三种类型之一( D )

A.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 B.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C.管理型问题 D.再分配型问题

56、下列哪项不是史塔林概括的政策问题诊断误差的来源( C ) A.组织结构与意识形态 B.噪音干扰与时间落差 C.大众传媒报道 D.无知和意识形态

57、按照政府议程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不包括( B )

A.界定议程 B.规则议程 C.议价议程 D.循环议程

58、 提出政策规划乃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的是( C )

A 安德森 B 张金马 C 张福成 D 陈振明

59、 “任何一项政策规划都必须有前瞻性与指导性”体现了政策方案规划的( A )

A 目标导向 B 变革取向 C 选择取向 D 理性取向60、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D )A 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公正无偏原则

B 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个人受益原则C 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人民自主原则D 政策方案规划应遵循间断进行原则

61、 以下哪一项不是一个完整的公共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 A ) A 组织系统 B 决断子系统 C 咨询子系统 D 信息子系统

62、以下哪一项不是全体一致规则的基本特征( D )

A 按照全体一致规则,每一个决策着的否决,都将导致决策方案被否决B 按照全体一致规则,要通过一项决策方案,该方案必须对所有决策者的利益来说都是最佳方案,都是令人满意或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C 全体一致规则的运用,将随着决策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决策成员数目的增加,而使形成决策结果的困难程度成倍增加D 全体一致规则是现实中最常用的投票规则

63、 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体制不包括以下哪个( D )

A 决断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信息子系统 D 控制子系统 64、政策方案规划的特征不包括( B )

A 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 B 政策规划的变动取向 C 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 D 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

65、 以下几项属于政策方案研究途径的是( C )A 政策方案规划是政治环境适应公共政策的过程B 政策方案规划是分析政策方案的结构思考过程C 政策方案规划是发明政策方案的过程D 政策方案规划是考验可用性的过程

66、政策方案的评估不包括以下哪项( D )

A 政策方案价值的评估 B 政策方案效果的评估C 政策方案风险的评估 D 政策方案的计划评估

67、公共政策采用的基本决策规则包括( A )

A 全体一致原则 B 少数决定原则 C 结构分析法原则 D 计划风险评估则

68.下列那一项不是公共政策评价中的政策效果?(D)A直接效果 B附带效果 C潜在效果 D间接效果69.政策终止的四个对象不包括 (D)A功能 B组织 C政策 D目的

70.下列导致不是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 (D)A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B政策环境 C政策资源 D政策功能71.政策评价方案的内容 (D)

A确定评价对象 B明确评价目的 C选择评价标准,规定评价手段 D以上都是

72.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不包括 (D)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与事后评价 D公平评价与非公平评价73.下列哪项是公共政策评价的核心(D)A政策目的 B政策形象 C政策执行 D政策效果74.对政策终止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有 (D)A政策制定者 B政策执行者 C政策受益者 D以上都是

75.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价获得实施中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其中大致的选择有 (D)A政策补充 B政策修正 C政策终止 D以上都是

76.行动与效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是因为社会实际情况的改变,会受到公共政策行动之外的因素的影响,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 (D)A内在变迁 B长期趋势 C介入事件 D环境改变

77.下列哪一个是整个政策评价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B)A评价准备阶段 B评价实施阶段 C评价总结阶段 D评价终止78、( 现。

A. 政策标准 B. 政策资源 C. 政策评价 D. 政策体制 79、以下不属于能促进在执行活动中达成一致行动的方式的是( D)A.规范 B.激励. C. 惩罚 D. 控制80、( A )是最早构建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A. T.史密斯 B. 范.米特 C. 爱德华 D. 雷恩 81、一般来说,政策执行过程不包括:(A )

A. 政策执行的认知阶段 B. 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C. 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 D. 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82、下列不是制定政策执行计划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D )A. 客观原则 B. 弹性原则 C. 统筹原则 D. 公平原则83、以下不属于影响执行者偏好的是:( A )

A. 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知程度 B. 执行人员对政策的反应方向C. 执行人员对政策的反应强度 D. 执行人员对政策的执行偏好8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策执行手段的是:( C)

A. 经济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政治手段 D.法律手段85、政策执行的( D)是实现政策目标、提高政策效益的关键环节。A. 准备阶段 B. 实施阶段 C. 总结阶段 D. 执行阶段

A)作为衡量政策目标达成程度的指标,是政策目标的具体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