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试卷

2017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试卷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7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试卷

语文10.10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B.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C.据了解,这种碳酸饮料是专门为年轻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

D.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跟车轮一样单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

2.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甲:用于新闻报道

①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考验的一位中国人民伟大的母亲。

②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一位母亲,她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她自己也为革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的考验。 乙:用于小学语文课本

③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人们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④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丙:用于会议讲话

第1页,共8页

⑤我们党的幼年时期,也就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一再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幼稚病。患着这种病,只能使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甚至陷于绝境。 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权力国家权利启示征文启事 B.厉害利害攸关常年常年累月 C.处事立身处世暴发爆发战争 D.事物事务繁忙修养修养生息

4.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匮乏振聋发聩溃不成军功亏一篑 B.憔悴鞠躬尽瘁出类拔萃猝不及防 C.蠕动相濡以沫生性懦弱孺子可教 D.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大肆渲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淹没 湮没不闻 是非 惹是生非 B.抱怨 以德报怨 坚韧 坚忍不拔 C.退化 蜕化变质 清秀 山青水秀 D.人世 不省人事 卓见 真知灼见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 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第2页,共8页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威风八面的华南虎、高视阔步的长颈鹿、活灵活现的金丝猴„„这一带林莽中出没的动物数不胜数。

B.面对彗星撞上木星背面时的惨烈,生活在质量只有木星千分之一的地球上的我们还会觉得杞人忧天可笑吗?

C.三五岁的娃娃粉墨登场,表演他们稚嫩的童心远不能理解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总让人觉得不是个滋味儿。

D.艺术是情感的宣泄,不是政治理念的宣传或方针政策的图解。在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作必须“随心所欲”。

7. 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

仙人掌啊,_______________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 A.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B.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了。 C.你难道不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D.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8. 线上与上文衔接的句子①-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蒸汽机出现之前,必须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和科学知识问题,如__________ 机械转动装置的知识等等。

①大气压力的知识②煤的燃烧的知识

③铸造和金属加工的技术④汽缸和活塞机构方面的知识 ⑤有关阀门的知识⑥汽缸防漏的技术

A.①②③⑤⑥④ B.④⑥⑤③②① C .①②④⑤③⑥ D.③⑥①②④⑤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长日久,人们对报刊杂志上的错别字也就习以为常了。 B.下午放学后,几个班的干部正在教室里研究文艺会演的事呢。 C.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D.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3页,共8页

10. 下列句子文字书写正确,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是()

A.某些以“承包”、“租赁”为幌(huǎng)子的所谓经济“改革”,其实是化公为私,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B.栅(shān)栏外一片醉人的浓绿中,“一品红”开得像热情的火把。

C.“名人出书”,反映不一:有人认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认为无伤大雅(yǎ),也有人认为不过是商业炒作。

D.对于“犯而不校”(jiào)的“恕道”,先生的态度很鲜明:“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11. 在下列文字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颗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___。 A. 因为,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坚实步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理想的崇高。 B. 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 同时,他们更深深地感谢:山,多亏您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 D.山,却缄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身是光荣的。

1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首屈一指毛骨耸然义愤填膺劳动锻练 B.励行节约一枕黄梁妄费心机通宵达旦 C.堰苗助长结局园满不可思议一劳永逸 D.记忆犹新乔装打扮顷刻之间罄竹难书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杨二嫂)显出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②她从书本上结识新的朋友,了解新的生活,认识新的世界。

③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出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无私无畏的典型人物的性格。 ④娇生惯养,溺爱放纵,孩子的就可能变坏。

A.鄙薄盼望描绘品质 B.鄙夷渴望描画品性 C.鄙视期望描述品格 D.鄙弃希望描写品德

第4页,共8页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跋扈 惘然若失 了了无几 一言以蔽之 B.椭圆 淹没无闻 沽名钓誉 万变不离其宗 C.睿智 沧海一粟 风烛残年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昏厥老态龙钟转瞬即逝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 15. (本小题满分4分)

请结合《边城》中的次要人物如船总顺顺、杨总兵等,简析其“人情美”。

16. (本小题满分4分)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其中“三绝”更是令古往今来读者赞叹不已。请结合小说中内容写出“智绝”是谁,并作简要分析。

17.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最能体现觉民性格和觉醒程度的事件和情节。

第5页,共8页

18. (本小题满分4分)

《边城》让我们了解丁许多湘西民俗,请说说“爷爷”向翠翠所说的求婚的两种方式。

19. (本小题满分4分)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第6页,共8页

20. 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第7页,共8页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