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总题数:10,分数:30.00)
1.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中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 ) (分数:3.00) A.情绪作用大 √ B.活泼好动 C.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D.开始遵守规则
解析:幼儿中期(4—5岁)儿童开始表现出的特点有:活泼好动,这一特点在中班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形象思维开始,此时幼儿开始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开始能够遵守规则,4—5岁的幼儿已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能初步遵守集体活动规则。这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开始自己组织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他们此时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其合作水平也开始提高。情绪作用大主要是在幼儿3—4岁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情绪作用大是幼儿初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 2.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 )为主。 (分数:3.00)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解析:幼儿园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综合作用,包括行政人员、领导、幼儿园管理者、幼教同仁、家长、幼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也要重视教师自身对自己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其中,教师自评最重要,因此,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
3.以下选项中,哪一项对幼儿园活动目标评价的要求表述不正确?( ) (分数:3.00)
A.目标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 B.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 C.一个目标主要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达到 √ D.目标表述方式统一
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要求,一是目标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二是活动目标定位要科学、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三是目标表述方式要统一。四是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因此,D选项认为一个目标主要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达到是不正确的。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其中艺术领域的关键能力是( )。 (分数:3.00)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 D.思维能力
解析:本题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艺术领域相关内容的考查。我们可以采取排除法来分析此题,首先我们可以排除的是D思维能力,艺术领域的关键能力肯定不会是思维能力。而A、B选项的
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就其两者的地位来说,在艺术领域中两者一直是并立的,所以两者都不是本题最准确的答案,所以排除掉A、B、D选项,本题正确答案就是C,创造能力是艺术领域要培养孩子的关键能力。 5.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 )。 (分数:3.00)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D.《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在l996年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里面明确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6.在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 )需要要求教师适时地“参与”和“退出”。 (分数:3.00) A.整体教学法 B.多通道参与法 C.角色变换法 √ D.语言法
解析:角色变换法是指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除了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之外,更应是“平等中的首席”,适时地“参与”和“退出”。 7. 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和调控幼儿激动的情绪?( ) (分数:3.00) A.冷处理 B.安抚 C.斥责 D.转移注意
解析: 斥责幼儿会让幼儿情绪更加激动,因为幼儿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成人情绪的感染。 8.幼儿园环境的( )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分数:3.00) A.教育性 √ B.教育性 C.发展性 D.参与性
解析: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和可控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性决定了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而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9.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 (分数:3.00)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解析: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幼儿的想象的主题不稳定。进入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内容较之婴儿期更为丰富,但从发展上来说,还是很贫乏。他们用以想象的形象,基本就是日常生活中和他最接近的事物。到五六岁时,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想象内容也逐渐丰富。这表现为幼儿不仅更细致、具体地反映他最接近的事物,而且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游戏、画画时,他们也能逐渐考虑各角色、形象的完整性及各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把各有关形象及形象的各主要特征联系起来。想象内容逐渐变得比较丰富,完整和系统。总体而言,幼儿的想象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 10.“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 (分数:3.00)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
D.集体教育原则
解析:题中提到了“对幼儿照料和教育”,所以我们从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入手来分析本题。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指只有幼儿园教育过程才需要遵循的要求。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主要包括四个:保教结合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以及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其中保教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与题中“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总题数:2,分数:30.00)
11.请简要说明“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之问的关系。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它与上位层次的教育方针和下位层次的培养目标等是自上而下的相互制约与自下而上的逐级达成关系。 (2)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合格人才的总要求或共同标准。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表现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确立及其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与教育方针相比,教育目的是具体的,培养目标则更为具体。 ) 解析:
12.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性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一岁)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思维不可逆。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 解析: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总题数:1,分数:20.00)
13.结合实际说说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支持和推进儿童的游戏? (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来看待游戏,尽量满足幼儿游戏的各种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幼儿的游戏予以支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 (1)满足幼儿的物质需求 教师要满足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需求,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应做到丰富、充足且富于变化,从物质上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支撑儿童游戏的延伸,避免出现因游戏材料的不足而阻碍游戏发展的情况。 (2)共同探索游戏奥秘 当幼儿碰到困难求助于教师时,教师通常应不急于给予答案,而是介入幼儿之中,与幼儿共同探索,用同伴的口吻与幼儿讨论,也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和观察比较,幼儿自然地获得了直接体验,掌握了技能。发展了想象力、独立性和坚持性,推动游戏不断向前发展。 (3)满足幼儿充分游戏的心理需求 教师要满足幼儿充分游戏的心理需要,使幼儿的游戏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充分地表现,尽情地验,心满意足地离开游戏区。 (4)关心幼儿的游戏意愿 教师要关心幼儿游戏的意愿。教师应善于察言观色,从幼儿的语言、表情、动作上来揣摸幼儿的游戏心态,帮助他们为顺利开展游戏铺平道路。 (5)关注游戏的发展进程 教师要关心幼儿游戏的进程。教师应随着幼儿游戏的发展,而不断地给予支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去思考游戏的进程,清醒地意识到幼儿什么时候可能会需要教师什么样的帮助,及时给幼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刺激游戏活动的进一步展开。 ) 解析: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总题数:2,分数:40.00)
14.在角色游戏的活动中,程程担任的是理发店的发型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程程开始为他理发,程程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程程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程程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 程程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说:“我饿了,给我一串韭菜吧。”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韭菜串,然后独自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韭菜串。他烤着韭菜串,烤了一会韭菜串后,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很香,那个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我还要一串这个,一串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烧烤串,不一会儿,手里又拿了好几串各式烤串,他回到烧烤炉前一边烤着烧烤串,一边还跟旁边的小朋友说着话。好长时间过去了,他烧烤的热情依旧高涨,在教师的提醒下他才放下了手里的各种烧烤串,离开了烧烤店,回到了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 请运用游戏相关理论分析一下案例。 (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对游戏的坚持性也比较差,不管是担任服务员、医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或是顾客的幼儿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容易被其他游戏所吸引,不能很好地坚守岗位,尤其是当他们在无所事事或是比较空闲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像程程小朋友,他的岗位在理发店,是一名理发师,可他在理发店只招呼了一会儿客人,当看到店里没有顾客自己也就离开了,也不管后面有没有顾客再来,他在别的游戏区逗留了较长时间才回到自己原先的岗位,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今天的角色任务。 作为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可以去当一回顾客,到理发店里去剪发,并指名要他剪发,让理发店里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去把他找来,可以对他说:“你剪的头发很漂亮,我就喜欢你给我剪,我刚才已经来过了,没找到你,你到哪里去了呀?\"等他回答完后可以接着说:“一定有很多顾客来找过你了,找不到你就走了,那你店里的生意就不好了。下次你能在店里等我们吗?这样我们会经常来找你剪头发的。”教师用自己的角色身份给幼儿以暗示: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同时也暗示了幼儿的角色任务,就是你是理发师,要给顾客服务。 ) 解析:
15.饭后,卢毅急匆匆地跑过来对我说:“馨馨在哭。”闻讯后,我马上来到馨馨身边,一边帮她擦去眼角的泪水一边问:“馨馨,你怎么了?”“我种的豆苗死了。”馨馨哭得更伤心了。我安慰她说:“你眼睛真亮,快别哭了,我会帮你把它救活的。”一听说能救活,馨馨破涕为笑,又天真地问:“泥土妈妈都干了,是不是眼泪哭干了”,我对馨馨的发现煞是奇怪,豆苗的土每天都是小朋友自己浇的水,湿湿的。前段时间老是下雨,我让孩子少浇点水,可是这几天又太干了,我忘了提醒孩子及时浇水,难怪土有些裂了。馨馨对她的豆苗关爱倍加,这么细微的变化她居然发现了。更让我感到内疚的是,我清楚地记得,昨天早晨,馨馨拿杯子浇水时,我因忙于接待家长而阻止了她的行为。馨馨深邃的双眸里透露着一线失望。 请用所学过的环境创设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 (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加德纳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成熟的自然观察者不仅应该具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辨别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感到轻松愉快,同时还能拥有照料、饲养各种生物体的天赋。”加德纳教授的这一观点对我们在自然角活动中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幼儿园自然角的目标应该把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心、现象感兴趣、好奇心”作为首要任务,把让幼儿“爱护动植物、观察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作为落脚点。 幼儿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他们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甚至无生命的物体,在他们眼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像他们自己一样具有感觉和感情,值得他们付出情感去爱,他们乐于探索世界中各种事物,对自然界的一切奥秘充满着好奇,正是这种好奇,推动着幼儿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去发现。 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自然界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也是我们创设自然角的主要目标。教师在组织幼儿园的自然角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幼儿的爱心,尊重幼儿的情感,善待幼儿的发现。引导并支持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可能会影响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生投入到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中去,也可能使幼儿一辈子具有环保意识,更可能会使幼儿终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 解析: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30分)(总题数:1,分数:30.00)
16.以“有趣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的活动方案。 (分数:3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有趣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感受它们的有趣之处。 (2)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天空、草地、小河,花园); (2)小动物图片:小鸟、小鱼、小兔、小鸡、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青蛙若干。 活动过程: (1)激趣——知道小动物(小鸟、小鱼、小兔)的主要特征(老师带孩子来到活动室) 师:美丽的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啦!今天,有几个小动物要和我们小朋友来做游戏。我们小朋友去找一个小动物做朋友吧(随讲解摆放四个放小动物的塑料筐)!和你的小动物朋友问个好!你找到的小动物朋友是谁呀?它的名字叫什么?小鸟(小鱼、小兔)哪里长得比较有趣?还有谁也找到小乌(小鱼、小兔)做朋友的?数一数。 (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包括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幼儿自由认知探索某种动物的信息,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发现,把握幼儿的语言表述状况,引导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小动物朋友的特征、有趣的样子。) (2)探秘——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出示背景图) 师:小动物想出去玩儿了。这里有什么(天空、草地、小河、花园)?我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小动物,想一想,它喜欢到哪里去玩?(请小朋友个别讲,还可以请一位小朋友示范送一送,然后再分组送小动物游玩。) 师:我们小朋友一起把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吧! ①第一次送小动物游玩。幼儿送小鸟、小鱼、小兔到背景图。 师:看一看小朋友送得好不好? 师小结: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小鱼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小兔在草地上高兴地做游戏呢。看见小动物们玩得很高兴,其他一些小动物也来了。 师:谁来了,猜一猜?(师模仿动物叫声、动作演示、儿歌朗诵等。图片出示:小鸡、小鸭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去玩,想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这些小动物喜欢到哪里去玩?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玩的地方去吧。 ②第二次送小动物游玩。幼儿送小鸡、小鸭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到背景图。(分组送小动物去玩,教师评价。) 活动结束: 师:小动物们都出去玩了,我们小朋友也到外面去玩吧!放有关动物音乐,全体幼儿模仿小动物出教室,活动结束。 )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