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1、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只是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即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并且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和各部分名称以及分数的大小。 2、 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 教材第89-91页。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纸、彩笔。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准备。 中秋节到了,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同分享。课件出示: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教 学 过 程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 (1)教师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2)教师提问: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学生交流。 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121212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学生汇报:把得到的贴在黑板上。 (1) 教师提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 (2) 教师演示:拿起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撕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问:“这是长方形的吗?为什么? 2、认识。 教师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学生汇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写作。 学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教师明确: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认识。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在图上标出,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的。 分组汇报,并把学生得到的贴到黑板上。 教师提问:(1)折出的形状不同,为141414141213131313121212什么都是正方形的呢? (2)你能说这个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明确:要想得到谁的几分之一,就必须把谁平均分,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老师提问:你能再任意说一个分数吗?你们所说的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老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 1 ……分子 — ……分数线 4 ……分母 4、 比一比。 1414出示教材第91页的例3.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汇报: 112411生2:我发现﹥。 46生1:我发现﹥。 生3:我知道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生4: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三、课堂作业。 1、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 2、邻居家的奇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涂满了颜色,请你想一想,每种颜色各占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