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谛听(dì) 鲰生(zōu) 卑鄙(bì) 謋然已解(jié) ....B.创痛(chuàng) 接榫(sǔn) 喟然(kuì) 心有戚戚(qì) ....C.窸窣(sū) 横暴(hèng) 踌躇(chú) 前合后偃(yǎn) ....D.罪愆(qiān) 觳觫(sù) 祈祷(qǐ) 汗水涔涔(qín) ....2.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延宕 嫁奁 虔敬 湛湛青天 C.郁热 迢远 寒砧 如翚斯飞
B.亭皋 莅临 穹宇 砖石墁地 D.玉璧 竖子 忖踱 不落言荃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级指示,眼前的事情重大,而且情况复杂,我们必须提纲挈领,决不可目无全牛。 ........B.敏锐的头脑、多年的经验,使他工作时总能切中肯綮。事情再难,他也游刃有余。 ........C.司法机关要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务必做到秉公持正,切不可使百姓负屈衔冤。 ........D.在刚才的讨论会上,他说的那番话是另有所指,真可谓“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二、选择类
4.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莫春者,春服既成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夜缒而出,见秦伯 D.失其所与,不知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释:揩拭 进:达到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从:率领 谢:道歉 ..C.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尽 胜:承受 ..D.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烈:撒 荐:祭奠 .6.以下四组句子中的加点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因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不如因善遇之。 ..
C.其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试卷第1页,共12页
D.而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B.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9.下列属于被动句式的一项是( )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C.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之敌楚哉?
B.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恢恢乎其余游刃必有余地矣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三、选择题
10.根据语境,下列对文段释义、注音与填空均正确的一项是( )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______,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滚绣球》) A.合:应该 跖:zhí 更命短 C.合:适合 跖:zhí 命更短
B.合:应该 跖:tuò 命更短 D.合:适合 跖:tuò 更命短
四、小阅读-课内
11.阅读《雷雨》选段,完成小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
试卷第2页,共12页
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段中周朴园和侍萍的对话补充交代了三十年前侍萍离开周家的原因,两处“你们”说明当时逼迫侍萍的还有周朴园的家人。
B.“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这句舞台说明,通过周朴园的细微动作表现出侍萍三十年相貌变化之大,连周朴园都认不出来。
C.“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写出了侍萍担心周朴园认不出自己,直呼周朴园的名字,以昔日亲切的称呼引起其对往事的回忆。
D.“谁指使你来的”写出了周朴园认为侍萍到这里来是有目的的,一定是受人指使,借往事来敲诈他,这表现了他的冷酷无情。
五、名著阅读
12.下表中第二列是孔子几位弟子的话,第三列是《论语》中孔子对一些人物的评价。其中评价与左侧人物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 选人物及语言 项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A 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也。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的评价 B 曾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C 相焉。 颜渊: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D 礼,欲罢不能。
试卷第3页,共12页
A.A B.B C.C D.D
六、非选择类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七、句子默写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千乘之国,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 (2)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___________。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咏而归。(前三题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___________,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素月分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6)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八、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①素秋:秋天的代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这两个希望都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
B.“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其暗示的意象相当丰富。使人联想起清冷的秋霜、凄寒的秋月、寒冽的秋水等。
C.“青苔”和“红树”这两个意象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雨中”“月中”,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D.诗人滞留异地,远别家乡和亲人,在这风雨之夕、月明之夜,有“青苔”“红树”相伴,
试卷第4页,共12页
愁绪便消解了许多。
16.这首诗的三、四两句采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请对其作简要赏析。
九、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感悟“国粹” 李国栋
(1)在到处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社会,我不知有多少人能够耐住性子完整地听一出传统京剧。对此,我甚至都不抱太大希望,因为我以前就做不到。虽然自己也时不时顺口哼哼几句《沙家浜》:“这个女人不寻常”,或者是“苏三离了洪洞县”。但这只是当歌来唱,就像谈起黄梅戏就能唱两口《天仙配》,谈起豫剧就会来几句《花木兰》,谈起吕剧能够哼哼两下《李二嫂改嫁》,谈起越剧就不由得唱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样,主要归功于这些经典剧目的经典片段在电视上出现的频率极高,在反反复复中留下了一些痕迹,实际上知之甚少,谈不上喜爱。对一些地方剧种,还感觉土得有些逗、有些滑稽。
(2)但是,喜欢上一件事物,往往是瞬间的事。我迷恋(也许还谈不上迷)京剧其实很简单:在很无聊的时候,不经意地看了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程派名剧《锁麟囊》,竟一下子被中国京剧院青年演员、程派青衣张火丁那似蹙非蹙、似怨非怨、云遮月色、雾锁荷塘的演唱迷倒。从此开始找一些片子听听,看看戏曲频道,上上戏曲网站,也一点一点领略了它的博大精深。
(3)所以说,对某种艺术的兴趣,有时首先是从对人的兴趣开始的。“追星”有时也可能是通往艺术的桥梁。张火丁就是令我相见恨晚的名角。她的声音并不完美,有点“闷”,像个“男旦”,也许恰恰因为这样,才突显了程派的风格。“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作为“门外汉”,令我倾倒的是程派艺术哀怨、沧桑的感觉。火丁似乎天生就具备“怨女”的气质,那种哀怨凄迷、惆怅难解的意味,宛如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所以具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有时,我就这样想,世上最有杀伤力的至美,是残缺之美,是忧怨之美,是悲剧之美啊。
(4)名角兴趣之于京剧迷恋,只是一个机遇、一个开端罢了。其实,真正喜欢京剧需要一种积累、一种心境、一个时机,当然,再有一个令你眼前一亮的名角就更好了!
(5)有人以词人比拟“四大名旦”:梅兰芳近于周邦彦,清真婉约; 甲 近于汪元量,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荀慧生近于晏几道,清丽脱俗,骀荡生姿;尚小云则近于
试卷第5页,共12页
乙 ,大声镗鞳,刚健沉雄。也有人说过:悲剧是人类的自我写照,它是“一种对人生的最高肯定状态”,最能传达人类不可言、不可状的心灵姿势与生命律动。我喜欢程(砚秋)派,喜欢那种外柔内刚、一唱三叹、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哀怨之声,喜欢经历这种柔性的情感杀伤与感染。
(6)我喜欢京剧、喜欢程派的青衣,也喜欢裘派的铜锤花脸和杨派、马派的老生,这都可能与我的性情及经历有关。如果一个人生性有些孤僻、不善交往与辞令,如果他已过了而立之年、对世事炎凉多有感悟,如果他历经了坎坷与磨难而内心深处依然残存着一丁点儿纯洁……我想,他会喜欢京剧的,只要给一次恰到好处的感受机会。
(7)有时,就这样想:如果你青春年少,却有着华贵的气质,当你偶尔听一出梅派或者张派的旦角戏,你也许会喜欢上京剧的;如果你三十岁了,开始感觉到生活的劳累,却依旧固守着灵魂的净土,当你随便听一折程派的青衣戏,你也许会喜欢上京剧的;如果你人到中年,虽已大彻大悟了,暗淡眼神中却隐藏着某种执著,当你一旦听一段杨派须生戏,你也许会喜欢上京剧的。
(8)有时,人们在不懈地追随着时尚、并自以为时尚着的时候,很容易物极必反地回归传统。一次蓦然回首,会惊奇地发现,最美的事物就在身边!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他的《中国人的特性》中指出,中国民族“是一个富于戏剧的本能的民族”,他发现“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就无疑是戏剧,世界无疑是剧场,所以许多名词就不妨通用”。在步入新纪元的时候,不妨重新感悟一下“国粹”,感悟一下被我们享用又曾被我们舍弃的传统文化,也是在感悟这个社会的“生旦净末丑”,感悟名利场上的“唱念做打舞”,感悟人生旅途的“手眼身法步”,感悟百味生活中的“喜怒笑骂愁”……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的“国粹”,主要指京剧,当然,也指其他剧种及传统文化。感悟“国粹“就是感悟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B.张火丁用声音和表演塑造的悲剧女性,具有“怨女”的气质,风格突出。演唱凄迷哀怨,余韵绕梁,感人至深。
C.京剧“最具有杀伤力”,指的是京剧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丑恶的官场现象进行批判的力度和讽刺效果。
D.作者自称“门外汉”表现作者的自谦,也表明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实际上作者的“感悟”是很深刻的。
18.文中第五段以“四大名旦”比拟四位词人,请填出甲、乙两处的人名(或流派)。 19.请概括第六段表达的中心意思。
20.本文结尾段呼应开头,并照应了标题。请写出作者从“国粹”中,获得了哪些感悟。
试卷第6页,共12页
十、材料作文 21.根据要求写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总会有许多新鲜的词语出现,成为流行语。比如:
2012年:2017年:“神马”(“什么”的咆哮式表达)“压力山大”“正能量”;“小鲜肉”(年轻、帅气的新生代男偶像)“斜杠青年”(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不忘初心”;2022年:“很中国”“冰墩墩”“蹲厉奋发、勇毅前行”……
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不少于700字。
十一、命题作文 22.根据要求写作。
“有意思”,即有趣味、有意义、耐人寻味。“有意思”的人或物,以其独特的个性,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请选择一人或一物,以“______,你真有意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健康。形象具体鲜明,感情真挚自然,故事设计合理;有描写、有细节。将题目补全,写在答题纸上。不少于700字。
十二、名著阅读
23.”《红楼梦》写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你若为此人画像,应参选的文段是( )
A.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B.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C.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D.面如敷粉,唇若施脂。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24.《红楼梦》借送宫花之人眼睛写出了众女子的性情。送花人是( ) A.周瑞家的
B.惜春
C.刘姥姥
D.薛姨妈
25.周萍与周冲是同父异母的亲人,《红楼梦》中也有这种关系。宝玉说:“我又没个亲
试卷第7页,共12页
——虽然有两个,兄弟亲姊妹。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这里的“两个”是指( ) A.元春 贾珠
B.迎春 贾琏
C.探春 贾环
D.惜春 贾瑞
26.蔡婆婆与窦娥是婆媳关系,刘邦与项伯“约为婚姻”。《红楼梦》中与这两种关系相同的是( )
A.王夫人与王熙凤;周瑞与冷子兴 C.邢夫人与王熙凤;贾珍与秦业
B.王夫人与王熙凤;贾珍与秦业。 D.邢夫人与王熙凤;周瑞与冷子兴
27.“姊弟”也有的版本作“叔嫂”,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二者指的都是被马道婆所害的( ) A.贾宝玉与王熙凤 C.秦钟与秦可卿
B.贾宝玉与秦可卿 D.秦钟与王熙凤
28.晴雯在其主子的住处,可以看到的景象是( )
A.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B.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 C.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蚺头。 D.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29.“凡鸟偏从末世来,”判词所指之人,都知爱慕此生才。未曾说过以下哪些话?( )
①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①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①“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①“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①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
①你(林黛玉)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30.下列选项中,林黛玉所常服用的是( ) A.人参养荣丸
B.六味地黄丸
C.冷香丸
D.群芳髓
31.下列选项中的词句,皆出自贾宝玉之口的是( )
A.“凤辣子”“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
试卷第8页,共12页
B.“颦颦”“却又来!此处(大观园)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 C.“禄蠹”“(贾府)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 D.“呆雁”“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32.以下内容不是发生在梦境之中的是( )
A.秦钟说:“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B.秦可卿说:“眼前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
C.“贵省女子固多,警幻说: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D.贾芸道:“你过来,我告诉你。”一面说,一面就上来拉他。那红玉急回身一跑,却被门槛绊倒。
33.阅读以下《红楼梦》选段,完成小题。
(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节选自第三回)
且说宝玉因见林黛玉又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去吃,不时来问。林黛玉又怕他有个好歹,因说道:“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林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若是别人跟前,断不能动这肝火,只是林黛玉说了这话,倒比往日别人说这话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林黛玉听说,便冷笑了两声,“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黛玉)“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掉了一下,竞文风没动。宝玉见没摔碎,便回身找东西来砸。林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摔砸那哑吧物件。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二人闹着,紫鹃雪雁等忙来解劝。后来见宝玉下死力砸玉,忙上来夺,又夺不下来,见比往日闹的大了,少不得去叫袭人。袭人忙赶了来,才夺了下来。宝玉冷笑道:“我砸我的东西,与你们什么相干!”
试卷第9页,共12页
(节选自第二十九回)
请根据提示对这块玉进行简要说明,并分析宝玉两次摔玉的原因。 ①来历:①外观:①摔玉原因:
十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顶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急欲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二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②;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即宋义,怀王封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因救赵途中畏缩不前,羽杀之。①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为怀王,项羽称霸后尊为义帝。
试卷第10页,共12页
3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楚使,即详惊曰 详:通“佯”,假装 .B.独恨其不早耳 恨:怨恨 .
C.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 分:职分 .D.知几其神乎 几:细微迹象 .
3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 百姓之不见保,是不用恩焉 ..B.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C.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D.围汉王于荥阳城 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
36.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分别属于陈平的“反间计”和苏轼所认为的“项羽不信任范增的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
A.能出捐数万斤金 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 B.欲与汉为一 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 C.为太牢具,举进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D.人必先疑之而后谗入之 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37.下列对苏轼《范增论》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中引用《易》、《诗》中的话,其作用是以此为论据,证明范增若能见微知著的话,那就早该离项羽而去了。
B.选段的文体是史论,表述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有条有理,首尾呼应,有很强的说服力。
C.范增之所以离开,是因为项羽中了陈平的计谋,对范增失了信任,作者认为要是陈平不用计谋的话,范增是决不会离开的。
D.范增想拥立义帝,其用意是为项羽收买人心,就像陈胜借助项燕、扶苏一样,是一种谋略。而项羽对此举始终未能理解。
3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十四、语言表达
39.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论语》中一些成语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请从下面成语中选一个,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看法。要求:
试卷第11页,共12页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三思而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十五、微写作
40.《红楼梦》第一回写道:“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第五回写道:“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请以“叹美中不足”为题,自选符合题意的对象(不限于《红楼梦》),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抒情对象明确,事物特征突出,情感真挚;若写诗歌,不少于八行。
试卷第12页,共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