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Cl-35.5 O-16 C-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
1.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3NO2+H2O=2HNO3+NO B. CO+CuO== CO2+Cu
C.C+H2O =CO+H2 ↑ D.2KMnO4 =K2MnO4+MnO2+O2↑
3.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黄铜 B.生铁 C.铜绿 D.18K黄金
4.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H2
C.能用铁桶盛农药波尔多液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的化合物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存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6.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化氯亚铁、氯化铜
7.“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9.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 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 .. 的是 ( )
A B C D
10.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二、填空题
111.用化学符号表示(5分):(1)3个氦原子_______________
(2)2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个镁离子___________(5)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7分)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写出形成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除去这层白色固体应用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在适当条件下,ag碳和bg氧气反应生成(a+b)g气体(此时碳和氧气均无剩余) (1)当a/b的值为 时,生成(a+b)g二氧化碳;
姓名 班级 13.(2)当a/b的值为 时,生成(a+b)g一氧化碳;
(3)当 <a/b< 时,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17.(12分)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14.(2分)将一根铁丝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为:
15.(8分)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实验室里,反应①选择下图中的 (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②选择下图中的 实验。
16.(10分)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装置
A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人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③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④实验中图B处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8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将15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克放入试管中,加热至没有氧气产生时停止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对试管(包括固体)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试管和药品的质量(g) 13 12.25 10.2 10.2
(1)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克。
(2)生成的氯化钾和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各是多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